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亲近的非洲文明古国(大使随笔)

时间:2013年06月15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解晓岩

亲近的非洲文明古国(大使随笔)

解晓岩

  埃塞和中国相距遥远,却彼此备感亲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来到埃塞经营发展,到访的中国游客也与日俱增

  在赴埃塞俄比亚履新前,我和许多人一样,对这片土地了解甚少。工作一年多后,我由衷地喜爱上这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

  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之角,属内陆高原国家,平均海拔2500—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面积540平方公里,人口逾400万。由于先后发现了320万年前的女性人类化石和440万年前的男性人类化石,埃塞被公认为人类的发源地。同时,埃塞还被誉为咖啡发源地,或者说“咖啡之乡”。据说,在古埃塞卡法地区,一位牧羊人偶然发现他的羊群因为吃了一种小红果变得异常兴奋,这种小红果便因此被命名为“卡法”,后来几经传播,成为风靡世界的桌上饮品——“咖啡”。

  作为文明古国,埃塞在近代史上是非洲仅有的两个未被殖民的国家之一,曾经英勇地击败了外来入侵者,堪称非洲自由灯塔。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独立使埃塞得以保留亚非欧文化交融地的特色,其官方语言阿姆哈拉语是非洲少有的书面文字。这里45%的国民是虔诚的东正教徒,另有近40%的国民信奉伊斯兰教。埃塞共有大小民族85个,尽管宗教、民族、文化复杂交织,但各族、各教人民和睦共处。埃塞也是非洲政治大国,非洲联盟总部、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等组织就设在亚的斯亚贝巴,使亚的斯亚贝巴成为名副其实的非洲“政治和外交首都”。

  虽然埃塞和中国相距遥远,但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早在公元一世纪,两国人民就有过交往。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两个国家的革命斗争史惊人地相似。去年,我访问了埃塞北部城市马克雷,那里是埃塞执政党埃革阵的革命起源地。在马克雷的革命历史博物馆里,我看到了埃塞革命的老照片,也包括前总理梅莱斯等领导人早年在丛林里战斗的照片。那些照片里的场景立即让我想起了中国的红军、八路军,一样的艰苦奋斗,一样的纪律严明,一样的对事业忠诚和奉献。许多埃塞高官告诉我,那时埃革阵全军上下都学习毛泽东军事理论,学习游击战。正是在半个世纪前理想和理念的相通,使中埃塞双方能够在各自独立探索出的发展道路上如此密切地相互学习和借鉴。这种互鉴一直延续至今。

  近年来,中埃塞两国关系经历了快速发展,双方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硕果累累。中国成为埃塞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主要的外来投资国之一。亚的斯亚贝巴的环城路,提前一半工期完成的宝利路主干道,埃塞的第一个风电场,第一个国家电信网,以及在建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和第一条铁路干线,都渗透着中国工人的汗水,彰显中埃塞友谊和合作成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亚的斯亚贝巴最新地标性建筑——非盟会议中心也是我国用三年时间援建的,现在不仅成为首都最亮丽的风景线,也为中非友谊竖起一座新的历史丰碑。

  埃塞人民对中国备感亲切。走在街道上,总有当地人亲切地对我们说,“你好”、“谢谢”。今年,埃塞最高学府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开设了汉语专业,许多埃塞年轻人希望学好汉语,将来能在中资企业找到工作。这让我作为中国大使感到十分骄傲。

  今天,中埃塞关系已进入了最佳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来到埃塞经营发展,到访的中国游客也与日俱增。同时,更多的埃塞留学生、商人到中国学习、合作。埃塞俄比亚总理海尔马里亚姆正在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相信此访将承载着中埃塞传统友谊和互利合作,给双边关系带来更加美好、光明的前景。

  (作者为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兼驻非盟代表解晓岩)


(编辑:单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