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理解孩子是矫正暴力行为的第一步

时间:2014年01月22日来源:光明网作者:李凌

  在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里,红太郎每次用平底锅殴打黑太郎的场面都让人捧腹大笑。然而,如果现实生活中小朋友看了这个画面而加以模范的话,这样的事情就让人不寒而栗了。

  近年来,儿童的攻击性甚至暴力行为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反思。造成孩子攻击性倾向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在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时候加以引导?家长、教育者、儿童产品生产者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意识避免对孩子成长产生负面影响?为此,光明网采访了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李凌。

  儿童攻击性行为是内在需求无法满足的直接表达

  现实生活中,造成儿童出现攻击性行为或者暴力倾向的原因有很多。有一些研究表明,一些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比较多是有一定生理原因的,因为这些儿童体内一些激素的水平比其他孩子偏高,比如说睾丸酮这种激素水平高出正常值,可能就与孩子更易做出攻击性行为有关系。

  更多的我们还是从一些社会心理因素出发,分析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因为这些因素对我们在矫治孩子行为上更有针对性。

  从大方向来讲,在心理学中,有一种理论叫做挫折攻击理论,挫折导致了孩子的攻击性。挫折往往是孩子的一些欲求没有得到满足,所以攻击就是他的一种表达。他心里有一些想法没有得到外界的充分关照,或者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都会产生挫折感,进而产生一些攻击性行为。

  现实中,有一些孩子只是想引起注意而出现攻击性行为,想要引起注意很多时候也是一种需求不满。孩子的需求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说,有些孩子家里有第二个孩子,较大的孩子就会出现更多的攻击性行为,因为他觉得被忽视了,爱被剥夺了,这些都可以认为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内心会集聚一些负面情绪,可是负面情绪总是要有出口发泄掉,对于孩子来讲可能就是非常直接的一个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不要随意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与暴力和恶意相联系

  实际上,对于一些很小的孩子,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主张随便将他们的一些行为归类为攻击性行为,直接地质问他“你怎么在打人?”。因为孩子的语言表达一开始还跟不上内在意愿的表达,比如说有时候他拍打小伙伴,只是想要对这个小朋友示好;又比如可能他发现一个小朋友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排队了,或者是在一些方面做得不好,他只是想要去纠正他。但是,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因为缺乏控制能力,小孩子出手容易没轻没重,被成年人理解为一种攻击性行为而加以斥责。

  我认为,对于很小的小孩子来说,一开始不要对他扣上“暴力”这样的帽子,因为这样的一个标签,会逐渐地内化到他的心里去,产生一种暗示作用,让他觉得自己老是爱打人,或者说家长和老师认为他爱打人。

  在这种情况下,成年人应该说的是“你是喜欢他是么?”“你是想让他排队是么?”成年人可以示范给孩子正确的方式,告诉他这样的行为会让小伙伴疼痛或者不开心。把孩子貌似攻击性的行为正常化,引导到一个正确的方向上去。

  一开始孩子的行为也许并没有绝对的恶意,当大人慢慢地将恶意与孩子的暴力联系在一起,其实并不见得对孩子是一个好的引导,反而更加强烈地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意味着什么。他知道了这个行为,却不见得就能理解这是一个不好的行为而不去做。

  被暴力“标签化”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反社会倾向

  长期来说,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如果得不到纠正,对他自身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本来是一种需求不满的表达方式,无论对他自身,还是对他的人际关系来讲,都不是一个好的方式。

  如果攻击行为没有得到及时引导,他就只能通过这种简单的方式,非常本能地表达和发泄心中的怨气。可以想象他在别人心目当中就会形成一个定位,一个对他本身的标签化,周围人会说他是“小霸王”,容易把他归为坏孩子的行列,不利于别人对他的认可。最终他都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表达方式。

  所以很多时候,有一些所谓的“坏同学”,做一些恶作剧,只是想要引起别人的注意,因为他们没有更好的方法,别人靠成绩、靠乖巧,他只能依靠这种方式,因为他们认为“即使是厌恶地看我,也是在看我”,会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

  当孩子习惯于这种暴力的方式,而如果这种方式又不被社会认可,包括一些反社会的行为就会出现,使他一直处于被排斥、被否定的氛围当中,没有办法纠正自己,发展到积重难返的地步,也就索性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攻击性的人。一开始他们可能只是一个需求无法满足的简单发泄,如果长时间加上一个标签的话,不管对他个人来讲,还是社会来讲,都可能危害更大。

  理解孩子是对攻击性行为进行引导的重要方面

  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引导,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理解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当孩子出现这些行为时,不要排斥他或者仇视他。要知道每一个攻击性行为背后可能都有一个没有得到满足的欲求,也许那个欲求是不合理的,但是不合理也不能简单地去否定,特别是在他难以分辨合理性的时候,因为他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去本能地表达。

  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身边的长辈或者老师,碰到这样的小孩的时候,首先要去探寻孩子这种行为背后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也许有的只是一种表达习惯,没有恶意;还有一种也许有一些恶意,但是恶意背后还会其他含义,比如说他是在嫉妒,或者感到被忽视了,还有就是只是想证明自己的力量,只不过用了这样一种并不恰当的方式。

  理解了孩子的行为,了解到他没有被满足的需求是什么,然后针对这个需求,去引导,去解释,告诉他正确的表达方式,告诉他哭、闹、叫、打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孩子的行为也就能够得到纠正。

  以暴制暴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行为的矫正有害无益

  孩子的行为与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孩子在家庭中以家长为榜样,进行观察和学习。然后,现实中我们的大人做了很多坏的榜样,孩子打人,然后家长打孩子一顿,家长忽视了一点,在对孩子进行惩罚的同时,也起到了很不好的示范作用,因为你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暴力,他也就习惯于暴力的方式。

  惩罚或者说责骂、体罚这种以暴制暴的方式,在生活中很常见,我们的家长要意识到这种行为可能的示范作用。在孩子使用攻击性行为时,家长可以使用一种柔性的,或者更加恰当的行为方式,让孩子看到这两种行为的区别,以及可能导致的不同后果,知道在处理问题上哪种方式更加有效可行。

  家长单纯地向孩子表达不要动手,只是在单纯的“堵”,但是无法阻止孩子内心的力量,没有告诉他正确的方式,孩子挫折集聚爆发的最直接方式有可能就是一拳出击。

  值得庆幸的是,比起以前的家长,现在中国的家长也越来越向好的方向发展,能够对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能够尊重儿童的意识,已经与过去父辈们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变化,情感的交流更为顺畅。

  儿童作品要充分关照到孩子的成长特点

  研究表明,很多孩子在看到一些暴力行为的时候,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去模仿,所以媒体在行为的示范方面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过去美国的《芝麻街》,中国的《喜羊羊与黑太郎》等儿童作品,孩子一开始只是觉得好玩,才会模范其中一些暴力情节。

  很多面向孩子的传媒作品生产者,他们经常认为自己只是在讲一个故事,就是认为这样的情节好玩,没有意识到小孩子会信以为真,这就是他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的地方,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些情节可能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因为对小孩子来说,最直观的学习方式就是观察,学习的途径可能就是这些儿童作品。

  不管是家长,还是与儿童教育相关的人,意识要一点点清晰起来,因为这样的过程是不可能通过一个简单的技术或者一次两次的心理辅导去实现的。如果能知道孩子攻击性行为背后的潜在欲求是什么,可能就会在做出反应之前,稍微多考虑一点,也许孩子的需求就会被多关照到一些,攻击性的表达就会少一点。

  对于从事儿童作品创作的人,可能不仅仅要追求画面设计的美观,故事好听好看,如何吸引小孩子,更要关照到作品会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系 光明日报记者吴晋娜采访


(编辑:红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