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故人回故地 “王蒙书屋”安家巴彦岱镇

时间:2013年05月28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

故人回故地 新书温旧谊

——“王蒙书屋”安家巴彦岱镇

王蒙(右一)在“王蒙书屋”里参观。

彭世团摄

王蒙(右)与老友见面。彭世团摄 

  接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文化顾问聘书,与新疆文史馆进行了文化调研座谈会,参加老友《王玉胡文集》的出版座谈会,在乌鲁木齐、伊宁、喀什分别举办学术报告和新书《这边风景》的读者见面会……5月20日至27日,作家王蒙应邀回到他生活工作了16年的新疆,8天里,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永远不会忘记伊犁,永远祝福伊犁。”

  5月23日,王蒙来到他40多年前劳动生活过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巴彦岱镇,参加“王蒙书屋”的揭幕仪式。占地5亩的“王蒙书屋”庭院里歌声笑声不断,多年前与王蒙共同生活劳动过的百余位维吾尔族农民早早迎候在此,见到王蒙,他们立刻跑上前来,热烈拥抱,和这位“新疆大哥”共话旧谊。

  “王蒙书屋”建筑面积780平方米,以大量的书籍、照片、字画等展现了王蒙的工作生活经历、创作情景、生活场景和文学创作成就,展示了伊犁文化的发展轨迹。中国出版集团、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央文史研究馆等多家单位的代表也出席了当天的仪式,共同捐赠了2万余册书籍,丰富了“王蒙书屋”的图书收藏。

  在揭幕仪式上王蒙深情发言。他首先以一个伊犁农民的身份用维吾尔语向群众表达问候,当他再一次说“新疆人民对我恩重如山”时,在场的许多群众都流下了眼泪。

  随后,王蒙在伊宁市会务中心作了主题为“王蒙与伊犁”的演讲。他从自己当年到伊犁“劳动锻炼”时的生活经历讲起,讲他与伊犁的渊源,在伊犁生活的经验和对伊犁的印象。王蒙回顾了他学习维吾尔语的经历——“疯狂”地随时随地向男女老少维吾尔族乡亲学习。学习和掌握维吾尔语,不仅使他与巴彦岱的乡亲们打成一片,更为他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在诙谐、幽默的讲述中,王蒙不时插入一口地道的维吾尔语,时而来上一段维吾尔族歌曲,引来一阵阵笑声和掌声。王蒙说:“我热爱伊犁这片土地。伊犁现在有了很大的发展,早已不是那个‘最高建筑只有3层楼’的时代。伊犁是一个美好的地方,是一个享受生活的地方,是一个快乐的地方,是一个团结的地方,是一个真正让人乐观向上的地方!”

  王蒙此行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首发他刚刚出版的长篇小说《这边风景》。这部小说完成于1974年至1978年,是王蒙中断创作十来年后重新拿起笔的一次努力尝试。作品中可贵的是真实而细致的生活细节,融入那个年代的沧桑巨变与边陲的异域风情、民族特色之中。

  由于种种原因,《这边风景》写成后被束之高阁,尘封了35年。直到2012年,家人重新发现手稿后,王蒙对之作了修订与增补,在每一章后面加上“小说人语”,略加说明或点拨,同时写下重读旧稿、重涉旧文的万千感慨。王蒙认为,这是他盛年之作的起死回生,同时也是我国上世纪60年代小说写作空白的弥补,让人们能够看到“60年代我们怎么生活”,而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完全可能消解假大空“左”的荒唐,生活与文学仍然不可摧毁。

  曾经的邻居曼苏尔说:“王蒙在1965年到这里,我们在一个小队劳动,一起吃饭喝茶。王蒙是个好人,到伊犁来了三四次,每次回来都来看我们,2009年他也来了,我们在一起聊了两个小时。这次他来了,我心里非常高兴。”

  8天的时光虽然很短,但王蒙新疆之行却留给人们更多的回忆。王蒙新疆之行也再掀新疆文化劲风。各民族只要心与心交流,就可以团结友爱,长治久安。(本报记者 王 瑟)

  延伸阅读

  王蒙的伊犁情结

  1963年,王蒙从北京迁至新疆,在这里度过了人生的16个春秋。其间有8年时间在伊宁市郊区巴彦岱镇劳动锻炼,担任红旗公社二大队副大队长。伊犁的生活经历,对王蒙一生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他著作中“重视生命、生活的思想”和“乐观态度”,都与这段生活息息相关;他与伊犁各族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积累了大量鲜活的创作素材,形成了拂之不去的“伊犁情结”。1978年重返文坛后的短短几年中,王蒙写下数量可观的以伊犁生活为题材、为背景的小说,如《在伊犁》《歌神》《买买提处长轶事》《夜的眼》《杂色》《最后的“陶”》等,表达了对伊犁的热爱和深深的怀念。最近出版发行的长篇小说《这边风景》,就是他当年在伊犁时创作的农村生活画卷。


(编辑: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