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艺苑走笔]吸引青年人到艺术的现场去

时间:2011年12月26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茅慧

  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备选项目,花鼓灯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近日,专家建议花鼓灯应加快申遗步伐,以推动其保护工作。

  花鼓灯播布于淮河流域一带,是以舞蹈为主要构成部分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是有舞、有歌、有锣鼓等打击乐演奏、有情节简单的小戏,是世界上最能用肢体语言表达复杂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民间舞蹈之一。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农村城市化、外来文化强势传播的冲击,花鼓灯原生态环境恶化,继承人老化,普及度弱化,艺术特征淡化,播布范围迅速萎缩,出现临近消亡的局面。这不得不让人思考花鼓灯在当今如何寻找更多的成长空间,如何跟世界文化汇合,攀登到更高的国际舞台展示自己的文化魅力。

  花鼓灯因为有像花鼓灯保护专家谢克林这样的人常年扎根于花鼓灯的土壤,脚踏实地认真做基础保护工作,才使得它不至于流失。因此,在考虑到传承乃至于要为花鼓灯申遗之际,是否该换个角度思考?强调传统式的继承和申遗为作为农耕文化产物的花鼓灯艺术带来什么?是否仅仅起到一剂强心针的效果?在新的时代下怎样让它有更多的成长空间?

  笔者认为,除了现在已经做的大量的工作,比如说办学校、培养传承人、抓剧目等这些手段以外,还应该在新时代的技术条件下和文化类型中寻找空间,比如拓展电视渠道、网络渠道,用这些新文化的存在方式来让花鼓灯发挥它的传统意义。因为花鼓灯本身是农耕文明的文化形态,具有自娱性等特点,其形态较自由,这些特性怎样在新的艺术形态中重新找到自我?可以考虑现在怎样吸引年轻人。让群众喜爱而不是仅仅让一些学者、专业人士、相关的管理人员喜欢花鼓灯,应引导群众对这一艺术形式投入感情,使他们愿意亲身参与。现代的网络技术有时也让人们变得疏于亲身参与和体会艺术,止于艺术的影像传播。农耕文化的艺术应使大家在年节时走出家门,到田间地头的表演场地去。我们应考虑在这些方面寻找突破口,让这些古老艺术的现场魅力感染当下的年轻人,相应地,这些艺术也能与时代靠拢得更加紧密。


(编辑:孙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