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文化民生的“山东模式”

时间:2013年12月05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韩业庭 赵秋丽

  近年来,山东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共建共享的文化民生,打造出特色鲜明、实效显著的文化民生“山东模式”。在第五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表彰大会上,山东青岛城阳区文化馆等8家单位受到表彰,被授予全国双服务“先进集体”称号。

  文化资源,城乡均等配置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舍得花钱”是山东上下的共识。

  山东省各地“十艺节”新建的15个、维修改建的25个场馆,活动结束后都成为了文化惠民的重要场所。比如,山东省会济南市投资建设“一院三馆”,即大剧院和图书馆、美术馆和群众艺术馆。其中总投资达24.75亿元的济南大剧院,每年举办180场高水平文艺演出,成为文化惠民的新舞台。

  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红勇介绍说:“仅筹备‘十艺节’以来,山东省公共文化设施累计投入177亿元,其中县乡村基层文化设施投入达90亿元以上。筹集省级以上财政资金4.8亿元,撬动各级和社会资金30多亿元,连续两年实施12件、16件文化惠民实事,基层群众得到更多文化实惠。”

  文化人才,城乡联动培养 

  建好文化队伍,才能用好文化阵地。

  山东垦利县开展的“村村唱戏村村舞”活动,已经成为有不小影响的“文化名片”。垦利街道大三合村的村民闫红已经是“著名演员”。她自豪地说:“吕剧、现代歌曲,我啥都能演能唱。”

  为了培养出更多像闫红这样的文艺骨干,山东各地采取“城乡联动”的办法,由专业人员担任辅导老师,到基层开展文艺指导和培训工作。

  山东肥城市实施的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递进培养工程,已被列入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目前,该市文化骨干有1.5万人,文化志愿者1500余人,组建各类文化队伍400余支,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文化成果,城乡共建共享 

  11月15日晚,山东五莲县茂腔剧团正在县清华园中启人民广场演出。这家刚刚被评为全国“双服务”先进集体的剧团,接连两个晚上在这里举行演出。这家小剧团一年送戏下乡、送戏进社区230余场。五莲县旅游和文体广电局副局长张守凤介绍说:“这个剧团主要面向农村演出。即将到来的2014年春节,为了满足群众的需求,剧团从初二开始演出,一天要演三场。”

  共建共享的形式不断创新,文化惠民新品牌不断涌现。泰安市文体小广场“六个一”建设,让农村文化真正惠民百姓,全市各级共投入资金8700万元,已建成文体小广场1259个。淄博市“庄户剧团”名声远扬,目前,全市有近600家民间剧团常年活跃在乡村、社区。


(编辑: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