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金达担保:做文化产业未来的生意

时间:2013年11月30日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郑洁

作为文化产业的金融机构之一,信用担保公司为影视类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金达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达信用担保”)是一家在文化业界比较知名的民营担保公司,也是较早关注文化产业的金融机构之一。其旗下专门为影视类企业及文化创意产业类企业量身定制的担保产品“影视通”,以“订单融资+回购型保理”的方式被文化企业所熟知。近日,记者了解到,金达信用担保的业务再次前进一步,比“合同质押融资”更深化,将其业务触角探到了未形成合同阶段的文化项目。

  在“影视通”上往前走一大步

  据金达信用担保公开资料显示,“影视通”是其拳头产品,金达信用担保通过和商业银行的合作,根据影视类企业与电视台等购买方签订的采购订单和已形成的应收账款,为企业设计、提供“订单融资+回购型保理方式”的融资方案。

  金达信用担保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影视通”的优势在于:“准入门槛低,无需额外的抵押或者质押”“融资周期短”“签订购片合同后即可获得银行贷款”等。运行多年来,“影视通”已成为其成熟的担保产品,有效地解决了电视剧制作企业的“轻资产、无抵押、贷款难”等问题。他解释,该产品使用时有几套方案:有对文化企业注册资本、业务水平提出要求的目标客户模式;有以“制片人”为核心的个人无限连带模式;也有针对文化产品销售渠道的方案,如定制剧、网络播映权等方式的融资,基本都是以合同为担保贷款的基准。

  “我们传统的‘影视通’贷款担保模式很容易被其他金融机构所替代。比如,我们开发了以电视剧的应收账款合同为担保基准的模式,但现在这套模式已经被业界普遍采用。有些银行甚至不用经过担保公司就可以开展此项业务。”金达信用担保总经理杜健豪说,要继续保持金达信用担保在行业里的竞争力,就必须持续创新。

  “现在我们已经开发出不依靠合同的担保贷款方案,服务那些还未到签订合同阶段的文化企业。”杜健豪表示,这些方案已经运行有两个月,反响还不错,目前已完成了十几个项目的融资。

  融资成本将被影视业看重

  对于这种不依靠合同的担保贷款方案,杜健豪表示,新模式的服务项目包括项目背后有大的投资方、电视台有投资的、拥有优秀的剧本未来可期待形成版权交易的、投资方愿意回购的、有能参与到电影票房分成的投资方等。这些对象即使尚未形成销售合同,他们也可以提供担保服务。

  表面看来,这些基本都是销售渠道有保障或有强势合作伙伴的项目,并且它们也会成为各大金融机构争相服务的对象。那此类项目是否还缺钱呢?

  杜健豪阐述道,首先,金达信用担保的融资成本比较低,贷款手续相比其他机构来说也更简单。其次,他认为在这个领域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影视剧投资、制作规模的升级,影视剧很难说自己不缺钱,分阶段、分环节融资将更频繁发生。“尤其影视业未来会有一个规范的趋势,其实除去少数几部暴利的影视作品,大多数影视剧的利润并不是很高,尤其是现在对公投资、对公消费都在收紧,影视企业将来都会面对利润摊薄的局面,那时融资成本上的竞争将会初现端倪。其实无论从国内外来看,融资成本对文化企业来说都非常重要。”杜健豪如是说。

  针对文化企业的银行贷款融资,不断开放新领域,开拓新方式,代表着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的集体重视,尤其是影视行业。由最初的普遍要求固定资产抵押,到近几年来的版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信用贷款等多重方式。

  对于这些金融模式创新,文化企业界又持怎样的态度?

  贷款方式尚难成文化融资主流

  北京华亿联盟文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亿联盟”)总经理刘晓霖表示,他们之前就曾跟北京银行达成了用公司产品版权质押方式的贷款授信。他认为现在金融机构确实在不断往前走,各种针对文化产业开发的适用性金融产品出炉,但用担保或银行贷款方式来运作项目,短时间不可能成为影视行业的主流融资方式。“银行界被我们戏称为‘嫌贫爱富’,需要钱的公司他们不敢贷,融资能力强的又有其他渠道得到资金。现在影视行业并不缺钱,除了金融机构的钱,还有大量游资、风投、基金等。”此外,刘晓霖表示,行业里如果遇到高风险的项目,影视企业一般都选择几家企业合作、风险共担,不会选择自己独资投入、向银行借款而负债经营的方式,而无风险的则肯定自己独自投资了。

  刘晓霖总结道,现在银行、担保等资金方式,主要作用是给一些业务架构较庞大、产业链较大的公司补充现金流。比如,华亿联盟当时与北京银行的授信,融资目的就是为了并购一个重大项目。但后来并购并没有谈成,因此,银行给他们实际投放的额度也就没那么大。

  原任时代今典影院投资有限公司营销策划部总监的马贺亮也认为,贷款融资尚不是影视行业的主流资金来源。以金达信用担保推出的针对某些项目类型有“无合同”阶段的担保服务,他认为可能会有部分企业有需求,但比如成龙、陈国富担任监制的影视作品,不但担保和银行会开“绿灯”,其他融资方也会闻风而动。

  他认为,这种“无合同”服务将对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提出更高考验。迄今为止,影视行业虽然发展很快,但不像房地产、制造业那般,可以做一些科学性的判断,也有足够的行业数据以支撑。很多项目立项仍然是依靠制作人、制作公司的主观判断。并且,影视制作人肯不肯乖乖接受金融机构的“盘查”,这也是个老问题。对金融机构来说,判断项目有没有巨大风险、能不能督促它在规定时间内按质按量完成,都将承担更大的风险。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