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九次文代会 > 人物访谈

文艺创作赶上了好时代——访著名编剧、作家韩静霆

时间:2011年11月24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赵 玙

  记者: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命题”作为全会的议题,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决定。您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有何感触? 

  韩静霆:在一个如此重要的会议上把文化作为主题,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尤其对我们文艺工作者是极大的鼓舞。就个人来讲,我庆幸赶上了好时代,尽管我年纪大了,但我感觉到艺术生命又年轻了,我要好好规划自己的文化生活,下一步准备写几部歌剧、音乐剧。艺术创作的空间只会越来越大,机会将越来越多。 

  记者:您认为精品的诞生需要哪些要素? 

  韩静霆:首先,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个性,正如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所以在搞创作的时候一定要去观察、思考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是什么,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创造出时代精品。其次是创作者个人的准备,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尤其要时刻接收外界各种元素给予心灵的刺激,这就是灵感的来源。最后,需要政策上的扶持和保护。文化主管单位也要解放思想,转换观念,拓宽胸怀,为艺术家提供宽松的创作环境。 

  上世纪50年代,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之所以能问世,仅仅有作曲家陈钢、何占豪是不够的,若没有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孟波的全力支持,这部描写爱情的经典之作就不可能诞生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 

  记者:您刚才提到的创作者个人的准备包括哪些方面? 

  韩静霆:首先是学养。无论是哪个行当的艺术家,都要有充分的知识积累,同时密切关注本行业的发展动态。其次要培养自己对生活的激情,善于从生活中捕捉新鲜的、触动人心的东西。此外,创作时不要过多地考虑功利因素。文化产品不同于其他产品,创作者不能仅为稻粱谋,而要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用心灵去创作,要问心无愧。 

  记者:您担任空政文艺创作室主任多年,创作室可谓人才济济,您对人才的培养有何自身的体会? 

  韩静霆: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其标志不是建了多少座剧场,拥有多少艺术院团,而是要有一批优秀的能传世的经典之作,而作品来源于人才。这是个人才济济的时代,不愁没有人才,重要的是拓宽视野,善于通过各个渠道去发现人才、吸引人才。 

  另外,要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创作环境,多给予鼓励和肯定,敢于将重要任务交给年轻人。对于艺术人才的培养来说,要避免知识结构的单一,古今中外应兼收并蓄;而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生活的历练是比较缺乏的,尤其要鼓励他们深入基层,贴近群众。 

(编辑: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