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看名角的戏,过瘾!——北京“万场公益演出下基层”纪实

时间:2013年01月09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张景华 杜弋鹏

  日前,北京京剧院“每周一星大戏下基层活动”,让北京市大兴区采育镇的居民直呼:“能看到谭孝增、迟小秋名家名角的戏,真是太过瘾了!”

  在北京的城市乡村,无论是露天戏台、村口空场,还是文化大院、高雅舞台,都活跃着首都文艺工作者的身影,哪怕台下只有几个人,甚至一位观众,他们唱念做打一点都不马虎。2012年,北京370多家文艺院团、10多万人次深入基层,与人民群众手拉手、面对面、心贴心,形成了“万场公益演出下基层”的火热局面,1200多万名群众近距离感受到了文艺的魅力。

   “你们来了几十人,省去了我们几百人的奔波!” 

  “我是唱花脸的,最喜欢一身正气的包公戏。以前都是跟电视学着唱,现在能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名家名角的演唱,太好了!”大兴区兴丰街道70岁的吴增祥大爷看了北京京剧院的演出,高兴得合不拢嘴。

  近日,北京京剧院开展“每周一星大戏下基层活动”,在北京16个区县安排64场演出,其中一半演出将安排名家名角的场次。院长李恩杰说,其实民间不乏京剧“知音”,“送戏下乡”不仅是给基层百姓提供了一个看大戏、看好戏的渠道,也给专业院团提供了新鲜的创作素材和动力。

  在延庆县闫庄村,听说北京河北梆子剧团来村里唱大戏,许多村民顶风冒雪来看戏。闫庄村海拔500米,气温低,温差大,演出时正赶上下雪。剧团的三位“梅花奖”得主、七位国家一级演员不畏严寒,在露天戏台3天连演了5场戏,《龙凤呈祥》、《清风亭》、《呼延庆打擂》等,看得村民们直呼过瘾。当演到精彩处时,村民们顾不得天寒地冻,把手掌拍得通红。

  当剧团要走时,年近古稀的张大爷,拉着团长王洪玲的手说:“虽然交通方便了,但要让我们进城看场戏还真不容易。感谢你们把戏送到我们家门口,你们来了几十人,省去了我们几百人的奔波!”

   “在现场,心中必有感动。” 

  “到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中必有感动。”北京京剧院著名演员杜镇杰说,“观众走进剧场,究竟是奔什么来的?是为了给自己的精神过一个节日。”观众满意才是艺术的评判标准。

  杜镇杰说,在平谷区山东庄镇鱼子山村的演出,至今让他难忘。鱼子山村党支部是北京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成立于1940年。作为老革命根据地,村子中的兵工厂和弹药库为抗日战争作出了特殊贡献。但现在,村民的文化生活还很贫乏。晚上7点,演出开始了,慕名而来的乡亲们有300多人。演出以红色经典剧目为主,有《沙家浜》“智斗”和“军民鱼水情”等选段。每出戏一结束,村民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关宇告诉记者,万场演出分为三个服务方向、五种类型,即面向郊区观众的“文艺演出星火工程”和“周末场演出计划”;面向城区观众的“百姓周末大舞台”;面向未成年人的“民族艺术进校园”和“打开艺术之门”。为落实这一计划,北京市财政提供了8000万元的补贴。

   “李老师,我和你同名同姓!” 

  “有台下观众的捧场,才有台上演员的成就,这种面对面的演出,特别容易让演员的心和观众融在一起。”北京曲协主席、著名相声演员李金斗说,一年来,北京曲协走进农村、军营、学校、社区、工地、医院,观众达到上万人次。

  李金斗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故事。一天,他们在怀柔区桥梓镇北宅村广场上,为农民表演相声、快板、京韵大鼓、故事等节目,现场笑声、掌声不断。可是让他不解的是,一位躺在三轮车上看演出的村民,一到演出高潮就摁喇叭。演出结束后,他和李建华过去想问个究竟。没想到那位农民兄弟一把握住李建华的手说:“李老师,你知道吗?我和你同名同姓!”

  原来,这位观众是怀柔峪沟村人,关节坏死,19岁就瘫痪在床,至今已有30年。听说北宅来了自己喜爱的艺术家,他赶了30多里路来看演出。演出时一激动就按喇叭,来表达他对喜爱的艺术家的敬意。

  “下基层”不仅是脚步上的涉足,更是心灵的走近。2012年,北京推出金鱼池社区、门头沟棚户采空区、金融街等113家首都文艺人才深入生活基地,供艺术家了解市情民情,深入体验生活,推动创作实践。北京人艺院长张和平说:“只有到最基层的地方,去体验,去采风,去感受真实的生活,才能创作出接地气的作品。”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