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文艺·回眸2011]综艺大观 夺目抢眼

时间:2011年12月30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

  电影

  电影法制化

  1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发布。作为国内首次通过创制法律的形式对促进电影产业的发展进行的立法实践,《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共包括6章62条,按照电影创作、摄制、发行、放映等环节规定了相应的制度,并规定了具体的保障措施和法律责任,充分彰显了国家立法层和决策层对电影产业的高度重视和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献礼片大丰收

  2011年,中国接连迎来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两大重要历史纪念日,大批献礼影片也借此时机与观众见面。《建党伟业》《飞天》《秋之白华》《杨善洲》《郭明义》《惊沙》《湘江北去》《歼十出击》《乌鲁木齐的天空》《西柏坡》《辛亥革命》《第一大总统》《竞雄女侠·秋瑾》等数十部献礼片题材广泛、类型多样。明星策略、类型手段以及多样化的营销方式,正在逐渐成为献礼电影的常态。

  营销方式多元化

  “粉丝营销”、“微博营销”等现代化的营销手段吸引了大量熟悉网络的年轻观众,并屡屡成为中小成本爱情片、惊悚片的制胜法宝。《将爱情进行到底》通过征集“微情书”、“毕业不分手”感人故事等方法,勾起了“80后”一代的集体回忆与观影愿望;《孤岛惊魂》主打女主角杨幂牌,利用暑期学生放假的绝佳时机,通过杨幂粉丝的强大力量获得高票房;《失恋33天》则恰当地选在“光棍节”档期上映,并通过微博、豆瓣、人人网等网络社交平台进行大面积宣传推广,这种十分契合当下年轻人生活方式的营销手段,帮助这部成本不到1000万元的爱情喜剧片获得超过3亿元的票房,刷新了国产电影投资回报率纪录。

  国产3D新突破

  随着3D视效已成为好莱坞商业片的常用手法,国产电影3D技术的进一步提升显得愈发迫在眉睫。在经历过《苏乞儿》《唐吉可德》等影片的“滑铁卢”之后,国产3D电影在2011年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作为国内首部全3D动画电影,暑期档上映的《兔侠传奇》在环境效果渲染、人物毛发处理等方面都达到了优秀的水准。而贺岁档公映的武侠片《龙门飞甲》更是请来《阿凡达》的摄影指导恰克·科米斯基担任3D效果视觉总监,影片中的场景和镜头都根据3D电影的特性进行了特殊设计,其3D技术已达到国际水平。(本报记者 李 博)

  戏剧

  小剧场话剧热

  今年戏剧市场“虚火”现象终于退潮,原创戏剧的力量终于凸显出来。一批精品原创戏剧顶住压力,在复杂的戏剧环境中依然屹立,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及喜人的票房。

  “2011小剧场原创剧目展演”于4月13日至7月3日举行;“第二届全国戏剧文化奖2011小剧场优秀戏剧展演季”9月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专业艺术院团、艺术院校、民营院团和机构选送的152台小剧场剧目报名参评,参评阵容蔚为壮观。今年青戏节自2008年首办以来已是第四届,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演出作品高达57部,推出了“阿维尼翁的味道”、“永远的布莱希特”等主题性单元剧目,更是涵盖了肢体戏剧、多媒体戏剧、音乐剧、小剧场戏曲等多种作品类型,愈发有着中国小剧场戏剧风向标的作用。“责任与使命:中国小剧场话剧未来之路研讨会”9月在上海举行,从理论高度对近年来的小剧场话剧发展进行总结。12月,“2011小剧场戏剧国际高峰论坛”则涵盖了戏剧小剧场和戏曲小剧场两个分论坛。

京剧《杨门女将》剧照

  原创大戏抢眼

  2011年,北京人艺的《爱情的印象》《喜剧的忧伤》《我们的荆轲》三部原创作品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受到京城话剧迷的热捧和热议。虽然北京人艺今年仍有《李白》《蔡文姬》《龙须沟》等经典戏码的演出,但前三部新戏无疑代表了今年北京人艺的新方向。 

  国家话剧院从小胡同迁至新址,国话新剧场正式启用。以新剧场落成为契机,国话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提出树立“新剧场、新起点、新时代、新国话”的全新形象,提出“新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推进剧目创作,进一步把国话艺术家的创造力量集中起来,形成崭新多元化的创作体系。“国话之春”、“消夏戏剧广场”、“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国话之秋”贯穿全年,更是获得口碑市场双丰收。 

  京剧擂台赛

  8月8日晚,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青年京剧演员擂台邀请赛拉开帷幕。此次擂台赛,得到了全国京剧院团的热烈响应。来自北京京剧院、上海京剧院、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山东省京剧院、云南省京剧院、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福建京剧院、重庆京剧团、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台湾戏曲学院京剧团10个院团的37名优秀青年京剧演员将按照老生、青衣、花旦、老旦、花脸、武生、武旦和小生8个行当,陆续登台打擂,上演24出经典剧目,并最终角逐出各个行当的“擂主”。无论是评奖机制、评演水平、还是观众参与程度、社会反响,青年擂台赛都是一次高水准的比赛。在阶段性的任务完成后,北京京剧院的“每周一星”会趁热打铁,继续青年京剧演员培养工作。

  昆曲申遗10周年

  十年前,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十年之后,昆曲已从大雅元音“飞入寻常百姓家”。12月8日至10日,青春版《牡丹亭》在国家大剧院演出。至此,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演出已经突破200场。

  十年来,昆曲渐入佳境,在剧目的挖掘、整理、创作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却也面临传承的新的问题。昆曲创新的底线在哪里?可以说,“入遗”十年来,这样的追问伴随了每一部昆曲剧目的创作和演出。因此,有的创作者选择“摘锦版”创作、演出方式,并力图回到小剧场演出。至于效果如何,还需日后观察。(本报记者 张悦 张成)


(编辑:孙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