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中等成本现实题材影片成近期影市主流 中国电影涌动“新浪潮”

时间:2013年05月16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
 

  从2012年底至今,中国电影用各种“长枪短剑”应对了诸多进口大片的“坚船利炮”。一系列中等成本现实题材影片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生力军,在贡献了不俗票房的同时,也获得了良好口碑。

  如果说几年前《杜拉拉升职记》、《失恋33天》等中等成本现实题材影片的成功还被我们称之为“黑马”,那么近期这批同类影片接蹱而至的超凡表现,则已经足以叫我们见惯不惊。这种习以为常的背后,是它们以独特的现实视角、人文情怀、历史诉求和较高水准的工业规格与商业效应制造的一股中国电影的新风潮。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集体宣告了中国电影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青年导演主打情感共鸣

  现实题材审美化摹写受欢迎

  在中国电影市场被各种国内外“大片”席卷多年之后,国产中等成本影片在2013年的春天迎来了爆发期,进而成为市场主流。

  《人再囧途之泰囧》12.65亿元、《101次求婚》2亿元、《北京遇上西雅图》5.18亿元、《厨子戏子痞子》2.72亿元、《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已突破6亿元……在与同期上映的《007:大破天幕危机》、《霍比特人1:意外》、《疯狂原始人》、《钢铁侠3》等进口大片的同台较量中,这些投资仅4000万元左右的影片在市场上牢牢站稳了脚跟,有的甚至远超进口大片票房,并且获得了良好口碑。用一位业内人士的话说,《泰囧》 提升了中国人对国产电影的兴趣,《北京遇上西雅图》提升了中国人对国产电影的信任,而即将上映的《中国合伙人》,将赋予中国人对国产电影的理想。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批中等成本影片具有一些显著的共同特征。其中,导演及其他主创人员的年轻化体现得尤为突出。

  “与陈凯歌、张艺谋、冯小刚等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导演相比,这批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前后的青年导演没有借助电影‘传道释惑’的宏大企愿,轻装上阵的创作心态让他们更加专注于电影叙事本身,这使他们的电影与‘80后’、‘90后’年轻电影观众的审美诉求更加契合,而‘80后’、‘90后’恰恰是当前电影观众的主体。”《中国银幕》编辑部主任胡正东说。

  在内容上,这批青年导演创作的中等成本影片大多以现实生活题材为主,火热的生活、鲜活的话语,以及来自网络文学、网络热帖甚至网络游戏的素材都直接进入电影,有效提升了影片“接地气”的水准,使其甫一上映就成为社会话题,释放出巨大的票房号召力。“这些现实题材影片带给他们的情感共鸣是进口大片无法替代的。”胡正东说。

  另一方面,与大多数以往的同类影片相比,这些现实题材影片的艺术表达也具有更强的审美化风格和类型化特征。

  “虽然这些中等成本影片不具备‘大片’那种以强烈视听冲击为标志性特征的工业外壳,但实际上它们已经继承了‘大片’的成功经验。这不仅体现在故事结构和视听效果上,也体现在具体的制作方法和叙事原则上。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电影的一种发展趋势。”电影产业评论人陈洪伟认为,来自好莱坞电影和香港电影的深刻影响,使商业类型片的叙事技巧成为这批青年导演创作的内在准则;而中国电影产业近十年高速发展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则为他们影片的工业化规格提供了保障。

  胡正东认为,以《北京遇上西雅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为代表的这批中等成本现实题材影片,已在中国电影产业和市场掀起了一股“新浪潮”。“在任何一个国家的电影史上,都会不断有新的创作群体和新的电影形态出现。这一批青年导演对当下生活的商业化摹写及其受到的观众拥戴,会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现实题材回归叙事本质

  好电影拼的就是品质

  按照常理,每年3月至5月往往是电影市场的淡季,然而同处淡季,今年这批中等成本影片取得的票房已经与去年此时的影片不是一个量级。有观察者戏言:“国产片去年想破个亿都难,今年不到2亿都成了后进青年。”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等成本国产影片票房增量如此巨大,与三四线城市影院建设带来的电影市场迅速扩容关系密切。

  “随着三四线城市影院建设的推进,这些新兴市场里的观众很多是由电视观众转化而来的,相对于好莱坞大片,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表现现实生活的影片,更希望从寻常生活的家长里短中寻求情感共鸣。这种观众结构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为中等成本现实题材的影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陈洪伟说。

  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的迅速更新也为大量中等成本影片创造了相对公平的机会。业内人士指出,从2002年《英雄》开启中国电影的“大片”时代以来,“大片”在电影市场上一直具有较强的资源“垄断”效应。这种“垄断”体现在“大片”对资金、主创、明星、营销、宣传、发行等资源和渠道的强势使用上,超大的投资规模和话题效应使其具备了超大的资源吸附能力,从而在客观上挤占了“非大片”的挥发空间。

  而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崛起,影片营销宣传的渠道更加多元,“片片平等”的市场环境应运而生。与此同时,数字化影院的普及则大大降低了影片的发行成本,使中等成本影片的大规模发行成为可能。

  外部条件日益优越,使得影片内容品质的重要性日益突显。陈洪伟表示:“在外部条件相对公平的前提下,影片之间拼的就是品质了。哪部影片会赚,哪部影片会赔,这跟影片投资规模的大小已经没有绝对关系了。这种变化在前几年是不可想象的,它代表了一种良性的发展趋势。”

  《北京遇上西雅图》的导演薛晓路也表示:“由于中等成本影片不具备‘大片’的强大资金背景和高工业规格的形式外壳,这就要求它尽一切所能练好内功,在故事内核和叙事方法上下足功夫。与‘大片’相比,它更加强调故事创意和电影叙事,说到底它是向电影叙事本质的回归。”

  调动资源实现效益最大

  中等成本不是唯一路径

  业内人士指出,这批中等成本国产影片的成功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是在中国电影产业近十年发展积累的基础上出现的必然结果,它所呈现出的文化趣味和它为现实生活传递的善意、温暖的正能量,决定了其在发展中国家电影产业中的合理性和重要性。而这些影片的成功之所以受到如此关注,重要原因之一是它们提供了一种在有限资金的前提下,尽可能通过整合和调度其他资源,实现影片艺术价值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操作方式。

  “用3000万元而不是更高的成本来拍一部票房过5亿元的电影,最大的意义并不在于投入产出比的高低,而在于我们做了一个有意思的游戏——将资本以外的其他资源调动到最佳状态,这是中国电影的一种有益尝试。” 《北京遇上西雅图》出品人江志强说。

  此外,近十年来国产“大片”的市场操作经验也被有效运用在这批中等成本影片的营销、宣传和发行中。在过去,一部制作成本两三千万元的影片用于后续环节的经费最多不过1000万元左右,而从近期这批中等成本影片来看,在有效控制制作成本的前提下,其用于营销、宣传、发行的经费已经基本与制作成本相当,微博营销、校园营销等一系列契合影片内容的新型营销方式的运用,也为这些影片的市场收益奠定了基础。

  随着这一批中等成本现实题材影片的成功,更多投资者也瞄准了这种操作模式。但业内人士提醒,简单的模仿和复制并不是一部影片取得成功的捷径,更不是中国电影产业未来发展的路径。

  “虽然中等成本影片的市场风险比‘大片’小,但这绝不意味着它就是成功的捷径。相反,在这些影片成功的同时,大量没有成功的同类型影片变成了市场上的‘炮灰’。中等成本影片要成功,必须付出加倍努力。既然它在成本上已经有了短板,就必须在其他方面加倍弥补。用什么来弥补?智慧和情感,严谨和周到。”影评人周黎明说。

  影评人“图宾根木匠”也表示,随着三四线城市观众的观影经验越来越丰富,新兴电影市场越来越成熟,市场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元,观众会不再仅仅满足于中等成本现实题材影片带来的情感共鸣,继而对“大片”的需求也会增加。“一个成熟电影市场的产品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形的——‘大片’是产业的开拓者和支撑者,是塔尖;大量中小成本影片是产业的主流,是金字塔的主体部分。电影市场应该能够包容和消化多元的、层次丰富的影片。这才是中国电影产业和市场发展的目标。”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