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文化产业渐“燎原”

时间:2012年12月27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新闻观察员 杨 亮
  临近2012年年尾,盘点一年文化产业“收成”如何?发现有突破,有亮点,更有惊喜,还有一些变化。

  这一年,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全面完成,堪称一大突破。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是文化体制改革的“硬骨头”。可喜的是,至今年12月,全国有580多家出版社、3000多家新华书店、850家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单位、57家广播电视系统所属电视剧制作机构、38家党报党刊发行单位等已全部完成转企改制。

  这一年,各类社会资本积极进入文化产业,更是“成绩单”上不能忽视的亮点。自2010年中央财政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至今已有两年,目前已经累计支持文化系统304个项目。同时,文化部先后与各大银行建立合作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扶持文化产业,这一年文化与金融“对接”风生水起。与之相伴,文化企业上市呈现良好态势,一批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相继成立,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试点工作正稳步推进。这些表明,当前,各类社会资本积极进入文化产业的态势基本形成,产业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正得到有效缓解。

  这一年,文化产业大事件频现,成功案例层出不穷,惊喜不断——《演出经纪人员管理办法》出台,为文化产业其它方面健全和规范经纪人制度提供可贵借鉴;百度与版权人初步达成“11·29反盗版共识”,创造网络公司与中国原创文学版权人新型关系;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收视创新高,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火爆大江南北,小成本喜剧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创票房纪录,在这些成功探索的背后,其文化产业运营新模式、新探索,更值得关注和思考。

  这一年,也有一些新变化进入视野,值得关注。2012年文化产业领域称得上风云涌动,在各种力量的作用下,文化产业格局逐步调整演变。对此,不同的文化企业,从自身实际出发,各出奇招。上海东方传媒出资3000万美元战略投资风行网络,增强了企业赢利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这说明,不断优化内部资源配置的努力已见成效。华强科技集团则走出了另一条道路。通过运用其独特的运营方式和赢利模式,不仅改善了所在地的文化经济生态,而且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对涉及的动漫、影视等相关产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这一年,在更大视野内,一批影响整个产业走向的重大课题经过多年探索,获得进展。以数字出版为例,尽管整体上还处于培育阶段,但具体项目中已经有部分实现赢利。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积极推动数字出版从动漫和电子书,向泛阅读和互动阅读发展,数字教育用户量达400余万,“时代微视”、音乐彩铃、校讯通已经产生效益,自主研发的无纸化教材正在试点推广。

  这一年,在龙头企业带动下,深层次资源整合正在改变文化产业的结构。正如华侨城和曲江的新项目探索所显示的,外部环境的改善和自身实力的增强,使越来越多的骨干文化企业更注重战略目标的设立,结构合理、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渐具雏形。

  这一年,从整个产业来说,随着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增长点在产业各个层面发力,文化产业的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完善,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近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创意产业峰会作出分析: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有望达到16000亿元左右,维持18%至20%的年均增速。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