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可穿戴智能设备来势“凶猛”

时间:2013年08月16日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罗 杰

  从谷歌的智能眼镜到苹果的iWatch、盛大的GEAK智能手表、百度的“咕咚”健康手环,再到中小创业公司陆续推出各式各样的可穿戴设备,眼下可穿戴设备领域正变得格外热闹。有业内人士称,可穿戴设备将是继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之后第三块“蓝海”市场,甚至可能颠覆智能手机市场。这一预测引得更多企业把目光瞄准可穿戴设备领域。据了解,仅深圳、东莞等地,目前就有几十家企业在研发生产各种可穿戴设备。

  戴在手腕上,不仅可以拿它来进行视频聊天,还能摄像,同时支持蓝牙数据传输、听音乐、应用3D地图……苹果的iWatch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追捧。除了消费者表达出极大的兴趣外,国内企业也开始跟风,希望研发出类似的产品。今年5月,百度推出了首款基于百度云开发的便携式可穿戴设备“咕咚”手环。该产品主打“运动状况提醒”“睡眠监测”“智能无声唤醒”三大功能。另一互联网巨头盛大旗下的果壳也于近日推出了GEAK智能手表。该智能手表能让用户自定义手表界面,看时间、天气、新闻,收发电话信息,还可利用手表进行睡眠、心跳、体温、血压监测等。

  可穿戴设备潮流的出现让人们开始憧憬这一市场越来越壮大。相关机构也针对这一市场进行了预测:今年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达8亿美元,明年将达到15亿美元。更大的猜想是随着可穿戴设备市场的不断发展,其将替代当前的智能手机,使智能手机像曾经的BP机、“大哥大”那样被逐渐丢进垃圾桶。理由是可穿戴设备如果增加了App、电话、短信、上网等功能就可以取代智能手机。虽然有业内人士对此表达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手机的延展,但不是替代,未来可穿戴设备可以作为智能手机的分支,存储各种数据,然后将其汇总到智能手机终端上,而手机具有存储、计算、分析功能,可以消化或转化这些数据。但技术的成熟与硬件的升级换代所产生的驱动力,似乎已经令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势不可挡。

  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这方面的技术水平毫无悬念,完全可以支持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而在另一些人士看来,这一轮可穿戴设备潮流的出现目前还只是个别企业的产品秀,远未形成产业。他们认为,衡量一个产业是否形成有两个重要的标志:一是是否有如同iPhone这样的标志性产品出现;二是产业链生态系统是否完善。产业链生态系统的本质就是一个互动网络,生态系统足够完善,就会产生难以估量的盈利。比如,微软的Windows由于无数软件企业在其平台上开发游戏和各种应用软件,几乎垄断了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市场。苹果公司的移动应用商店也聚集了无数企业和个人为苹果的iPhone、iTouch、iPad用户开发应用程序和软件,使得用户急剧增加,同时也为苹果公司带来了巨额的收入。相信可穿戴设备普及之后,相应的应用程序和软件也将带来可观的收入。

  当然,从长远来看,这个市场形成以后可穿戴设备能够提供何种形式的服务是关键。未来的盈利模式除了销售可穿戴设备之外,服务和内容将会是核心的利润来源,通过服务创新和内容分发,塑造竞争优势,并打造新的商业模式,将是首要关注的问题。另外,对于可穿戴设备产生的大量数据,还应将隐私保护放在第一位,必须确保这些数据被合法、合理地使用。毋庸置疑,当一项新的科学技术应用到一项产品,变得与人们的生活如影随形,甚至比人本身更了解自己的时候,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人们一方面希望通过这种技术获得更多的娱乐新体验,表达和分享自己的生活,让他人更多地了解自己,但同时又不想让他人了解自己太多。这意味着,随着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分享和隐私保护的问题亟须找到一个平衡点,否则可穿戴设备大规模进入市场后将面临很大的非议。目前看来,这似乎还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