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民间工艺如何少模仿和不被模仿

时间:2013年05月15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张志勇

  一场展览会,一幅《清明上河图》常被十余种材质的作品复制。模仿,让本来生机勃勃的民间工艺走上了一条危险的歧途。且看—— 

民间工艺如何少模仿和不被模仿 

  “就地取材、变废为宝是民间工艺的根本特性,决定了民间工艺是创造性的,应该反映民间现实生活。可现在的情况是你也模仿、我也模仿,民间工艺的那种鲜活的生命力在哪儿呢?”在不久前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的一次评选会议上,作为评委的“泥人张”传人张锠这样发问。

  张锠的发问可谓具有相当的现实针对性。如今,在各种节会、庙会和博览会上,来自民间的那些传统工艺品,都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比如泥塑、刺绣、木雕、石雕、陶瓷、剪纸……在为其色彩、造型、技法和寓意惊叹之余,人们也许会注意到:作品虽然琳琅满目,但似乎模仿多了点而原创少了点。像《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这样的传世名作,在一场展会上,以全本或局部为蓝本的编织、刺绣、木雕、瓷艺甚至剪纸、年画作品,往往有十余幅之多,其他知名的美术和摄影作品的翻版也不在少数。模仿,几乎已经成为民间工艺领域熟视无睹的现象了,这让本来生机勃勃的生活的艺术走上了一条危险的歧途。

  对既有的艺术佳作进行模仿,尽管能在审美上起到一定的替代作用,甚至打开原作未能表现的艺术空间,也能提供诸多就业岗位,但一窝蜂全是此类“再创作”的作品,则对民间工艺的伤害是巨大的。费人、费时、费料自不必说,更在根本上动摇了民间工艺存在的自主性。这不一定会提升自身的格调,反而有可能自曝其短。对民间艺人来说,有可能通过技法和材料的创新来逼近原作,但却缺少了艺术境界的原创性。没有后者,艺人的手无论多么灵巧,技法多么高超,最终都只会沦为为他人完成二度创作的工具。

  也许,民间工艺领域的这种现象也是当代文艺界原创乏力的一个缩影。在文学、影视等更具个性的领域都尚未走出模仿和跟风的怪圈的情况下,对个体的民间艺人提出这一要求似乎太苛刻。相反的,从宏观上改变文化创意环境或许更加可行。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民间工艺包罗万象,是大众的生活的民俗的艺术,宜于运用评奖、展览等杠杆进行宏观引导,评奖活动要倡导原创,敢于舍弃那些虽技法纯熟但原创不足的作品,这样才能鼓励广大艺人由技而艺、由艺而道。

  当前,机器产品的日渐冰冷让人们把目光投向了手工技艺的温情,这也让民间工艺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把工艺真正当做手的艺术来对待,已经成为不少艺人的追求,但这种艺术创作还需法律来保驾护航。在北京、长春、烟台、合肥、开封等地的工艺品博览会上,记者看到,不少展位都设有“谢绝拍照”的提示牌,据参展艺人介绍,这些作品都是精心设计创作出来的,很容易被拍照、复制,以至于很多艺人在现实面前宁愿模仿前人的美术作品,而不是呕心沥血去搞原创。完善对民间工艺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原创者的利益,提高抄袭者的成本,这也是鼓励艺人原创的重要措施之一。

  不过,民间工艺从业者人数巨大,文化素养和艺术境界参差不齐也是不争的事实,有针对性地对民间艺人进行培训交流十分必要。急需发挥中国民协系统以及专业院校、社会机构的合力,在提高艺人的艺术境界和原创意识方面多做文章。

  实际上,广大的民间艺人都处在生活的最深处,有更多的机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用身边的泥、木、石、竹、布、纸……创作出独具个性的工艺作品。如何化腐朽为神奇,所需要的是“模仿”生活进而表现生活,而不是模仿他人,这样原生、原创的民间工艺才不会误入歧途。


(编辑: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