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让文化继续成为我们的立国之本 中国乡村社会文化空间纵横谈

时间:2012年02月01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廖奔

  让文化遗产在我们的手上完好无损

  让乡村社会的物质和精神形态成为我们与后代共同分享的资源

  让文化继续成为我们的立国之本

  长期处于自然经济阶段,聚族而居、渔樵耕读的乡村形态是中国社会最小的细胞,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家园,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内容。它儒教统领与宗法结构合一,居处环境与自然、人文因素合一,包蕴了复杂的文化空间,从历史和观念的角度对今天的民众社会心理以及世界华人的宗族观念和文化情结发挥着深层作用,是中国现代文明中极其宝贵而无法复制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内聚力和向心力的物化体现与观念寄托物。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中华民族保存好这些文化空间,并传给我们的子孙。

  文化内涵

  所谓乡村社会,指的是人们按照传统生活方式建立起来的村镇社会形态及其文化空间。

  中华民族在她几千年的繁衍和发展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封建时代中后期,尤其建立起以儒学为主导的社会政治形态、文化形态和生活形态。这种形态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体现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乡村社会,就是其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社会生产力曾经长期处于自然经济阶段,聚族而居、渔樵耕读的乡村社会形态是中国封建社会之本,是其最小的细胞。封建时代的士子、官僚、商人,都是以乡村生活为依托,从这里出发走向城市、走向全国,然后又回到乡村。乡村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家园。

  因而,历代成功人士都经营乡村。他们在外面做了官、赚了钱、见了世面、提高了文化品位,然后就携带着巨大的财富和丰富的文化信息回来,将心力倾注于营建乡村生活环境。他们的实绩是极大地提高了乡村生活的品位,留下众多令我们今天惊叹不已的文化遗迹。这些遗迹是中国封建时代官、商、农结合而一社会形态的产物,是那个时代辉煌的印证。

  由于19世纪、20世纪100年的连绵战争以及20世纪100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更迭,旧有的社会结构与生活模式被彻底涤荡,传统的乡村社会也受到强大冲击而风化,遭到极大破坏而残毁,彻底失去了往昔的面貌。

  然而中国地博途僻、水重山复,在远离大道通衢处、山泽僻壤间,仍然保存有星星点点的乡村社会遗迹,那就是一些比较完好的古村镇群落及其自然和人文环境。近年来为世人所熟知的如山西中部以几个大院为中心的古民居群落,安徽黟县、歙县古民居和古牌坊群落,环太湖水乡诸镇(周庄、同里、甪直、乌镇、南浔、西塘),浙江楠溪江古民居群落,江西乐安县流坑村古民居等等,事实上还有更多。

  这些乡村社会遗迹保存了中国传统生活的旧有格局,例如聚族而居、耕读为本、保持井然的宗法秩序、家族共同繁衍、与周围环境相处于天人合一的氛围之中等等,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细胞的真实面貌,对于我们了解自己的传统提供了典型实例。

  然而,由于社会变迁和改造,这些遗存形态也正在急遽风化,而由关注所带来的维护措施中又有许多反而加剧了其风化。政府有关部门虽然对之投注了相当的注意力,但在思维方式、整体思路、注目重点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偏离和问题,主要是只把它们作为物化的具体对象来看待,未能认识到其作为乡村社会缩影的文化价值。也就是说,只盯注于对有形遗产部分的维护,而未意识到对其辐射而出的无形部分意义和价值的保护与发掘。

  乡村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一支传统血脉,是民族文化的根须、土壤和灵魂。我们必须把仅剩的血脉、根须、土壤和灵魂保持住,使之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而存在,同时在21世纪里让它对世界开放,使之成为世界遗产而进入全球化的文化交融。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