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中国文学要创造世界的“新口味”

时间:2013年05月15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赵婀娜 李辛未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十三日成立

中国文学要创造世界的“新口味”

  中国文学是否已经融入了世界文学的总体格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否会增强世界对于中国文学的关注?中国文学是否还需要增强自信与“修炼内功”?这些都是中国当代文学界关注与思考的重要命题。

  5月13日,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成立,一场以“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学”为主题的论坛同时举行。莫言、铁凝、苏童、童庆炳、李敬泽、陈思和等作家和学者围绕以上话题进行了探讨。

  中国文学之所以难以走向世界,缺乏的是一份自信

  “我认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水准跟世界当下的水准并没有很大差距,跟莫言旗鼓相当的中国作家还有一二十位。”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说。在他看来,中国文学之所以难以走向世界,缺乏的是一份自信。

  当代文学一直存在着一种焦虑感。“我们试图通过学习的过程,获得西方的承认,这是一个弱势文化的诉求。”文学批评家孟繁华说。

  而对于如何找回文学的自信,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柠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首先是作者要自信,要相信自己的语言和形式能够抵达灵魂;第二,要学会阅读自信,要相信自己的阅读感受,不要看别人的眼色;第三是要批评自信,“如今的批评生态极其糟糕,大家都互相吹捧、一团和气,我们需要的是把自己的感受勇敢说出来。”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认为,文学作品应蕴含能让人产生共鸣的文化内涵。“在30年前我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时候,确实能够感到一种跨越民族、地域和时间的心灵共鸣。我想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关系可能能做出无数的学问来,我们也可以从各种角度去加以解说和阐释,但重要的是不要忘记这种共鸣。”

  不同国别间作家的沟通,并不会被语言所阻碍。莫言认为,交流靠的不是翻译、不是形式,而是作家能否创作出有价值、能让读者产生共鸣的文学作品。

  文学要向世界展现全面的中国

  文学不仅仅承载着写作者的思想、意识和情感,也同样传递着国家形象。对于中国文学而言,想要更好地走向世界,必须要向世界展现一个全面的中国。

  “一位国外的诗人曾经对我说,中国的经济很厉害,政治也很独特,但我们没有办法通过你们的文学来了解中国。”著名诗人欧阳江河在论坛中提到这样一个例子。

  在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陈福民看来,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需要注意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呈现。中国文学不能够一味地去迎合世界的口味,而是要让世界更好、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去创造“新口味”。“这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途径,无论是写作者还是研究者,都有义务去呈现中国经验的复杂性,而不是单一性。”陈福民说。

  对此,作家苏童表示,应该站在地球村的角度,去阐释全人类共通的东西;作家笔下的人物,应该是“人”,而不仅是所谓的“中国人”。这样的作品,才更具有民族性与世界性。

  当然,文学所传递的全面的中国形象,还需要世界不带偏见的接受。“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学,不应是中国作家一厢情愿的事情,而应该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需要。只有当我们进入到一个可以平等对话的时代,走向世界才可能真正实现。”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贺绍俊说。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