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戴爱莲先生
发布时间:2016-07-23

  今年是戴爱莲先生诞辰100周年,戴先生是中国芭蕾艺术与国际接轨的开山架桥人,她常年活跃在国内外艺术交流第一线,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开创性贡献。

  改革开放初期,整个文艺界当时仍还处于封闭状态,包括芭蕾的对外交流都相对封闭。为尽快扭转这种状态,戴先生常常只身奔波于欧美各国,不辞辛劳地游说国际顶尖编导、教员来中国帮助教学、排练。那时戴先生已年届古稀,长途飞行令她非常疲倦,但她不顾身体不适,并用一颗火热的心去打动了很多当时还不了解中国的外国专家来中国传授芭蕾,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开辟了新的渠道,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示范效应。为了让外国专家安心在中芭工作,戴先生每天从20多公里外的家中赶来剧团,一面尽心地帮着做外事接待工作,一面在排练厅帮助演员与专家交流,甚至亲任现场翻译,这常常令她劳累而致声音嘶哑、身体虚弱,但她从无抱怨和退缩。当时中国物质条件还比较艰苦,戴先生就经常自掏腰包请专家吃饭、品烤鸭、去参观历史文化古迹,向他们介绍、宣传中华5000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引导他们了解中国,进而热爱中国。戴先生对中国芭蕾事业呕心沥血的投入和对国家民族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打动了安东·道林爵士,鲁道夫·纽里耶夫,玛戈·芳婷,阿利西亚·马科娃等世界级芭蕾泰斗,他们因此都先后亲临中国或在英、美,亲自向中国演员传授最具代表性的经典艺术作品和他们一生宝贵的舞台经验。没有戴先生的奔走努力,在今天是无法想象这些泰斗级明星大师会不计代价来给当时在国际上还不具影响的中央芭蕾舞团排戏、上课。

  戴先生不仅请来各国知名专家,还通过他们的良好口碑在世界范围内宣传优秀的中国文化和勤奋友好的中国人民,同时戴先生还想方设法、竭尽全力帮助和提携年青一代登上国际舞台,当时国家外出经费极其匮乏,但为了年轻演员有更多的交流学习机会,她联系亲友接待吃住在亲友家,只为能给国家减少些负担。戴先生以其专业的眼光积极推动中国优秀演员去参加国际芭蕾大赛,这让我、王才军、张卫强、唐敏等人当年得以在巴黎歌剧院、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舞台上能“崭露头角”。为了比赛或赴英、法客席演出,她总是不辞辛苦、精益求精地为我们反复排练。在她的口传心授、精心指导下,我们对人物的塑造,对艺术的理解和表现都有了质的提升。她还亲自领着我们熟悉比赛场地,督促我们坚持练功,指导我们实现了中国人在国际大赛上展示水平和获奖的突破。我还记得,当年巴黎国际舞蹈比赛期间,因赛事通知错误,造成我没能作为选手赶上常规比赛,而是最后应邀与众多大明星一同在巴黎歌剧院加尼叶宫为选手和观众进行示范演出。我在为由于组委会的出错失去获奖机会而耿耿于怀时,戴先生却特别高兴地指出:“能做示范表演证明我们中国芭蕾的地位提高了,法国作为芭蕾舞的故乡能够认可你,这是最大的好事,是莫大的荣誉。”可见,戴先生时时处处都将国家荣誉和事业放在第一位,她为芭蕾植根中国并能以昂扬姿态走向世界奠定了扎实基础并为此做出了无可比拟的特殊贡献。

  戴先生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严谨细致的态度,深深地影响着一代代中芭艺术家。她不但亲自为我们这一代演员做示范、传技艺、讲心得,还在80多岁高龄之际再次走进教室,认真为王启敏、李俊排练《吉赛尔》,鼓励他们为中国芭蕾事业努力奋斗。而今她虽已走了10年,但我们在排练厅里,仍能不时地感受到处处在关注着我们的戴先生之“魂”,并感受到她深爱这片土地的情怀和她不同凡响的“精、气、神”。这种精气神仍在不断地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芭艺术家。

  感谢戴先生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她忠于艺术、忠于舞蹈,一心为国培养人才,以身作则无私奉献,她开山架桥、积极打开对外文化交流局面,着力推动中国文化在国际的影响力,她一生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艺术事业,鞠躬尽瘁无怨无悔,是忠诚献身于人民艺术事业的优秀艺术家典范。作为一名芭蕾事业传承人,我和我的同事和同行们,将遵循戴先生宽广的国际视野,更加大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工作,并在戴先生无私精神的感召下,把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化为无尽的动力,以她为榜样,更加坚定执着地投身到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事业中去,为实现芭蕾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此文为冯英在戴爱莲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冯英系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芭蕾舞团团长)

栏目介绍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