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张扬文化的力量——写在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之际

时间:2012年10月19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颜维琦 曹继军

  10月18日早晨,上海黄浦江畔,刚刚华丽转身为公益性特大型美术博物馆的中华艺术宫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迎来了新的一天。 

  南京路世纪广场,中外专业文艺团体和社区文艺骨干正为上海国际艺术节“天天演”的启幕做着准备,要为市民群众奉上32天63场精彩演出。 

  不远处的浦西洲际酒店,一场关于“文化多样性与跨文化合作”的艺术节主旨论坛正在进行,来自世界各国的政府官员、文艺名流、商界人士相聚在这里交流对话。 

  夜幕降临,上海大剧院座无虚席。 

  兼具本土原创性和国际视野的经典歌剧《波希米亚人》闪亮登场。现代版的全新制作,中外合作的新模式,让第14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开幕大戏格外隆重而特别。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上海将成为世界文化的舞台。来自不同国度的艺术家们以文化以及文化多样性的名义相聚,共同展现文化和文明是全人类的共有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战略规划助理总干事汉斯·道维勒由衷赞叹。 

  “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自1999年创办以来,上海国际艺术节始终秉持这一宗旨,逐步跻身国际艺坛极具影响力的著名艺术节之列。今年的上海国际艺术节更将“创新发展”列为首位,立志成为优秀作品的展示平台、文化贸易的推进平台、青年人才的孵化平台、艺术素养的培育平台。 

  开放:面向世界的文化舞台 

  从德国的现代芭蕾《茶花女》,到中国原创舞剧《孔雀》;从中外合作的歌剧《波西米亚人》,到本土新编昆剧《景阳钟变》;从中华艺术宫的巴黎奥赛博物馆珍藏展,到民间画廊里波普艺术的呈现,古今与中外,传统与变革,不同文化在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平台展示交流。 

  “理解和欣赏是不同文化共处之道。”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说。在他看来,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宽容、欣赏、学习尤其重要,这正是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 

  上海国际艺术节通过将世界的艺术项目与艺术表现形式相聚在一起,展现了中国对于开放性和国际化的追求。名团纷至沓来,登上本届艺术节舞台的46台参演剧目中,23部国外剧目精彩纷呈。中外合作更是今年的一大亮点,艺术节中心艺术总监刘文国说:“由中外演艺机构联合呈现开闭幕式,这在上海国际艺术节历史上尚属首次,体现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上海城市特质。上海国际艺术节正在努力成为国际优秀作品的展示地、中国原创作品的首演地。” 

  上海国际艺术节在将国际优秀文化演出引入中国舞台的同时,努力搭建桥梁,让更多当代原创中国作品通过这个窗口走向世界。 

  创新:激荡年轻的艺术力量

  弘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的河南话剧院大型话剧《红旗渠》涤荡灵魂;将“世界最长史诗”《格萨尔王》搬上舞台的《英雄格萨尔》震撼人心;上海大剧院联手上海芭蕾舞团创排的芭蕾舞剧《简·爱》欲填补芭蕾舞台的空白;国家京剧院新排的梅派京剧《韩玉娘》,为传统京剧的改变提供了成功范例…… 

  一个喜人的现象是,本土原创精品实力强劲,占据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剧目的半壁江山,这成为中国文化艺术创造力井喷的一个缩影,也给当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魅力注脚。 

  倡扬原创,是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执著追求。本届艺术节更树起一面“扶持青年艺术家”的崭新旗帜,通过委约制作计划,发现和扶持国内及亚洲的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培育代表中国新生代的原创力量。 

  以“上海·梦”为主题,影像戏剧《海上花2.0》、二胡肢体剧场《关雎》、小提琴协奏曲《三句半》等委约作品涵盖舞蹈、戏剧、音乐及跨界新作,让人们欣喜于年轻的艺术梦想和鲜活创意。 

  本届艺术节演出交易会还特设青年推介板块。著名作曲家谭盾说:“上海国际艺术节为青年搭建的创作平台,将极大推动海内外青年艺术才俊在这里孵化有影响力的原创作品,让他们通过艺术节的渠道走向世界。” 

  惠民:增强文化的自信自觉

  金秋十月是上海最美的季节。“人人参与艺术节,人人享受艺术节”——上海国际艺术节创办之初就着眼文化惠民。10多年来,每年参与艺术节文化活动的群众人次逐年上升,去年已达423万。今年的上海国际艺术节将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呈现3000多项公共文化活动,河南文化周、无锡分会场、“创意英国”演出系列,朱家角水乡音乐节、国际青年钢琴比赛等一批“节中节”活动,预计将吸引450余万人次参与,文化辐射效应和惠民效应不断放大。 

  丰富城市生活、开阔市民视野、提高市民的文化艺术素质,文化滋养着城与人,赋予一座城市最绚丽夺目的底色,提振着文化底气和自信、自觉。 

  作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标志性工程和重要的文化品牌,上海国际艺术节正努力成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节,成为亚太地区专业性最强的节目交易市场、国内最具吸引力的人才与艺术创意聚集地、国内最具特色的公共文化展示区。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成长,更让我们看到,以国际大都市为发展目标的上海正以更加开放、包容、热切的心态接纳全世界不同的文化和艺术,并在此基础上激荡创新的力量,为世界贡献中国精彩。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