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赫哲族鱼皮制作 Hezhe Fish-Skin Clothes

时间:2013年05月29日来源:中国传统及民间工艺美术网作者:

  赫哲族是我国东北地区历史悠久的民族,现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饶河、抚远两县,现在沿江而居的赫哲人仍以渔业为主,不论男女老少,都是捕鱼好手,他们捕鱼、食鱼、用鱼皮盖房、造舟、制衣,在历史上以"鱼皮部落"为世所知。鱼皮制品以北方冷水鱼的鱼皮为原料,冷水鱼皮质有一定的厚度和韧性,比较耐磨,便于在生产生活中使用。

  鱼皮文化是北纬45度以上区域内存在的特色文化。虽然历史上众多民族都曾有过鱼皮文化,但从清代至今只有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乡的赫哲族将之传承沿袭下来。传统的鱼皮技艺包括一整套复杂的加工过程,过去赫哲族妇女都能熟练掌握这一技艺。20世纪50年代以前,赫哲人大都喜欢穿用鱼皮为面料做成的服装,主要有套裤、手套、绑腿和妇女穿的长衣。后来由于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昂等原因而逐渐被其他材质所取代,这种传统手艺也渐渐失传。

  做鱼皮衣服的材料是经过认真选择的,并不是什么鱼皮都可做衣服。首先要选择比较大的,一般都选用十几斤或几十斤的。另外,在长期的实践中,赫哲人针对当地各种鱼皮的特点,逐步摸索并掌握了适合做不同衣物的材料:胖头鱼、狗鱼、捣子鱼的皮,是做鱼皮线和裤子的材料;大马哈鱼、细鳞、哲罗、鲤鱼等可做手套;槐头鱼皮较大,适合做套裤、口袋以及绑腿、鞋帮等。除鳇鱼皮制品结实耐用能防浸水膨胀腐烂、适合夏天穿着外,其他鱼皮制品均为冬季不下水时穿用。

  赫哲族妇女将捕来的胖头、干条、草根、鲤子等鱼的鱼皮剥下,将剥掉的鱼皮略为放干燥,用熟鱼皮的木棰在槌床上反复捶打,直捶至鱼皮柔软为止。做鱼皮线时,将鱼皮剥下撑开晾干,四角不整齐的地方切去,在上面抹一层鱼肝油,使鱼皮潮湿后卷起来,用小木板紧紧捺住,用快刀切成细线,线的一头要细一些,以便穿针,再将其用野花染成各种颜色,就可以根据生活的需要,裁剪、缝制各种衣服了。

  赫哲族的鱼皮衣服主要是妇女穿用。式样如同旗袍,袖子短肥、腰身窄瘦,身长过膝,下身肥大。领边、衣边、袖口、前后襟等处都绣有云纹或用染色的鹿皮剪贴成云纹或动物图案,并用野花汗染成红、蓝、黑等颜色,风格淳朴浑厚、粗犷遒劲。早年衣下边往往还要缝缀海贝壳、铜铃和缨络珠琉绣穗之类的装饰品,更加别致美观。鱼皮袍等鱼皮服饰具有轻便、保暖、耐磨、防水、抗湿、易染色等特性。特别是在严寒的冬季不硬化、不会蒙上冰。

  赫哲族渔民的鱼皮套裤是用怀头、哲罗或狗鱼皮制成的,分男女两种。一般都是比较肥大的,套在裤子外面,男式的上端为斜口,女式的上端为齐口。主要是捕鱼和劳动时穿的,冬季可抗寒保暖,春秋可防水护膝,大都绣有花纹或镶有花边。

  半市筒皮靴,既可冬季穿也可夏季穿,具有不受潮湿、不挂霜、不打滑等优点,深受赫哲人喜爱,延续时间最长,使用也最广。冬季穿时,为了保暖,里边需套上狍皮袜头或絮上乌拉草。

  由于博物馆收藏和人类文化学研究的需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乡的老一代赫哲人曾多次为国内外博物馆复制鱼皮服饰,使这一技艺在局部地区得到传承。老艺人还用传统技艺创制了鱼皮萨满服饰及赫哲风俗系列作品,一些年轻人发展创新,利用传统的鱼皮剪贴技术创制了现代的鱼皮技艺品及鱼皮画,使古老的鱼皮文化延伸到旅游、艺术等领域。

  俄罗斯远东沿海地区的那乃人、乌尔其人、基立亚克人及欧洲北部的沿海居民、日本的阿依努人等也曾有过穿着鱼皮服饰的历史,但赫哲族的鱼皮服饰文化是比较丰富而典型的。这充分反映出了赫哲族人民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生产力水平下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聪明才智。近几十年来,随着赫哲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和纺织、化纤等各种现代服装面料的大量输入,鱼皮服饰在现实生活中已不见了。目前掌握传统鱼皮技艺的老人多已离世,仅尤翠玉老人尚健在,也已年近80高龄。鉴于古老的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濒临消亡,亟待予以抢救与保护。


(编辑:单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