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房晶浅谈平遥漆器的渊源与发展

时间:2013年07月22日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作者:

  一、平遥漆器的起源与形成

  在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发展史上,平遥古城可谓一颗璀璨明珠,距今27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平遥古城不仅保存了完整的古代县城原型和古老文明的遗址遗迹、古代建筑,而且积淀了古城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平遥古城历来人多地少,自古有外出经商谋生之人,因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晋商发源地,并一度成为富甲天下的金融中心,也成为中国最大的商品集散地。由于当时繁荣的商业中心位置,这里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如此兴旺的商业氛围孕育了平遥漆器的发展,并为之兴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晋商的崛起及实力的增强,商业网络遍及欧亚;平遥漆器也随之远销蒙俄、高丽、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到明清时期平遥漆器即成为山西乃至全国主要的外汇产品,其影响可谓是誉满欧亚,名震东西。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平遥人利用自己的优势,培养并发展了民族的文明,使平遥漆器成为中华文明宝库中的一块瑰宝。

  漆器,顾名思义,是以天然漆树汁液精炼成各种性能的漆为材料,运用艺术手段,以美的意境装饰而成的器物,漆器形态各异,用途广泛,其技艺之精湛,一直为世人所称道,西方近代文化史家以玉石文化、漆器文化、瓷器之邦作为我国的文化意象,甚至以此作为国家之代称,由此可见传统的漆器在世界上所获荣誉之高,因此认识和研究传统漆器文化及技艺,继承和发扬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一文化遗产是十分重要的历史使命。

  二、平遥漆器的历史渊源

  科学的考古发掘为我们提供了实物的证明,漆器的制造在中国至少有7000年的历史,而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发掘的北魏中期的木板漆画,从其工艺技法的表现形式上看,出自平遥的可能性极大。因为平遥属帝尧初封、帝舜耕稼之地,古称中都,后称平陶,于北魏时改平陶为平遥,并沿袭至今。从历史发展的轨迹看,到北魏时期,平遥文化已经有了深厚的积淀,有史料记载,平遥漆器相传于商周,距离北魏也已经有1000多年之久了,而且据老艺人对大同出土木板漆画的分析,漆画上的颜料很亮很艳,应该是用油料配色而并非大漆配色,而且人物脱落的部位呈现出白色,这与明清时候平遥漆器彩绘配色加入桐油或用桐油熬制后做擦色是有很大关系的,由此可见平遥漆器髹饰技艺之渊源悠久。由于平遥漆器的历史久远,所以它的技艺与表现手法也随着历史的推进而逐渐的演变并发展,从而走向成熟。

  从漆器的发展看,漆器最初本是王权贵族的高档奢侈品,因其本身原料稀少,工艺繁琐、复杂,并且难于掌控,颇有高贵神秘的色彩,以致一直以来一般平民百姓无人敢问津。从平遥漆器制作工艺的演变也可看出其中的端倪,据考证平遥漆器在古代一直都是用土籽(当地一种矿物质)研磨后做灰地,这种灰用生漆调成腻子,经荫干后坚硬无比,并且经水久泡也不会脱落变形,但做起来相当费工费力,后来人们在里面掺一些较为容易研磨也好打磨的填充料,就相对省些力了,比如黄土等。再后来到了清代中晚期,因为晋商的发达,漆器的普及面相对也扩大了许多,由于需求不断扩大,艺人们也在不断谋求生产量的扩大,同时也想着怎样把成本降低,渐渐的又将原来的生漆土籽灰减少比例,加入其他一些易制作又方便的材料。到民国初期底子又有用黄土和皮胶调制的,以上所说,皆是这底子的差异,下面再要说到胚子。胚子也分别为贴皮、贴布、还有贴纸的等等,造价成本高低不等,这样的分别也就使得漆器的档次拉开了距离。漆器发展至此,除了为贵族享用的陈设品外,中等水平的老百姓也有了可享用的实用品漆器。

  平遥漆器的发展过程其实也是整个漆艺发展成熟的历史过程,经过历代平遥漆器艺人的传承发扬,平遥漆器技艺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到明清时期达到一个完美的高峰。在清末民初,平遥有漆器作坊十多家,也有专门做大漆生意的店铺和做金银箔的店铺。从工艺技法上看,有擦色类、平金开里类、罩金类、镶嵌类、堆鼓和描金彩绘类等等…于此同时,由于晋商的商务活动不断扩大,不仅把平遥漆器传播出去,也不断地把南方漆器、日本漆器等国内外的漆器带回来,这个过程不仅促进了漆艺的交流和完善,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平遥漆器技艺的丰富与发展,这些交流融合的成果在我们现存的古旧平遥漆器中是经常可以看到的。

  由于不断的交流、技艺的提高,在平遥这块热土上孕育出了一代代漆艺大师,如王春、闫道康、马永富、赵学林等都是推动和发展平遥漆器技艺的精英人物。其中乔泉玉〔1898—1967〕因其勤奋好学,全身心倾注于平遥漆器的传统工艺,所制作品艺高一筹。他不但悉心钻研前人作品、师承古人,并从其他画种中提取精华,从漆画技艺上大胆革新,减少了传统的擦色手法,增加了大漆调色的多样性,极大地创新了平遥漆器的技法。他在绘制画面时,画稿往往皆藏于腹中,信手捻来。题材多为三国、列国、封神演义等刀马人物和红楼梦、西厢记、聊斋等仕女故事。所做人物身所盘恒,同所绸缪,心所吐纳,形态各异,笔法勾线均匀,工整细腻,以色润貌,怡然自得,逐渐形成了“乔派”艺术风格,并成为平遥漆器发展历史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可惜在日军侵入平遥城后,平遥漆器全面歇业,直到20年后的1958年,推光漆器厂在政府的支持下才重新建立。乔泉玉重操旧业,此时虽已近六旬,却如枯木逢春,如鱼得水,倾心带徒传艺,带出了薛生金等高徒,为平遥漆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使这一工艺节节攀高、发扬光大。1959年薛生金代表平遥漆器厂参加了国家在福州召开的全国漆器会议,在此会议上他看到了平遥漆器同其他漆器产地产品的差距。于是他便将全国各地的技艺优势及工艺技巧吸收回来,潜心钻研加以应用,经过数十年的刻苦砺练,竟恢复了失传已久的堆鼓罩漆工艺,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制了“三金三彩”等技艺,成为三晋漆艺第一人。

  此后的几年里,由于文革的影响,平遥漆器也受到冲击,到1972年国家的形势逐渐稳定并回归经济建设的轨道,平遥漆器的发展也渐入正轨。在此后的20年里平遥漆器在薛生金的带领下进入了发展高峰,国家曾几次投资拨款,扩大生产力。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平遥漆器曾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杯奖”和“金杯奖”,产品远销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进入全国漆器五强之列。许多国家级重要场所如人民大会堂、国宾馆、北京仿膳、昆明世博园、中国工艺美术馆、北京国贸大厦,国家博物馆都有平遥漆器的优秀作品位列其中。2006年,平遥漆器髹饰技艺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成功组织了两届“漆艺文化节”,在全国漆艺界影响甚佳。

  然而掩藏在这绚丽之后的传统大漆工艺的日渐衰微,除了年长的圈内专家,极少有人注意到。无需讳言,今天展示在我们面前的这些绚丽多彩的漆艺品,基本没有真正的大漆产品,人们能够触摸到的大多只是艺人的绘画艺术,却极少能品味到传统大漆的古朴风韵和传统髹饰技艺的精深艺境。大漆的技艺制作的复杂和原材料的稀少使得大漆制品愈发难求,而这种缺失的状态使得漆器发展受到严重的冲击,唯有积极恢复传统技艺,加强对大漆制作与保护的传承发展,才能使工艺美术史上这一耀眼的技艺再度辉煌于历史当中。

  三、漆器发展的冲击与责任

  回顾平遥漆器的发展历史不外乎一个规律,和其他历史事物一样,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里都会呈现波浪式的现象。近年来,虽然表面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一派繁荣景象,但因人们过于追求市场利益最大化,在传统手工技艺制作方法的基础上,悄悄的做了某些变化。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在漆原料、木胎原料的变化及减少漆的道数、推磨次数等制作技艺上,生产者对此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简化,导致整个平遥漆器产品质量大幅下降,并且直接影响了平遥漆器的声誉,这也迫使一部分真正意义上的天然漆器精品因其生产周期长、成本高而逐渐退出市场。平遥漆器的未来、髹饰技艺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举步维艰,这一切着实令人担忧。就目前这种质量层次不同的现状,如不及时规范管理(无组织、边缘化的、技术落后的、非专业、非正规化的、不健全、没有进入门槛等诸多问题),必将影响漆艺的传承与发展。

  但世间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因素和产生原因,平遥漆器目前在平遥地域产生并得到长足发展而且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必定是与平遥的历史、经济及自然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是分不开的。由于平遥有了“世界文化遗产”这块金字招牌,旅游业的强势发展,使得原本毫无生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焕光彩,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光漆器髹饰技艺,若要能够持续长久的传承下去,将其作为旅游品开发,也是必然选择。其独特的物质载体并因与“平遥”二字相连,将平遥漆器的影响扩大,知名度增加,这应该说是给真正意义上的髹饰技艺发展造了势,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应该把握好历史机遇,积极努力地挖掘传统工艺,重视开发研究古老技法,尽力按照传统原材料、传统手工技艺按部就班生产制作。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必须融入符合现代个性化需求的创新思维和设计理念,即不仅要体现传统手工技艺的精髓,同时还必须有新的闪光的亮点呈现出来。

  需要强调的是,近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新材料的出现,虽然説可以克服天然漆难于驾驭的障碍,甚至跳出传统的篱栅,但是设计出的产品其中往往少了天然漆的那份含蓄柔和、温润雅致与恒古不变的色彩感,而我们传统漆艺色彩语言的独特性也由此减弱。天然生漆犹如漆艺的母血,它可以孕育出独具漆艺个性的本质语言,而如果被其他材料完全取代,则具有颠覆性的后果,即“漆”将不再是“漆”,也不再是被国家所重视保护的“非遗”了。当然我们并非漠视,回避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而是要强调以天然漆为本,结合化学材料的长处,走多元发展道路,使漆艺的发展更加丰富多彩、意蕴深厚。

  推光漆器髹饰技艺是由生活在平遥地域上的前辈们不断探索挖掘而形成的,象征平遥本地特有的地域文化特征。这一宝贵的财富必将会在新时期里有更大的发展,并希望政府予以更多的、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使其能够在正确的轨道上发扬光大。


(编辑: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