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通海古城的对话
艺术交流 VOL.|杜俊平

   

 

晨曦中的通海古城


古镇第一家民宿客栈


茶马古道


文庙红墙上的“礼乐名邦”


星夜中的聚奎阁

  我来到水韵山秀、人文荟萃、有着“礼乐名邦”之美誉的云南省通海古城,短短二日,让我从冠冕南州的秀山文庙,了解到通海古城至今已有630多年历史;让我从保存完好的24条古街古巷,穿梭到明清的时光隧道;让我从设计独特的民宅建筑,品味到200多所“一颗印”式明清古民居的历史沧桑;让我从承载梦想的茶马古道上,寻找到昔日马帮行走的痕迹;让我从勤劳淳厚的街坊邻居,领悟到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让我从传统的冠笄之礼,接受到古老中华文化的洗礼。这就是位于云南省玉溪市的通海古城,一个古老、遥远、神秘,而又富含新气象的通海古城。

  渊源的礼乐名邦
  通海古城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自古以来,社会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八方商贾云集。当你站在秀山文庙外,你会感觉到文庙红墙上那“礼乐名邦”四字格外醒目,其释意:“礼,管理好国家,达到社会和谐,生活安定;乐,移风易俗,消除邪念,助长高尚情操;名邦,意为人才备出的地方,仅明清两代通海考取举人、进士等共278人,仅清朝时期,在通海庙学中曾经培养出朱嶟(礼部尚书),公孙翰林的董玘、董健,著名书法家阚祯兆等”。
  在游览古民居中,我还发现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多元民间文化现象,由于通海古城是蒙古族、彝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居住地,每家每户厅堂中,都选挂了富有屋主个性、表现内容不一、民族特色鲜明的壁画、对联和诗赋;庭院内造型各异的水榭、长廊和壁画,充分彰显了通海少数民族的中华文化底蕴。时至今日,引以为赞的是古城百姓依然保持吟诗作画的传统,时不时地在秀山文庙里,或自家院中,“把酒当歌对对子,挥毫泼墨弄诗画,虽言世外无桃源,安享儒雅慢生活”。
  独特的民宅建筑
  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土城建成,整座古城依山(秀山)面湖(杞麓湖)而建,坐南朝北,城池中规中矩,东西南北街道交会中心处——聚奎阁,从空中俯瞰,通海古城犹如一颗印,这聚奎阁就是印把,而古民居围绕聚奎阁四射而建。正如清代诗人钱南园所赋“孤城临水背依山,忆在江南烟雨间”。
  举目而望,青石板路两旁的古宅、商铺、寺院,皆保留明清风格,民居建筑形式多样,院落组合,古宅门头古香古色,都遵循了滇中“一颗印”四合院格局,经过数百年的历史演变,依然保留其古雅韵味,尤其是古民居中的亭台水榭长廊、庭院枋柱花桩、盆景木雕壁画、古琴石池碑林,在能工巧匠的手下得以完美结合。正是这一座座民宅,在风吹雨打中屹立着,在袅袅炊烟中生存着,在传承文化中倾诉着,向人们述说着一个又一个古老的故事,成为古城百姓生活中最引以自豪的浪漫。
  古老的古街古巷
  通海古城街巷,围绕聚奎阁,由东西南北大街向外延伸,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九宫格局”模式。全城共有传统街巷24条,其中南北走向街巷12条,东西走向街巷12条,至今仍保留原有的格局和街巷名称,它就像通海古城的经脉,静静地连接着你我他,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传说。
  当你顺街而行,穿巷而过,只见街巷井然有序,民舍保存完好,百姓文明和谐,在这安逸从容的日子里,走在青石板铺就的街巷上,无论你遇到什么人、走进哪一家,打探什么故事,他们都温和笃定、彬彬有礼的热情地招呼,进屋让座,端茶上烟,唠嗑不止。似乎这里的每一处宅院、每一块石板、每一口古井都在默默地述说着通海传统文化的悠悠岁月。
  寂静的茶马古道
  通海曾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我打听到永济桥是当年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顺着斑驳陆离的街巷,来到了永济桥,这里已无昔日的车水马龙,如今是那样寂静安详,可谓“只闻知了叫,不见马儿鸣”。虽然,茶马古道上的那座有名的永济桥下的河流已干涸,永济桥旁曾商贾云集的马店已改作它用,但是,永济桥仍坚守着这条承载过无数赶马人梦想的黄金古道,走在被昔日马蹄磨得锃亮的石块上,你还会发现当年马帮走过留下深浅不一的马蹄印,记录着古老岁月的痕迹。 
  据通海县志记载,唐朝初期,唐王朝的统治力量从“安南(越南河内)”经过“通海”,到达“拓东城”(今昆明)和“大理”,从而紧紧地控制了云南,巩固了云南的统一。通海地处滇中,距离昆明125公里,距玉溪40多公里,东南亚国际大通道——泛亚铁路从通海境内通过,是一条物产富饶、人文荟萃的黄金古道,更是南下交趾(今越南),北入滇中,再入巴蜀,西与滇西、缅甸、印度相连的交通枢纽之地。 但是,1910年滇越铁路开通之后,通海古城逐渐失去了交通优势,致使通海古城慢慢地沉寂在深闺中……
  淳朴的街坊邻居
  走在青石板铺就的街巷中,似乎触摸到明清时光,饱经风霜的傣族老太、休闲娱乐的蒙族阿爸、哈尼妇女及挥毫作画的彝族青年,这一切构成了仁义孝悌、和谐安详、天人合一的通海古城生活画卷。
  在一家民宿客栈里,我与客栈的老人家和她儿媳聊起来,她家是镇上第一批改建民宿客栈的,院内建设古香古色,双人标间舒适洁净、袅袅梵香入静入心。老人家已九十高寿,耳不聋、眼不花,拉着我指着大门口的客栈牌子说,这是政府发的“优秀客栈”牌子。看着老人家脸上瞬间洋溢出的满足、自豪和幸福感,我也由衷地替老人家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而感到欣慰,这就是中华传统——忠孝美德,我祝福老人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传统的冠笄之礼
  成人礼也称冠笄之礼,儒家将冠礼定位于“礼仪之始”,具有极高的文化地位,15岁至18岁的少年参加成人礼。在冠笄之礼中启发青年人爱国、进步、理性、奋进等应有的精神品格,旨在以庄重的仪式开启人生的新篇章,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宣告自己已成人。在这个特别温馨的成人礼日子里,父母给孩子加戴冠笄,并亲手给孩子梳头,男孩家长给儿子戴冠冕,女孩家长给女儿行加笄,寓意着孩子,不再娇惯任性,告别幼稚,走向成熟,担当起社会责任,也标志着孩子们的人生由此扬帆启航。
  通海古城一直沿续着冠笄之礼这种活动,每年不定期地举行,让父母和孩子同时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浸润,为父母与孩子架起心灵桥梁,让孩子行孝道、知礼仪、懂感恩,让父母对孩子多理解、多沟通,从而融洽相处。虽然,我没有直接参与冠笄之礼活动,但是,在通海秀山小学的画廊里,我还是感受到了冠笄之礼的传统魅力所在。
  虽然,这只是通海古城传统文化的一隅,但是,你仔细品味会感觉到,千年时光也许就在不经意中从秀山和文庙间缓缓流过,不仅融汇在杞麓湖的涟漪里,而且也融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我伫立在文庙孔圣人与众弟子雕像前,感觉到天地间是那样的寂静,一种从未有过的悠闲慢生活场景映入眼帘,一朵白云悬吊在文庙上空慢慢地飘浮,虔诚的香客在慢慢地上香、跪拜和祈祷,而我也在慢慢地品味这从未有过的古城对话。无论怎么说,通海古城曾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其保存完整的空间格局、街巷肌理和建筑风貌,不仅透着昔日的繁荣昌盛,而且更是传承和弘扬我中华之礼乐名邦的地方。 
QQ截图20191218095852.png
VOL.2/2019
QQ截图20191218093517.png
VOL.1/2019
1.png
VOL.4/2018
1.png
VOL.3/2018
VOL.2/2018
VOL.2/2018
1.png
VOL.1/2018
VOL.4/2017
VOL.4/2017
VOL.3/2017
VOL.3/2017
VOL.2/2017
VOL.2/2017
VOL.1/2017
VOL.1/2017
VOL.1/2014
VOL.1/2014
2013_4
VOL.4/2013
Copyright © 2011 CFL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