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清明祭英烈,要“形式”不要“形式主义”

时间:2014年04月06日来源:新华网作者:

  新华网长春4月6日电(记者吴昊、姚友明)清明至,前来烈士陵园祭扫先烈的人们络绎不绝。不少中小学生也参加了各种公祭英烈的活动,然而在人群中,一些在烈士刘英俊家乡吉林省长春市上学的学生却对这位“本地英雄”的事迹知之甚少。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怎么了?

  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烈士纪念活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烈士公祭活动的氛围和效果。今年3月31日颁布实施的《烈士公祭办法》,对推进烈士公祭活动规范化、法制化,对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倡导奉献意识,都具有积极意义。

  但好的“教案”只是一节“好课”的必要非充分条件,爱国主义的“形式”某种程度上有沦为“形式主义”的风险:有的学校搞完烈士公祭或者看完电影,非要学生写读后感、观后感,把一次教育活动当成作业来布置,引来学生反感,一些人通过在互联网上复制粘贴“范文”而敷衍完成;有单位不是为了纪念烈士,而是为了“完成”清明公祭的“规定任务”。天津市水上公园烈士纪念碑一位管理员曾告诉记者,近几年清明节祭扫最高峰时,几乎每隔半小时就会迎来一拨人,虽然人群不同,但活动内容雷同,甚至领导讲话内容也如出一辙。如此爱国主义教育,显然变了味。

  就凝聚民族向心力,实现中国梦而言,爱国主义教育意义重大。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高校的学生工作者更应该认真严肃对待“规定动作”,并积极开动脑筋,在社会进步、新媒体兴起的新时代不断丰富“自选动作”。爱国主义的“形式”可以固定、目标可以确定,但鲜活、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不可或缺,传统说教式的教育方式也需要脱胎换骨。

  希望家乡人不识家乡英雄的尴尬不再重演。毕竟,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形式”,却不欢迎“形式主义”。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