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中国艺术报:学术论文,文风的一面镜子

时间:2013年07月17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

  日前,笔者与几位京城文友小聚,席间一位友人大倒苦水。原来,友人任职于某社科研究机构,今年虽三十出头,但已出版多部专著,并获硕士研究生指导资格。今年恰值友人所指导的第一批弟子毕业。对于师生双方,毕业论文写作都是重中之重,这位友人自不敢怠慢。但是,学生作业一一送到后,友人粗粗一看就大吃一惊。原来,这些论文中有大量注释出处乃至参考文献,居然是各类报刊中的新闻报道。“一个学生的参考文献里,还有你一篇呢。”友人面带苦笑,对笔者言道。

  笔者供职于京城一家文化类媒体,友人所提的是笔者数年前对一位剧作家的采访。笔者自问当时撰写报道务求一字一句皆不悖被采访人原意,但对于新闻报道而言,无论写作者再如何恪尽职守,登之于报章,其严肃性、规范性,与学术著作仍不可同日而语,不宜太多成为学术论文中的资料来源。

  因为,凡是新闻报道,署名必定是媒体记者而非采访对象,这也就意味着对报道内容负责的第一责任人是记者。报道中所呈现的专家观点,实际上是由记者采写完成。但最后成文见报时,对专家观点的呈现,是否有疏漏错讹其实是无法确保的,这是由新闻报道的性质所决定的。此其一。其二,既然是新闻报道中的观点,往往是针对某一具体的新现象、新作品而发言,这和学术论文更强调题目的广泛性相抵触。如果过多从新闻报道中提取专家在特定语境中的观点,不但无法真实反映当时语境,更极易将专家对特定作品、话题的意见张冠李戴,泛化成专家对其他作品、话题的观点。

  笔者也的确在国外学者的论文中,见到取自新闻报道中的材料。但是,所引用的皆为数字、人名、地点等“硬”材料。即使选取了其他学者在新闻报道中提及的观点,此类情况也极其罕见,不会出现一篇论文中有大量观点援引于新闻报道的情况。其实,谁都明白,当今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大量选用新闻报道中的内容,原因其实很简单,不外乎今天的新闻报道,基本都可以轻松从网络中获取,只需剪贴一番,弹指间一篇毕业论文便可大功告成。有此便利,自然有人不肯再去图书馆枯坐遍查学术书籍,费这等劳什子功夫。

  幸好,席终时这位友人称,此一拨的学生里面,虽然不乏浑水摸鱼者,还是有几名学生已经把学术作为毕生事业,论文写作态度严谨可喜,日后必有所成。友人也直言,自己在写毕业论文时,有一处观点,是转引于某国外学者的著作,导师当时对此抓住不放,一定要他找到观点实际出处方可采用。当时他也觉得似有多此一举之嫌,但在自己后来的学术生涯中,这种严肃态度令他受益匪浅。

  想想如今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中的种种乱象,其实来自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对象牙塔的侵染,根除起来并非一日之功。因此,笔者希望教育部门能制定更科学、更具操作性的章程,对论文写作、答辩等环节加以规范,从根本上匡正学风。同时期待有更多教师,能像笔者的友人那样“较真”,从而为晚进后学如何走好毕生的学术道路作出表率。(邱振刚)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