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最美的书无需光彩夺目

时间:2014年03月24日来源:北京青年报作者:吕敬人

  编者按

  今年2月,2014 “世界最美的书”评比在德国莱比锡落幕,我国有两本书获奖。七位评委中,有一位是我国著名书籍设计师吕敬人先生。评选归来,他写下了自己的感想,除肯定成绩之外,更是恳切地谈到了我国书籍设计的种种欠缺之处。

  两天的闭关评审十分紧张,优中选优难度越来越大,遗憾不可避免

  今年2月初,我受邀担任2014“世界最美的书”国际评委,本次赛事有30多个国家的567本书参评,均为各国2013年评选出来的本国“最美的书”。经过两天近20个小时的紧张评审,9个国家的14本书摘取2014年度“世界最美的书”的桂冠,获奖率不足3%。欣慰的是,中国有两本书获此殊荣—由小马哥+橙子设计的《刘小东在和田&新疆新观察》和刘晓翔设计的《2010—2012中国最美的书》分别荣获铜奖和荣誉奖。

  我担当过多次国内外书籍设计赛事的评委工作,但这次评选经历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大的感受是面对世界各国的高水平设计,找出自己的差距;其次体验了整个评选机制与评审全过程,可以对照国内评审方法的不同。

  评选在莱比锡国家图书馆内举行,这里收藏着德国大量宝贵的史料文献,还有弥足珍贵的艺术图书。评奖的第一天是先看书,8个小时,中午在图书馆的食堂匆匆吃过饭接着看,看完后每个评委发14张不同颜色的票(色条),当晚投出你认为最美的14本书。第二天评委陈述投票理由,有一书多票的,每位赞同者都要说明,接着对每一本的去留举手表决。经过好几轮翻来覆去的斟酌讨论,桌面上留下的书越来越少,优中选优难度越来越大,气氛也越来越凝重。咬着牙,忍着痛,眼看淘汰到最后

  剩下了14本,时间突然停滞了,评委们谁也不作声,为一些好书的离去惋惜与不甘。评审主席提议每个评委可以从前几轮入选过的书中挑一本,加入已选出的14本,重新评选。于是再次一本本申述讨论,举手表决,最终2014“世界最美的书”尘埃落定,几本好书被挽救,几本好书心不甘情不愿地被出局,遗憾难免,这就是评选。

  接着再次投票选出金页奖1本、金奖1本、银奖2本、铜奖5本、荣誉奖5本,以分数多少定奖项,其实它们之间的差别真的是微乎其微。评审结束后,每一个评委当场都要为14本获奖书写下自己的评语。这一天从上午9点连续工作到晚上10点多,隔壁房间备有咖啡和茶点,随时可以充饥。

  “灰头垢面”照样获奖,关键在于书的整体呈现,尤其是编辑设计思路与文本结构传递的出人意表

  14本最美的书的封面并不那么“光彩夺目”,说得不好听,都有点“灰头垢面”,评委们坚持认为书籍审美不是单一的装帧好坏,外在是否漂亮并不是主要选择,标准应是对书的整体判断,特别强调一本书内容呈现的传达结构创意、图文层次经营、节奏空间章法、字体应用得当、文本编排合理、材质印制精良、阅读五感愉悦,其中最看重编辑设计思路与文本结构传递的出人意表,以及内容与形式的整体表现。

  获得最高奖金页奖的《Meret Oppenheim》是瑞士设计师的作品。这是一本艺术家传记,遵循着传主生平轨迹的叙述构架,插叙插议式的图像铺垫,主文本与辅助文字的穿插编排,充满历史感的书信笔迹,打破常规的体例安排,全书设计具有丰富的表达,但阅读感受却十分清晰。应用了多种内文纸,封面却是布面单色,简朴又不失高雅,第一眼看到,第一次触碰就能打动人心。

  获得金奖的是德国设计师的《Buchner Brundler》,一本关于建筑的书籍,海量的信息被富有逻辑地整合成有序的阅读系统。解析建筑的结构图用比较薄的纸张,通过不同长度的折叠,在书口形成阶梯检索,既合理又新颖,并与正文的严谨编排形成有趣的节奏对比。图文印制的高质量体现本书的高品位,繁复交错的信息并没给读者带来负担,反而引发阅读兴趣。这是一本典型的德国理性主义的设计,严谨到毫无瑕疵。

  奥地利的《Katalog der Unordnung》是银奖书籍中的一本,全书多种字体混合应用,版面编排却几乎完美,不可思议的无序与有序的对峙,富有挑战性又达到和谐的阅读结果。露背装订便于书页展开,该书的设计给人一种轻松的愉悦感。

  德国获得铜奖的《79 97 LANGE LISTE》以大量购物的票据组合成文本,配之1979年至1997年反映意大利生活变迁、社会百相的照片,主题叙述的切入点独特,编辑设计力量的投入,将琐碎的生活记忆与国家社会进程有序贯穿起来,别样的开本,带来别开生面的阅读趣味。

  德国的《Keiko》获铜奖,是这次获奖作品中唯一的纯画册,设计者将造船厂的主题演绎成一块(本)金属板。不留空白的全黑摄影作品充斥所有页面,三面书口全部涂成黑色,体现了金属船体沉重的物质感和存在感。摄影作品印制强调黑到极致的强烈对比,阅读时似乎能听到金属碰撞的声音,这是一本富有音感的书籍设计。

  挪威获得荣誉奖的《Som fra mange ulike verdener》是纯文本的书,设计却不简陋。除了讲究的字体和严谨的排版,巧妙之处是标点符号的图形化处理,以及与图形符号相对应的黑色章节隔页,给纯文本的阅读带来节奏感。主文本与注释文的处理匠心独到。封面上的弧线与内文隔页形成有趣的连贯,全书宁静中略带诙谐,不张扬却引人耳目。

  小马哥+橙子设计的《刘小东在和田&新疆新观察》为中国赢得铜奖。这是一本充满戈壁温度和泥沙气息的书,以笔记本的形式将画家体验生活和创作过程娓娓道来,丰富多样的编辑方式,体例的独特设定,不同的纸材触感,显示了设计师对文本信息的掌控力和奇妙的想像力。

  《2010—2012中国最美的书》由刘晓翔所设计,这是他第三度获评“世界最美的书”。以三联折的编排手法贯穿整本书,精心拍摄的图像,用心的布局,书内隐藏着看不见的节奏韵律,结尾全书信息矢量化的分析图表又是一个独具匠心的看点。

  可点可圈的书还有很多,很遗憾设计非常优秀的俄罗斯的《俄罗斯历史》、波兰的《世界地图》在最后环节被淘汰。评委似乎有意“怠慢”大书、精特装书,而亲近纯文本的小书,这次有三本获奖,但有些书由于设计过于简单,投入思考力度欠弱而落选,而那些光有漂亮的书衣而内文平平的书也只有靠边站的份了。

  我国出版物水平的提升,不仅要改变落后的设计观念,还要面对出版与编辑意识落后的现实

  体现书籍美感的设计,不仅要结构新鲜,有翻阅质感,还要追求细节。评委经常提到书籍的音乐性,指的是设计叙述要有节奏感。中国选送的《文心飞渡》是一本设计非常精致用心的书,博得许多好评,但由于整体版面结构过于程式化,稍稍缺乏节奏变化而淘汰出局,令人扼腕。西方的评委们对中国书籍设计艺术的水平有较好的评价,他们看重民族风格的运用,比如竖排文字在很多评委眼中就是东方韵味的表达,但一致认为设计的传统性一定要与当代性融合才能体现设计者的功力。

  中国的书籍设计参加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比已经十年了,除2013年之外,其他年份均有斩获,已有13本书获得“世界最美的书”称号。进步自不用说,但还要看到很多不足。比如大多数设计照章宣科,体例结构

  十分单一,阅读设计创想不够,编辑设计语法欠缺,视觉语言程式化、简单化,中文字体应用粗糙,双语编排很不讲究 ,印制只看大效果不注重细节质量,最典型的是过于注重外在表皮而缺乏内在叙述力量的投入。

  中国一年大概出版30万余种书,有很多书籍设计者付出了大量辛劳,但优质设计的比率并不高,与出版大国的地位不尽相称。我期待未来少出点不必要出的书,一方面可省去大量人力、物力、心力的付出,另一方面还可节约自然能源,而应加大力度出精品美书,提升全民阅读的审美水平。我们的设计师应该逐渐从书籍的外在书衣打扮中走出来,能和编辑、作者来共同探讨一本书的最佳阅读传达效果,设计者要对书有自己的看法与态度,对文本的叙述有不同的编辑切入点,用心的设计师可能会成为文本传达的参与者,甚至是第二“作者”。事实上,“编辑设计”给书籍设计师提出了更严格的素质要求和更高的跨入门槛。装帧与书籍设计不是名词称谓的差异,两者是折射时代阅读文化的一面镜子,这是提升中国书籍艺术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问题。

  我们有很多设计师并不一定是水平差,但受制于比较固态的装帧思维和委托人强烈的商业诉求,使得自己的设计能动力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在一些书籍设计较为先进的国家,出版社有艺术总监,但基本上不设专职设计,书籍设计主要依靠社会力量。编辑们都成了“制片人”,他们是具有综合能力的策划者,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对设计师的了解,对印制技术的熟悉,我们中国的编辑与之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我觉得中国出版物水平的提升,不仅要改变落后的设计观念,还要面对出版与编辑意识落后的现实,还有常被我们忽略的“形而下”的每一个工艺细节。

  这次担任“世界最美的书”评委,坦白讲,去德国前,忧心忡忡,生怕中国的书评不上,“无颜见父老乡亲”;评上了,又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之虞。经历了公平游戏规则下的反复论证和评审,中国有两本书获奖,展现了自身的实力,我问心无愧。


(编辑: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