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京蒙两地情 同筑中国梦——首都艺术家赴内蒙古文化交流慰问侧记

时间:2013年07月24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郑荣健

  “感谢首都艺术家来看望我们,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文艺节目。”黄花沟嘎查的牧民武永继激动地说。7月21日,在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启刚的带领下,首都文艺家来到内蒙古哈察尔右翼中旗黄花沟嘎查看望当地牧民,并送上了慰问金。这也是首都文艺家赴内蒙古文化交流慰问团在蒙走访牧民的最后一站。

  7月14日至21日,首都文艺家赴内蒙古文化交流慰问团一行70余人先后走进赤峰、翁牛特旗、乌兰察布、凉城等地举办了5场“共话京蒙情 同筑中国梦”慰问演出、4场书画交流笔会,并走访当地牧民,受到了热烈欢迎。

  “自从发展了旅游,现在吃饭不愁了,但是除了吃饭、骑马、看风景,这里没有什么娱乐设施,文化生活比较单调。”黄花沟嘎查村支书朱金奎告诉记者,过去牧民在沟里还没有搬出来,温饱都成问题,后来国家给牧民盖了房子,每年也有财政补贴,现在每家每年的旅游收入能到三四万。不过现在又有了一件烦心事儿,那就是文化生活太单调。他还向记者吐露心声,希望这里能建起一家超市。

  近年来,北京不断加大对内蒙古的帮扶援建力度,除了资金、技术帮扶,还派出了一大批援蒙干部。据了解,在赤峰、翁牛特旗、乌兰察布、凉城县等地,都有北京援建的项目。黄花沟嘎查牧民搬迁和旅游发展就是帮扶的成果之一。

  “以往的帮扶主要是在经济、社会层面上的,但要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光有资金、技术和人员的交流是不够的,还应该有文化的交流与互动。”陈启刚表示,这次首都艺术家来到内蒙古,既是为了京蒙两地艺术家能够共同切磋,更是为了整合首都的优势文艺资源,让边疆基层更好地共享我们的文化发展成果。他说:“同时这也是落实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新要求的重要举措,通过走基层和文艺家之间的交流,培训文艺人才,不断提高基层的文艺志愿服务的水平。”

  此次首都艺术家赴内蒙古文化交流慰问活动,行程辗转近3000公里,从社区、街道的演出到与当地书画家联袂的交流笔会,直接受惠观众近万人。而在赛沁塔拉嘎查,艺术家们还来到了红山文化“中华第一龙”发现者、牧民张凤祥的家里,了解他的生活情况。当年发现的玉龙如今已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得知张凤祥希望有一天能到北京看看自己发现并上交国家的玉龙时,艺术家们鼓励他,欢迎他到北京来。

  七月的草原繁花遍野,天气倏忽万变,温差极大;一会儿艳阳高照,一会儿乌云铺盖,雨点就沙啦啦地下了起来。但包括音乐、曲艺、书画、舞蹈、杂技、魔术等多个艺术门类的艺术家不顾长途颠簸带来的疲惫,一到活动地点,就马上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出或笔会交流活动当中。在凉城县的岱海广场,车刚停下,随着一声“小伙子们先下车喽”,大巴就摇身一变成了艺术家换装化妆的“后台”;演出到中间时雨突然大了起来,但场上的观众依然热情不减,积极地跟艺术家互动。

  此次赴蒙演出的节目也丰富多彩,既有舞蹈《踏歌》、杂技《俏花旦——集体空竹》,也有《北京的胡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接风洗尘》等歌曲演唱,还有戏曲、相声、口技、魔术和乐器演奏等。书画家们则挥毫泼墨,或写意山水,或工笔花鸟,让围观者惊叹不已。北京书协副主席丁嘉耕表示,内蒙古有很深的书画底蕴,特别是基层的书法水平很高。草原上书法很有大漠风情,大气豪放,让自己受益匪浅。而书法家是很讲究修身的,所谓读千卷书行万里路,这次来交流也是对自己的充实。

  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党组副书记、主席巴特尔,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程惠民等也参加了此次活动。据介绍,2012年6月以来,北京市文联已先后组织艺术家赴西藏、新疆等地进行了多次演出慰问。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