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人民日报】为了艺术为了爱

时间:2013年07月11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任姗姗

  初夏的热风在树梢驻足,清脆的鸟鸣在耳际回旋,步行在台湾西北部的新竹市,这里的恬静、祥和让人流连忘返。

  6月21日至23日,这座小城迎来一批老朋友、新客人。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台湾海峡两岸音乐交流协会等单位主办的第六届海峡两岸合唱节,吸引了来自台湾和大陆的21支合唱队伍。怀着对音乐的热爱和文化交融的期盼,他们在艺术与爱的名义下,以歌会友,畅叙情谊,以美妙的歌声和浓浓的亲情谱写了两岸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歌声饱含深情

  总面积为104平方公里的新竹,是台湾原住民道卡斯族的故乡,道卡斯族族人将这方美丽的乡土称为“竹堑”。“竹堑”便是海边的意思。绵延17公里的海岸线是大自然赠予新竹人的最好的礼物。每逢秋冬,强劲的东北风从台湾海峡袭来,经由喇叭状地形的“塑造”,成为享誉台湾的自然景观,新竹因此也被称为“风城”。

  这是台湾本岛距离大陆最近的城市,120公里是新竹与福州的地理距离。这也是台湾北部最为古老的城市,古老的东城门,诉说着百年来的沧桑巨变。也许是这种历史与自然的因缘际会,让新竹两度与海峡两岸合唱节携手。两岸民众的歌声,以及充溢其间的浓浓的人情味儿,让“新竹风”超越了原有的意义,更具有人文内涵。就像91岁高龄的台湾词界泰斗庄奴与青年作曲家郭柏均联手为本届合唱节谱写的主题曲《可爱的新竹风》所称颂的,“可爱的新竹风,轻轻在吹送,送你的是大爱,送你的是长情。”

  中国文联副主席、第六届海峡两岸合唱节评委会主任徐沛东说,“合唱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最好方式,无需过多的肢体语言,借助纯粹的声音便可触摸彼此的心灵”。的确,身处合唱节,总有一些动人的音符、一些共同的记忆拨动听者的心弦。温婉细腻的《甜蜜蜜》,饱含西北风情的《康定情歌》,气魄宏大的《大江东去》等两岸民众耳熟能详的民族歌曲经由改编,以不同声部的音色加以诠释,变得更为丰富也更能带来情感的共鸣。

  较高的专业水准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是合唱节留予评委、参赛者、观众最为深刻的印象。河南理工大学合唱团以完美的音色收获了本届比赛的金奖。指挥周宝全告诉记者,他们在参赛前3个月便开始集中练习,4首参赛曲目在兼具艺术水准的同时,也饱含文化深意。平均年龄最小的福建海连江合唱团清澈动人的童声获得了两岸观众的热情肯定,尽管只是展演,但他们每次都提前4个小时便开始化妆准备。“这次的参赛曲目各具特色,艺术水准也颇高,大家不仅选择经典作品,也勇于尝试高难度的作品,可谓各有千秋。”这是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合唱团指挥赖元葵对于合唱节最直观的感受。作为评委,徐沛东对合唱节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提高两岸的合唱水平是活动的宗旨之一,合唱节的艺术水准一届比一届高,大家的视野更为开阔、曲目的难度不断加大、表演的形式也不断丰富,这也符合合唱艺术的时代潮流”。

  更多的感染力,源自歌者内心的文化自豪,尊重和共享是最可贵的情怀。新竹沂风混声合唱团的团员都是当地的中学教师,他们打着赤脚走上舞台,亮丽的演出服装融合了台湾14个少数民族中13个民族的特色服饰,一出场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指挥李宝钰自豪地介绍,乡土音乐里不可替代的韵味,让他们为之沉醉。近10年来,他们在学校开设民族音乐课,还通过合唱艺术将台湾的本土歌谣带到了内地、日本以及欧洲,点点滴滴传播着本土文化。来自台湾屏东的潮声合唱团,则将演出变成了一场台湾之旅,他们通过表演将观众引上一列环岛游的小火车,从新竹、台中到高雄、屏东,美景、美食和民间工艺纷至沓来,简直让人目不暇接。湖南知青艺术团合唱团演唱的《洞庭渔歌》使得评委、台湾艺术大学表演艺术学院院长蔡永文赞叹不已:“他们对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的那份感激与感情全在声音里,如此有味道,如此迷人。”

  艺术传递希望

  海峡两岸合唱节自2008年开始,已连续举办6届,轮流在台湾与福州举办。合唱节像一把象征着希望的火炬,在两岸艺术家之间传递着。6年来,已有近110支海峡两岸优秀的合唱团队同台交流,更有近140支合唱团队在合唱的激情歌声中体验了友情的真诚与可贵,这种苦心与用心的经营,真正体现了文化交融的实质意义。

  然而,浓浓的亲情,依然是合唱节最为动人的部分。不论是两岸的评委、艺术家还是普通的民众,都把合唱节当做自己的“家事”,当做亲友之间的一场聚会。他们不仅在剧场纵情歌唱,还将歌声送达社区、世博台湾馆这样的公共空间,最大程度地释放着合唱艺术作为文化纽带的魅力。

  

  最功不可没的便是那些不计报酬的志愿者。听闻海峡两岸合唱节再次来到新竹,曾写下《甜蜜蜜》、《小城故事》、《冬天里的一把火》等脍炙人口歌曲的庄奴欣然写下了如此美丽的歌词:“千古人间事,都在因缘中。天下像一家,世界尽大同。”台湾青年舞蹈家李伟淳携30位“社区妈妈”,用可爱的舞蹈将《可爱的新竹风》传播到新竹的大街小巷。那些遍布会场,身穿黄坎肩忙碌奔走的志愿者,大部分人都是“银发族”,专程从台北赶来做志愿服务。祖籍福建南安的郭孟雍,长久以来一直在为两岸的文化艺术交流奔波。因为长期往来于内地与台湾,他有一个亲切的外号叫做“郭搭桥”。作为海峡两岸合唱节台湾部分的倡导者和主要负责人,他的妻子、儿子、儿媳乃至妹妹,一家人都成了合唱节的义工。他告诉记者,合唱节在台湾全部靠民间运营,困难重重,但他依然有热情和信心坚持做下去,因为他相信“合唱的歌声将化作一份爱,温暖这一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每一颗心!”

  正是数千位两岸艺术家的全力付出,这歌声琴韵才得以2000多个日夜常驻两岸。艺术无疆界,两岸情谊长。如徐沛东所说,“音乐就像一粒粒小种子,把两岸亲情、友情连接起来,彰显出两岸人民同根、同源的血脉亲情,其影响和辐射力已远远超越了合唱节本身。这既是一次以合唱为载体的艺术盛事,又是一曲映照中华民族大团结、激励两岸人民共奋发的澎湃大合唱。”


(编辑: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