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一场“梅花赞” ,看尽繁花似锦30年

时间:2013年09月02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王新荣
一场“梅花赞” ,看尽繁花似锦30年
——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30周年专场汇报演出观察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伴着恢弘的舞台音乐,“梅花赞——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30周年专场汇报演出” ,在梅花奖获得者王蓉蓉、张建国、王平和于兰带来的交响京剧《咏梅》中拉开了序幕。简易的舞台,简单的灯光,来自京城的基层一线职工、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大学生、农民工以及不少戏迷爱好者们,心无旁骛地欣赏着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艺术魅力。

  “本次梅花奖30年纪念活动本着喜庆、节俭、公益、惠民的原则。所谓喜庆就是梅花奖演员的一次大聚会、大团结,像是梅花奖演员‘回娘家’一样热闹。 ”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季国平告诉记者,喜庆就容易造成奢华,所以我们严格贯彻中央号召节俭办晚会的精神,同时,对于戏剧界来说,节俭不仅是戏剧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剧协的一贯作风。在中国传统戏曲中,一桌两椅既是传统戏曲的美学精神,也是其演剧风格,自古以来我们演戏都是“一单挑” ,它的精彩不仅在于化妆、舞台装置或是舞美灯光的光彩照人,更多的是演员们所塑造的剧中人物的艺术魅力。“景就在演员身上,在于唱念做打的舞台艺术展示,舞台的过度包装,反而会制约演员的舞台表现。 ”季国平说,这些年来,中国剧协一直本着戏剧艺术来自民间并反哺民间的优良传统,坚持走基层到田间地头为老百姓演戏,那就一定要轻装简从。在梅花奖30年纪念活动期间,各地也在以不同形式进行纪念,比如海南,几十场戏除了几场城市演出,基本上都在基层走街串巷为老百姓演出。再如此次各地晋京演出的28台经典剧目,舞台都很简洁,演员只有靠表演魅力来征服观众。

  “舞台的装置不像过去那般豪华,但不失其内在的价值感。 ”演出结束后,梅花奖获得者杨俊激动地说,此次演出让舞台还原于表演,还原于戏曲的本体,还原于人的表达。过去司空见惯的大制作、大投入,常常让演员淹没在景中,把戏曲的本体——人的表达挤压得荡然无存,这其实是每一位戏曲演员都不愿意看到的。

  梅花赞,赞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季国平认为,梅花奖走过30年,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从第一个十年推动青年人才的成长到第二个十年设立“二度梅”和梅花大奖,更为直接地催生优秀剧目创作和当代戏剧艺术大师的成长;第三个十年从改革和进一步完善评奖机制,以大赛的形式把专家的评奖变成一个还戏于民、与民同乐的社会性演出活动。从2005年创办梅花奖艺术团“送戏下基层”公益演出、“走出去”进行对外文化交流,到拍摄梅花奖数字电影,通过数字影像技术把演员在舞台上的精彩瞬间定格在胶片上,定格在数字影像上,让梅花奖演员的英姿可以传得更广、更久远。

  梅花奖30年从“百花凋零”到“姹紫嫣红” ,在推动出人出戏方面,中国剧协不遗余力。当晚演出的节目设置就以梅花奖30年走过的三个十年历程,分成了“第一个十年: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二个十年:东风吹着变成春”和“第三个十年:散作乾坤万里春”三大板块。三大板块在主持人濮存昕、张凯丽、朱世慧、朱冰、吴京安、刘晓翠的串联下,京剧、昆曲、豫剧、越剧、晋剧、黄梅戏、秦腔、评剧、川剧、粤剧、汉剧、歌剧、龙江剧等来自各大剧种的梅花奖演员同台绽放,各领风骚。京剧《红灯记》 《太真外传》 《赤桑镇》 ,昆曲《牡丹亭》 ,粤剧、汉剧戏曲联唱《南国花正红》 ,豫剧联唱《村官李天成·吃亏歌》 《香魂女》《程婴救孤》 ,黄梅戏《女驸马》 ,越剧《梁祝》 ,歌剧《江姐》 《洪湖赤卫队》 《红珊瑚》 《茶花女》 ,评剧《吕布与貂蝉》 《孝庄皇后》 ,晋剧《双登殿》 ,川剧《李亚仙》 ,秦腔《走雪》 《花儿声声》等轮番上演。晚会在中国剧协主席、首位梅花大奖获得者尚长荣带来的京剧《贞观盛事》选段中落下帷幕。

  “梅花奖20年的时候我来了, 30年我又来了,看到一拨又一拨的演员精彩纷呈,各个剧种都绽放独特的光彩,能够在这里面表达黄梅戏的特殊魅力,作为一名黄梅戏演员我感到非常自豪。 ”杨俊认为,梅花奖是衡量一个演员的标准和标杆,她是戏曲演员的一个梦想,也是每个戏曲人一生的追求。“现在中国的舞台艺术不应该仅仅盯着演播厅、选秀场和大广场,应该让更多的人走进剧场,回到最初的舞台。梅花奖演员更应该有一种责任,让老百姓看到真正的传统艺术的魅力。 ”梅花奖获得者、歌剧演员韩延文表示,梅花奖是她艺术人生的一次难得经历,是她一生中最为自豪和珍视的一种荣誉,每次参加梅花奖的演出对她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她可以从其他梅花奖演员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由宋国锋、顾芗、张秋歌、李琦、倪大宏、魏积安、宋丹丹等历届梅花奖演员带来的诗朗诵《梅花赞》成为晚会的一大亮点。他们深情朗诵了《早梅》 《雪梅》 《墨梅》 《白梅》 《卜算子·咏梅》 《临江仙》等历代咏梅诗词,让观众深深体会到了梅花奖演员如高洁梅花般不为繁华易素心的执著坚守。第十七届梅花奖获得者倪大宏虽已转战影视圈,谈到梅花奖他依然十分珍视这份难得的荣誉。他认为梅花奖是对个人舞台艺术价值的一个公众评价。作为一名演员,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影视剧中,都要认认真真演戏,踏踏实实做人。

  30年来,梅花奖走过了26届,共评出来自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33个省区市、 58个不同剧种的634朵“梅花” ,可谓硕果累累。而此次台上台下500余朵“梅花”的精彩绽放,就是梅花奖推动出人出戏的一个精彩见证。“戏剧艺术是一门以表演为中心的综合艺术,抓住了演员也就抓住了舞台艺术的核心。 ”季国平说,优秀的戏剧演员要以优秀剧目为载体,优秀剧目的创作更要靠优秀的演员去实现。在催生并推动梅花奖演员健康成长的同时,也就带动了当代一大批优秀剧目的创作。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