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活动

尚长荣:中国戏要有中国精神

发布时间:2016-11-15

  “这个戏唱来唱去,唱到底,拼的是什么?拼的是文化,拼的是一个戏曲人的底蕴。”在第十次全国文代会召开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如是说。近日,在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与上海市戏剧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当代中国戏曲的核心竞争力”主题论坛上,他的主旨发言引人深思。

了解详情

京剧名家尚长荣传承版“三部曲”出炉

发布时间:2017-08-14

了解详情

京剧名家尚长荣喜收高徒 传承京剧花脸艺术

发布时间:2019-01-05

了解详情

尚长荣 谈艺 说戏 话北京

发布时间:2017-11-23

了解详情

尚长荣:探索继承发展的戏曲传承之路

发布时间:2017-11-25

了解详情

京都国际电影节开幕 中国京剧演员尚长荣获最高敬意奖

发布时间:2018-10-12

了解详情

尚长荣:我们要敬畏传统

发布时间:2015-12-23

  2015年12月19日,由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上海中华艺术宫联合推出的“四季品剧”艺术讲座“激活传统融入时代”在中华艺术宫举行,中国剧协名誉主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与观众分享他从艺60余年来的经历与感悟,讲述京剧艺术的发展与现状。

了解详情

尚长荣:一辈子给观众当好差

发布时间:2015-07-30

  不用勾脸上彩,坐在面前就是一个活脱脱的花脸,聊起天来嗓音高亢洪亮,时不时还会逗个哏,一聊就是两个多小时,聊到兴起挥毫作书,已过古稀之年的尚长荣浑身散发着激情,没一点“腕儿”的架子,处处透着长者的智慧和谦逊。“做平常人,演不平常戏”,是他奉行多年的人生准则。

了解详情

尚长荣:要自强自重自爱,更要加强自律

发布时间:2014-08-21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爱国为民爱事业,要自强自重自爱,更要加强自律,永远用我们优秀的文艺作品、用我们的自身来抵制抗衡以至消灭三害。

了解详情

尚长荣:深读细研、学深悟透、奋力践行

发布时间:2011-11-23

  尚长荣(文代会代表、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剧协主席):乘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的东风,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开幕。胡锦涛总书记在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党对文艺工作者的信任和关爱,重托和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受教益、备受鼓舞,我听后心里感到无比温暖。

了解详情

京剧,何以长荣 ——尚长荣艺术创造力探微

发布时间:2010-07-19

  尚长荣之所以难得,就在于他是一个有艺术创造力的演员。他塑造的曹操、魏征和于成龙三个艺术形象矗立在舞台上,不说获奖与否,但论久演不衰,不得不服;另外,京剧市场不景气,令京剧的“尊严”倍受伤害,京剧界弥漫着困惑与尴尬。

了解详情

尚长荣:戏曲是技艺更是文化

发布时间:2015-04-16

  走进衡山路17弄,“上海京剧院”五个大字在绿树掩映中半隐半露。一位剃着光头的年轻人从小院中迎了过来,浑身透着股戏曲演员特有的精气神。“先生在二楼呢!”还没来得及打招呼,头顶传来另一个欢快的声音——抬起头来,一位身材修长的长者从楼上窗户伸出大半个身子,热情地笑着。

了解详情

仲呈祥 张金尧:国粹长荣——门外说戏

发布时间:2018-06-19

  尚长荣先生幼蒙庭训、初涉氍毹得天独厚,然而又渡尽劫波,历尽苦难,终于以“尚长荣三部曲”为标志在中国当下的剧坛上留下了绚烂华章,可谓业绩卓著、殊荣之至。

了解详情

廖奔:尚长荣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8-06-19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晚近代表作之一的京剧,在进入20世纪以后的发展,经历了剧烈的舞台革新与文化转型,先以接续老生后三杰执掌剧坛牛耳的四大名旦推出古装新戏为表征,拉开了现代审美意识注入古典剧种的序幕。

了解详情

刘厚生:尚长荣三部曲•新史剧•时代精神

发布时间:2018-06-19

在现代京剧的发展历程中,新编历史剧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新编历史剧,用其广义,包括比较严格的历史剧、历史故事剧、古代名著改编剧、古代民间生活剧以及神话传说剧等等,凡是穿古代服装的都算在内,简称新史剧。

了解详情

朱渊:听尚长荣讲述十月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8-06-19

  十月,“尚长荣三部曲”——《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完成“青春版”的传承,三台大戏集中亮相。得尚长荣细致入微的调教,青年演员们的表现获得赞扬一片。

了解详情

尚长荣:艺无坦途

发布时间:2018-06-19

  5岁那年,我第一次登上了舞台——是在北京大栅栏内的三庆戏园,我上台演了《四郎探母》中的杨宗保。

了解详情

单跃进:梅开三度尚长荣 浅谈艺术心得

发布时间:2002-07-19

  2002年7月,在中国戏剧“梅花奖”近20年的历史上,一个新的纪录诞生了——来自上海京剧院的尚长荣因主演《贞观盛事》而“梅开三度”,成了中国戏剧梅花大奖第一人。

了解详情

尚长荣:台上较劲

发布时间:2018-06-19

  前不久,由尚长荣、关栋天等主演的京剧《廉吏于成龙》进入了国家精品艺术工程。与以往几个戏一样,尚长荣在此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了解详情

简论《廉吏于成龙》的场面开掘艺术

发布时间:2018-06-19

  《廉吏于成龙》(以下简称《于》剧),是上海京剧院2002年创作的一部优秀剧目,前后我看过两遍,无论是尚长荣、关栋天的精湛表演,还是剧作深厚的思想内涵、浓浓的艺术情趣,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了解详情

尚长荣:接地气、重生活、入人心

发布时间:2015-07-29

  这些年来,尚长荣已记不清到底参加过多少次“送欢乐下基层”活动了。反正,只要一有时间或者身体允许,他总是闲不住,也乐得深入生活,走到人民中间,为广大基层群众演好戏,与观众同乐。

了解详情

首部3D戏曲影片京剧《霸王别姬》7月开拍

发布时间:2013-05-31

  京剧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经典传统大戏排演拍摄工程、“拍摄京剧经典传统大戏电影工程”首批两大剧目之一的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将于7月3日在沪开机。

了解详情

尚长荣与郝柏村共唱《空城计》

发布时间:2012-10-24

联谊中,尚长荣一段京剧《连环套》引起在座台湾朋友喝彩,郝柏村清唱京剧《空城计》孔明一段,字正腔圆,尚长荣立即清唱《空城计》马谡一段唱和。

了解详情

由京剧生命历程的坐标看尚长荣的表演艺术

发布时间:2011-11-09

  尚长荣是当今中国戏曲舞台的领军者、京剧净行第一人,这在业界已达成共识。何以然?论者纷纭,以笔者看,其要者三:他是传统戏曲艺术现代性转换的时代驱动者,是戏曲表演美学的当代范式,是京剧净行艺术的新阶程。这是当代戏曲同一生命历程中三个不同层面。

了解详情

尚长荣裴艳玲大师班上“唱讲”戏曲

发布时间:2011-11-08

  作为中国戏曲界的两位大师,同时也是中国戏剧梅花大奖的获得者,尚长荣、裴艳玲两位艺术家在中国可谓戏迷无数,而在9月21日下午举行的京剧大师班上,又让他们多了不少外国粉丝。

了解详情

尚长荣:京剧属于青年 传承更需普及

发布时间:2011-11-06

  “青年人代表未来,国粹京剧拥有了青年观众便拥有一切。当前,中国京剧艺术的传承更需普及,特别是艺术大师们的亲身垂范。”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尚长荣先生6日在武汉出席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时表示。

了解详情

京剧大师尚长荣当选为“世界戏剧大使”

发布时间:2011-09-19

  国际戏剧协会主席拉门度•玛珠穆达19日晚在此间举行的国际戏剧协会第33届世界代表大会上宣布,京剧大师尚长荣当选为“世界戏剧大使”,国际戏剧协会秘书长托比亚斯?比安科尼为其颁奖。

了解详情

中国剧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尚长荣当选主席

发布时间:2010-06-26

  2010年6月26日,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6日在北京闭幕。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和以尚长荣为主席的主席团等领导机构。

了解详情

朱恒夫对话尚长荣戏曲推广“精”字当头

发布时间:2011-07-11

  戏曲剧种以每年消亡一至两个的速度迅速地萎缩着;县级的国营剧团大部分名存实亡、人心四散,常年不进行演出;除了上海、北京、天津等几个城市外,绝大多数城市在平常的日子里不再响起戏曲的锣鼓;全国50岁以下的没有进剧场看过一场戏曲剧目的人约占80%。

了解详情

尚长荣:京剧不要为时髦所惑也不能走火入魔

发布时间:2010-11-11

  “国本岂容撼,民意大如天……”寥寥数语,掷地有声,顿时全场一片叫好。今晚,上海京剧院新编历史剧《廉吏于成龙》将登台杭州大剧院,年届七旬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倾情演绎一代清官的操守情怀,令观众如沐春风心神向往。

了解详情

尚长荣:改革开放推动京剧艺术创新

发布时间:2008-12-23

  近日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主演的“新编京剧三部曲”——《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和《廉吏于成龙》在上海连番上演,吸引了众多戏迷关注的目光,同时也让人们得以回顾和感慨尚长荣多年来在京剧艺术领域走过的不平凡的道路。

了解详情
查看更多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