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首都文艺家在戈壁大漠播撒文化的种子

时间:2012年08月31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张俊峰

  雨中的新疆普恰克其乡广场,台下花花绿绿的雨伞遮蔽了阴雨蒙蒙的天空,在雨伞下面露出的是一双双充满欣喜和渴望的眼睛,现场不时地升腾起一阵阵欢快的笑声,很多人用并不流利的汉语表达着内心的喜悦:“这些节目过去真没看过,很不错呀。”

  墨玉县普恰克其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桑皮纸传承人、已经百岁的托乎提巴克老人家中,老人对艺术家们的到来表示着感谢:“为了表达我的谢意,应该杀只羊款待你们。知道你们忙,希望下次一定再来做客啊。”

  这是近日由北京市文联组织的首都文艺家赴新疆慰问采风活动中的两个片段。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北京市委关于文艺界深化“走转改”活动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和加强北京、新疆和田两地文化交流,促进北京援疆工作的开展,北京市文联近日组织了由党组书记陈启刚任团长、副书记程惠民任副团长的首都文艺家慰问采风团,一行60余人赴新疆和田开展慰问演出及文化交流采风活动。

  此次慰问采风活动既有大型演出,也有深入农村乡镇、兵团农场、维吾尔族家庭与群众面对面的演出、笔会、沟通交流,还有与援疆干部、兵团职工、基层群众的联谊座谈。

  在托乎提巴克家中,当书画家们看到珍贵的桑皮纸后,纷纷来了兴致。北京书协副主席丁嘉耕为老人书写了大大的“寿”字;中国书协理事颜振卿看到老人年仅8岁的孙子比拉力,便手把手教他在桑皮纸上写下了“墨玉”两个字,旁边围观的几个小朋友也纷纷提出要“过把瘾”。画家张广志指着笔下的《长青万古存》感慨地说:“桑皮纸有种‘擦’的感觉,就像拿着碳笔画素描,画人物山水也行。你看这幅画,只有桑皮纸才能更好地体现出这种苍茫的意境,一般的宣纸就达不到这种效果。”通过亲身体验,文艺家们对新疆各民族的文化、风情、习俗有了新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拿出最好的水平,把优秀艺术奉献给边疆人民,同时也要很好地向边疆人民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10天时间里,艺术家们与和田县干部群众、文艺工作者开展了1次歌舞联欢活动;为北京援疆干部职工、和田地区党政军、学生和市民以及墨玉县维吾尔族群众、农十四师某团干部职工送去了5场慰问演出,观众达4000余人;组织开展了4次书画交流笔会,创作赠送作品200余幅;深入到维吾尔族家庭座谈交流并现场题字作画30余幅。艺术家们用自己一场场深入基层的互动联欢和慰问演出,播撒文化的种子,让戈壁大漠盛开文艺之花;通过一场场笔会,用手中的笔墨把不同民族的文化浸润在了一起。特别是在联谊活动中,有着不同语言和文化的维吾尔族和汉族兄弟姐妹们,通过艺术的桥梁、纽带,达到了心灵上的沟通、感情上的融合,现场气氛显得格外融洽、和谐。许多援疆干部职工表示,看了首都文艺家的表演和通过与首都文艺家面对面交流,这让他们心情更加舒畅了,精神更加振奋了,干工作的劲头更足了。

  文艺家们为演好节目都做了精心准备,他们挑选了自己最拿手的绝活。演奏家孙云岗为使节目更具针对性,专门编排了民乐合奏《掀起你的盖头来》,深受维吾尔族同胞欢迎。北京杂技团的小演员每次演出前都要反复练习,确保每个动作到位。在农十四师某团演出场地,大雨连续不断,接送演员的大巴改成了临时化妆间,音响罩上了遮雨伞,演员冒雨坚持演出。话筒进水了直接唱,雨伞挡住了观众的视线,干脆放到一边……所有的人都在为演出倾尽全力。“只要大雨不影响乐器效果、不影响技巧发挥,我们一定唱到底、表演到底,把节目完美地展现给大家。”魔术家罗秉松一连表演了两个节目。“老前辈都上了,我们年轻人怕什么?”北京圣华歌舞团的姑娘们态度坚决,虽然薄薄的舞鞋已经湿透了,裙摆浸水了,可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一场带有大唐气韵、美艳绝伦的舞蹈《国色天香》还是抓住了观众的心。“我再唱一首好吗?在兵团的老前辈面前我是一个新兵,但是我今天把最好听的歌献给你们。”歌唱演员曾小燕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此次新疆之行,不仅仅给当地人民送去了文化,送去了首都人民的问候,特别是通过文化活动加强了两地人民的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相互交融。同时也让文艺家们越发相信,只有深入群众艺术才更具生命力。文艺家们表示,他们一定会带着对新疆之行的感悟和思考回去潜心研究,创作出更多反映边疆精神、和田特色、百姓心声的作品。陈启刚表示,首都艺术家人才资源丰富,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艺术家到新疆慰问演出,把首都最具代表性的优秀文艺作品带到新疆。


(编辑: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