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蔡征:摄影工作者应坚守自己的历史责任

时间:2012年02月13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青 凝

  不畏艰险,足迹遍布了青海的山山水水。

  满怀赤诚,镜头凝聚着西部的美景深情。

  作为青海省摄影家协会的带头人,作为曾荣获中国摄影金像奖的知名摄影家,近20年来,青海省摄协主席蔡征始终在为推动青海摄影事业的繁荣发展而不懈努力着。蔡征说,回望过往,所经历过的事情一幕一幕仿佛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这其中,有艰辛,也有酸楚,然而更多的是甘甜。

  西部山河壮美,民族风情独特,可以说,西部是摄影的富矿,蔡征深深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对青海摄影事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多年来,为了运用青海的资源优势,培养青海摄影人才,提高青海摄影水平,蔡征带领广大青海摄协会员走遍了青海的山山水水。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所到的每一个地方都是他们创作和体验人生的佳境。就这样,经过多年的坚持,青海摄影队伍不断壮大:省级会员人数从原来的40人发展到1200余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人数从原来的11人发展到今天的189人。青海摄影家协会也一下子从门可罗雀变得门庭若市了。看到这一切,蔡征内心有了些许宽慰。蔡征意味深长地说,“我始终坚信有付出就有收获,始终坚信天道酬勤。”

  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有深入到别人没有到过的地方,只有站在别人没有寻找到的角度,才会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这就是摄影的魅力。然而要到达从未到过的地方、寻找到独特的角度,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生命遭遇威胁经常是如形随形。蔡征就描述了这样几次惊险的经历。在一次拍摄活动中,当摄影家们行进到海拔4600米的昆仑山口时,刚刚还晴好的天气,突然刮起了黑风,风越来越大,天越来越暗,大家意识到沙尘暴来了,避风的地方不敢停,怕被沙子埋掉,高的地方不敢停,怕被狂风刮跑,只好就近躲避。两个多小时后沙尘暴才渐渐平息,大家的身子竟被沙尘掩埋了一半,人没有受伤,但手中的相机、镜头已全部损坏。还有一次,在青海海西乌兰县拍摄异地脱贫配套工程赛西北库时,蔡征不慎从高坡摔下,相机坏了,手、脚疼痛难忍,无法行走,同伴们极力劝说他去医院。可当时还是拍摄的关键阶段,蔡征就忍痛坚持完成了任务。当家人知道蔡征的手臂骨折后,心疼的数落他“真是不要命了”。讲述着拍摄中发生的那些惊险往事,蔡征说,实际上,在自己从事摄影工作的几十年来,这样的困难和危险时常会出现。

  “对于一个摄影工作者来说,不仅要通过镜头展现自然大美,更要用镜头记录现实生活的闪光和动人瞬间,记录人类文明的脚步!”蔡征这样描述着自己镜头所专注的方向。蔡征说,近几年来,青海摄影事业进入了快车道,想要干的事情太多,时间不够用。自己连续几年春节都是在农村、牧区和艰苦地区度过的。为抢救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蔡征连续五年在青海全省各地奔波,有时在条件艰苦的少数民族地区一住就是几个月,而且常常是冒着洪水围困、大雪封山、缺粮缺水、交通事故频发的危险。几年下来,辛勤的汗水浇灌出累累硕果:摄影抢救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30多项,行程8万多公里,拍摄照片5万余幅,编辑专题100多个。同时蔡征还组织15个摄影小组,历时三年,先后深入青海省16个国家贫困县,68个贫困乡,135个贫困村,拍摄照片10万余幅,出版了“贫困与反贫困”扶贫画册。画册在举世瞩目的世界扶贫大会上得到了世界的关注。

  而在2010年“4·14玉树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青海的摄影工作者们就把镜头聚焦到抗震救灾上。蔡征说,青海摄影人先后分十二批次150余人在第一时间奔赴灾区,目击了催人泪下的悲剧和感天动地的救援,目击了国家在灾难面前前所未有的可敬与团结,目击了中华民族在灾难中前所未有的可爱与和谐,目击了我们的人民在灾难中的坚韧顽强、善良本分和守望相助。现场的一幕幕,令我们深深的感动和震动,大家在一次次在泪流满面中按下快门。在余震不断、险象环生的灾区,我们不仅是记录者,还是救援者、志愿者。强烈的高山反应和超负荷的工作量使许多摄影人呕吐、晕倒,但没有一个人退缩。

  玉树地震后第五天,青海摄影人拍摄的作品就参加了由中宣部、中国文联和青海省委宣传部在北京共同举办的“2010年玉树抗震救灾摄影展”。作为玉树地震后的国内外首个摄影展览,展览展出了40余位摄影家拍自抗震救灾一线的近100幅摄影作品。这些凝结着摄影家大爱的作品作为抗震救灾珍贵影像资料捐赠给了中央档案馆,作为共和国珍贵历史影像永久保存。

  此后,蔡征等青海摄影人一直关注着玉树的灾后重建工作,并积极参与其中,只要有前往灾区的拍摄活动,克服再大的困难也要前往。蔡征清晰地记得:2011年春节前夕,正是寒冬腊月,气氛分外寒冷,自己正在重感冒期间,血压高、身体透支严重。但还是毅然参加了中国摄影家协会组织的“送欢乐、下玉树”小分队慰问拍摄活动。活动结束时,他也彻底病倒被连夜送进了医院,经检查诊断是急性肺水肿、支气管炎,人处于半昏迷状态。在住院期间,妻子含泪央求:“不要再这么拼命了”,朋友也都劝说:“别再当‘拼命老蔡’了,要善待自己。”蔡征说,“虽然也有一丝的酸楚,但我无怨无悔。我常常想,我是一名摄影组织者、一个职业摄影人,只要我的信念坚如磐石,我的理想就永远年轻,我情愿为摄影艺术燃烧我的每一寸躯体。无论困难有多大,我都会一如既往,因为我挚爱它——我的摄影事业。”

  正是由于这份坚韧、这份执著,蔡征在摄影的园地里收获了很多荣誉,这些荣誉又推动着他创作的不断进步。蔡征先后有5000余幅作品在国内外报刊发表,有百余幅作品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奖,300余幅作品在国内外展出,国际获奖30余幅,国家级大赛(展)奖20余幅,省部级奖180余幅。编辑出版《青海风情》《天上三江源》《三江源风情录》等20余部摄影画册和个人作品集等。蔡征感慨地说,“在我人生的韶华之年,有幸推开了摄影的大门,让我品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学会了探索与思考,学会了合作与竞争,学会了继承与创新,也学会了如何不断超越,突破自己的极限而成长,更学会了一个职业摄影人所应有的品行和修养、道德和良心,懂得了一个摄影家的历史责任。”

  谈到新近被授予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蔡征说,作为青藏高原一名土生土长的摄影人,有幸获得如此殊荣,内心充满了兴奋、激动、紧张和自豪。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在人生的旅途中,获奖只是一个助推器,是我前进路途中的动力。我相信,所有获奖的艺术家们都不会沉醉在今天的掌声中,这只能是我们出征的号角,鞭策和激励我们加倍努力,再接再厉,不断取得新成就。

  蔡 征

  男,汉族,1957年5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摄影家协会主席,《青海摄影家》画报主编。

  摄影代表作品有《梦牧》《瀚海》《天上青海》《三江源风情录》《高原精灵》等,出版《青海民俗风情》《蔡征摄影作品选》等个人摄影专辑,组织编辑各类摄影画册多部。曾获中国摄影“开拓杯”金奖等;多次参与中国三江源国际摄影节,获“突出贡献奖”等。组织的《玉树不倒》展览获上海第九届国际摄影展特别贡献奖、平遥国际摄影节大展奖、优秀组织奖、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特殊荣誉奖等。

  积极发展青海摄影事业,主动为基层服务。被评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突出贡献奖”、“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中国优秀摄影家”,青海省“抗震救灾先进文艺工作者”等。


(编辑:欧阳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