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现代京剧应在规范中求变

时间:2013年10月24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王 珏 潘俊强

《瑞蚨祥》剧照资料图片

  “好!”“好!”10月12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奖”参赛剧目、由山东省京剧院创作的新编历史京剧《瑞蚨祥》甫一结束,观众们的叫好声、喝彩声如雷贯耳。两个半小时的演出,山东济南梨园大戏院960座几乎满员,不少人眼含泪花看完了全剧。

  “没有想到,在山东这个印象中比较保守的地区,能出这样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从外地来山东旅游的黎女士激动地说。山东人赵大伯在“十艺节”买了10多张票,《瑞蚨祥》180元一张的票是他最大一笔花费了。但他说,早就听说《瑞蚨祥》好看,今天看到了一场难得精彩的演出,值得!

  舞台下的观众深受感动,舞台上的山东京剧院院长郑少华更是心绪难平。他在剧中饰演一个配角,一共出场了两次。但郑少华说,《瑞蚨祥》没有小角色,每个人物都很饱满,全体演员都在不计回报地投入。

  作为一名知名马派须生,在担任山东省京剧院院长之前,郑少华曾出演过《四郎探母》、《红鬃烈马》、《杨门女将》等。在山东应该制作怎样的京剧?现代京剧应该怎样进行创新?是郑少华思考最多的问题。“全中国大概有六七十个京剧院团,山东就占了10多个,山东的京剧有着优良的传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山东的京剧呈现了衰落趋势。”郑少华认为,京剧在山东要重振雄风,就需要好剧需要人才。

  郑少华选择了“瑞蚨祥”这个题材。“《瑞蚨祥》于去年开始剧本创作,故事挖掘的是山东元素、表现的是儒商题材,希望从一个民族品牌发展壮大的历程中挖掘人情人性。”郑少华介绍。据了解,《瑞蚨祥》讲述了百年老号“瑞蚨祥”在清末国危商敝的环境中求新求变、求同求和、苦心经营、谋求发展的故事,反映了一代鲁商孟洛川顾国谋利的大商风范和仁厚经营的儒商情怀。

  作为一部新编京剧,《瑞蚨祥》从唱、念、做、打,布景、音乐配器等方面都有诸多创新。郑少华介绍,在乐器方面,《瑞蚨祥》不仅增加了吕剧的伴奏乐器——坠琴,还第一次让老旦唱唢呐二黄,突显了剧目的“鲁味”。作曲朱绍玉还把山东梆子、柳琴戏、吕剧等民间曲调融入唱腔,使得唱腔更加亲切自然。

  在郑少华看来,新编京剧的“新”有两层含义,新编的故事、注入新的观念和表现形式。尝试将京剧传统程式化的表演和话剧心理现实主义的技巧相融合,是此剧的最大创新。“程式化表演,是我们优良的传统,强调外在表演性;心理现实主义,则强调人物内心体验。”郑少华说,《瑞蚨祥》正是通过两者的结合完成了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嫁接。比如剧中有一段抢椅子的戏,通过两大主人公抢第一把交椅的行为,突出两人当时的冲突碰撞,不但动作精彩、画面好看,也符合人物的真实心理状态。

  “虽然是新编京剧,但京剧本体不能丢。”郑少华说。在《瑞蚨祥》中,京剧固有的程式和规范得到了很好的保留。生旦净末丑演员行当齐全、唱念做打基本功扎实。“现代京剧所有的尝试和创新都需要在尊重京剧本体的基础上,舞美、灯光、布景都要为剧情服务,符合现代观众的心理节奏和审美。京剧特别强调唱腔,《瑞蚨祥》放弃了大过门、根据人物心理对唱腔进行改造,力求好听、好看,并留下回味的空间。”郑少华说。

  “京剧在今天仍有巨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我们在规范中求变化,变化中求规范,做好中间的转型和革新,让这门艺术走进现代、走进年轻人,真正打动人心。”郑少华说。

SourcePh">

(编辑:苏锐)
延伸阅读:
· 现代京剧的音乐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