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听北京三重奏音乐会——和谐与灵感

时间:2012年12月27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李元志

  在看见这张海报的时候我就已经被吸引,宁峰和陈萨张开嘴巴,向着镜头歌唱,给出一个圆润的高音。而杨锰则握着大提琴沉稳地站在旁边,是音乐中最沉郁的结构。北京不是室内乐的圣地,但是北京却有着国内最好的室内乐团之一——北京三重奏。

  在国家大剧院的这场演出,开场便是贝多芬的钢琴三重奏。这首曲子本是为单簧管、大提琴和钢琴所作,现在一般用小提琴来代替单簧管。第一乐章中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以最欢快的姿态进入,随后大提琴以短弓奏出诙谐的旋律,此间钢琴的琶音伴着小提琴的上行音阶,仿佛孩子最清澈的眼眸,俱缓款兮,俯从乐之情。第三乐章则是华美的变奏曲,在这首还有着海顿味道的曲子里,主题不断变幻交织,曲子的最后以大提琴的拨弦为底色,钢琴和小提琴再次回到潇洒自得的主题。陈萨的钢琴奏出了绝美的音色,澹淡有灯生碧芒,垂垂深入蓝,投射出一道古典主义的光影。

  勃拉姆斯的第三小提琴奏鸣曲是我最喜欢的曲目之一,第二乐章中大段的抒情乐句正是宁峰最擅长的,他把每一个装饰音都用最平缓的长弓和最美的音色表现出来。而第四乐章中钢琴和小提琴的争斗则欠了点火候。乐章的初始宁峰就已经把全曲中的最强音表现出来,到了曲终处反而表现不出激越和爆发。我是喜欢勃拉姆斯的,勃拉姆斯的室内乐中总是带着这个孤独的北德男人心底的呼啸的风,它在音乐中以细腻的配器粗暴地涌出来,若你的心足够宽广以让这阵风肆虐而过,你会发现在你被他内心幽峭、郁结的痛苦挣扎所萦绕,仿佛陷入一个漫长而不知终止的梦魇里,但是最后你总会被某种乐器带来的天国的号角声所感动,就像穿越北德大片的黑森林后终于发现了涌流的河水,你终于听见了他隐藏的最真挚的羞涩和温柔。

  门德尔松则总是优美的,就连他的忧伤都笼罩着一股氤氲的雾气,弦丝漫天地,语和甜,弦丝在河涘,柳相谈。最后一首曲目便是门德尔松的D小调第一钢琴三重奏。第一乐章的伊始,在钢琴的低音烘托下浓郁的大提琴扑面而来,仿佛在幽暗的黄昏,群动寂息之时,夜风穿越重暮,徘徊在隐约的月光下。而后小提琴进入,与大提琴共同奏出主题。在转调之后,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共同奏出饱含着挣扎的下行音阶,以恸哭结束了乐章。到了第二乐章,经过短暂的休息,钢琴重新奏出了忧伤的主题,小提琴和大提琴分别吟唱出心中的颤抖,而后相互应和。门德尔松让钢琴不断流动,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倾诉构成了奇妙的和谐,此时暮色入蓝已何许深,仿佛已经是最好的结局。杨锰的大提琴毕竟音量还是不够,虽然节奏和音色已然很好,但是总是缺了一股能让你陷进这美丽的忧愁里的力量。

  音乐厅里难得这种忧愁,但是欣赏这种忧愁的人越来越少。室内乐在国内始终是小众,在略显得空荡的大厅里面,音符只能孤独地漂浮着。和交响乐作品相比较,室内乐感情细腻、含蓄,而且更加注意发挥每件乐器的技巧和表情的潜力,对各声部的乐器在组合关系上也更加精雕细镂。在现代社会,人们疏于对话和交流,疏于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而室内乐的准则正是没有权威,在演奏时无须指挥给你限定条框,演奏者可以听从于自己的内心来决定所有细节的演绎。室内乐的基本原则也正是对话:每个乐器分别表述,其他时候又互相交谈。而在室内乐的现场演奏当中,观众与演奏者更是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下,通过空气的震动传达了各自的内心,形成了奇妙的共鸣。

  这场北京三重奏音乐会则是延续了自古典主义时期便流传下来的室内乐传统,贝多芬自室内乐开始作曲,门德尔松和勃拉姆斯则是将自己最真挚的感情都写进了室内乐中,这种传统本不应该没落,就像舒伯特经常在自己家中开音乐沙龙一样,一首诗歌、一首室内乐重奏,让众人感受艺术的精神。何妨多一点室内乐演出?让更多人在与乐器的交谈中释放自己的心灵。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