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张树篆刻:静穆之境

时间:2011年11月11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邱才桢

  读张树的印,一闪念之间冒出的是“清”、“穆”二字,其隐忍的力量常常不经意间从印面之间渗发开来。大多数印以直线为主,线条的边廓微露毫芒,不难想见张树操刀就石激情内敛而下手审慎的神色。如白文方印“逍遥居”,前两字几乎相同的结构、相似的线条处理使右半部的节奏趋于一致,甚至略显平板;而左半部分的“居”字,上半部分略作停顿,下面的三道竖线奔涌而下,将右半部分的平板气氛一扫而空。而令人称奇的是,两部分并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强烈对比,而是融合在一种静谧安详的氛围中。如果进一步追溯这种静谧安详感觉的来由,我们会发现主要是取决于“居”的三条竖线:气势奔涌而又骨力内敛,像武林高手雪地舞剑,最后兀然送剑入鞘的动作。

  张树的这种空间处理方式在其他一些作品中每每可见,如“两可斋”、“求寂斋”等,而“佛弟子”则是这种空间处理方式的另一种版本。由此可见,这种处理方式是张树惯常用的手式,只要一有机缘,便悄然出手。这应该是源于他内心强大的心理定势,这种心理定势肯定来自于性格、气质以及长期以来的修养,来自于他内心深处那个静谧而又激越的角落:外表寂然无声,而内心却是惊涛骇浪。对内心世界的研磨、“揉搓”的结果,是外化为一根根凝练的线条,溢为印,溢为书,进而为画。

  张树的静穆之境还充分地反映在他的印面的时空节奏上。他的大多数印,线条之间的距离都趋于匀整,如“生气远出”、“湖海平生”、“佛弟子”等。即使有一些印有较为强烈的疏密对比,但是细细琢磨,发现大多数相互之间已经消解,空间整体依然趋于匀整。当下的很多印人追求印面的疏密处理以求视觉效应,而张树放弃了印面的形式构成,在牺牲“时间感”的同时,也获得了祥和的空间感,而这正是使作品获得静谧之境的重要原因。

推荐视频

新闻排行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