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草图观摩展在京举办

时间:2013年09月16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段泽林

点击查看视频报道(单鸣拍摄并剪辑)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草图观摩展开幕式现场 黄远 摄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开幕式致辞 黄远 摄

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开幕式致辞 黄远 摄

美术家代表孙景波开幕式上致词 黄远 摄

画家签约仪式 黄远 摄

开幕式观众席 黄远 摄

再现五千年中华民族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形象、优秀文明成果和社会历史风貌 

150个主题167幅作品草图亮相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草图观摩展举办

孙家正出席 赵实致辞

  刘大为中国画《张骞通西域》 ,杨飞云油画《孔子讲学》 ,姜陆、熊永平版画《孙子兵法》 ,陈云岗雕塑《庄子逍遥游》 ……反映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中华民族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形象、优秀文明成果和社会历史风貌的150个主题, 167幅“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以下简称“工程” )入围作品草图,于9月13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草图观摩展上与广大观众见面。这也标志着“工程”正式进入草图展示,以及专家作者交流评议、征求公众意见阶段。

  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左中一以及孟祥林、靳尚谊、冯远、吕章申、吴长江、诸迪、宋文玉、刘健、徐里等中宣部、中国文联、财政部、文化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协有关领导,以及“工程”创作指导委员会代表,各省文联、美协代表,在京美术单位代表,入围艺术家,历史学家等出席当天举行的草图观摩展开幕式。

  赵实在开幕式上致辞。她说,在刚刚闭幕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示,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推动文化强国建设、为繁荣文艺事业、为我们传承中华文明搞好这项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深入贯彻。

  赵实对“工程”提出三点希望:希望各位美术家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自觉担当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始终保持真诚饱满的创作状态;希望各位美术家进一步强化精品意识,遵循创作规律,善于继承借鉴,勇于突破创新,努力推出精品力作;希望参与创作组织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强化合作意识,加强组织协调,密切分工合作,下大力气完成好“工程” 。

  赵实强调,组织实施好这项工程,是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近五年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广大美术工作者艺术生涯中的一件大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越是复杂的艺术活动,越是浩瀚的重大工程,越需要坚强的意志力和良好的创作心态,既不能因为时间紧、任务重而气馁,也不能因为赶进度、交任务而有损于艺术质量。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沉下心来,紧紧抓住从人物造型、构图到创作过程的每个环节,扎扎实实地完成每一个阶段的工作,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赵实表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一定能够不负中央领导的厚望,努力打造成“中华文明的传播工程、中国美术的精品工程、国家级的重大文化示范工程” ,一定能够为促进美术事业的长远发展、为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经中宣部批准,由财政部、中国文联、文化部联合举办,中国美协具体承办。计划历时5年,用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形式来呈现煌煌五千年的历史文明,集中创作一批具有艺术性、文献性、民族史诗品格,气势恢宏、形式多样、技艺精湛,能够传之久远,并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工程”自2011年底正式启动,主办单位积极发动。2012年5月发布申报实施办法, 7月下旬在四川召开创作动员大会,全国美术家热情参与, 12月下旬进行了首轮草图评审。2013年5月下旬进行了第二轮草图评审,按程序确定了入选美术家,初步实现了预期目标和进展进度。中国文联副主席、“工程”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冯远表示,这些作品草图凝聚着所有参与创作的老中青美术家和创作指导委员会专家的艺术才华和心血智慧,也凝聚着主办单位和实施单位领导专家的热情指导帮助,“工程”草图观摩展的成功举办既是“工程”阶段性展示汇报,也是专家作者共同观摩交流评议的良好时机。“工程”目前已顺利完成了预期目标,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

  据了解,作为迄今为止国内最大规模的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工程”最终完成的作品将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显著位置长期陈列。对此,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表示,最终完成的“工程”作品,代表着中国当代美术最高的创作水准,必将为时代增光添彩,为历史留下宝贵财富。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将来展示的每件“工程”作品都做了较为具体的位置分布,它们的最终完成与陈列,也将体现国家博物馆无处不历史、无处不艺术、无处不学术的理念。

  如此宏大的历史主题,如此巨大的财政投入,如此瞩目的民众期待,对于参与“工程”的每一个美术家而言,责任都是沉甸甸的。“工程”草图观摩展开幕式上,入围艺术家与主办单位正式签约,这意味着每一个参与其中的美术家都许下了一个庄严的承诺。入围“工程”的美术家代表孙景波表示,从当初的激情澎湃到如今的忐忑不安,深感责任之重大。“我们现在就像是进入考场的考生,所有人都期待我们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们也将不负众望,带着历史责任感与崇高使命感,尽最大努力完成任务。 ”孙景波说。

  开幕式当天下午,还举办了由全体作者参加的学术研讨会,国内重要的美术家、美术理论家、历史学家齐集一堂,精益求精,继续打磨作品草图,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研讨会还总结了创作经验和存在不足,深化了对历史创作的认识,对“工程”创作的推进提供了指导意见。


(编辑:单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