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历史永远鲜活动人——访《星火燎原》总编导赵俐婷

http://www.cflac.org.cn  2007-08-03  作者:孟祥宁   来源:中国文联网
 

“无论是在江西,还是在陕西,在山西,在我们《星火燎原》摄制组采访的每一个地方,我都深刻地领会了人民军队永不言败、面对艰难险阻毫不畏惧的伟大革命精神。作为一名军人,更深刻理解了中国人民解放军80年来走过的辉煌历程。”在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大型系列片《星火燎原》总编导赵俐婷这样激动地告诉记者。尽管刚刚从采访一线回来,还没有洗去疲惫的风尘,尽管为了编片子连续熬了几个晚上,一脸的倦容,但一说起《星火燎原·未刊稿》,一说起系列片《星火燎原》的拍摄情况,所有的辛苦和疲惫都从赵俐婷身上一扫而空,她告诉记者:“这次采访,绝对是我采访生涯中感受最为深刻和最令人难忘的。”

记者(以下简称“记”):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与解放军出版社、中国艺术报社在央视7套联合推出了大型系列片《星火燎原》,在广大观众中间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为了拍摄该系列片,你们进行了哪些准备?

赵俐婷(以下简称“赵”):我们对《星火燎原》未刊稿进行再整理筛选,发现这确实是一批光大军队优良传统、弘扬战斗精神的珍贵文稿,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强,战斗生活真实,史料价值高,因此向有关部门请示后,我们新闻部经过几次编委会讨论,最终决定组成拍摄组,以书稿中记录的革命前辈的英雄业绩、战斗生活等为线索,沿着书稿记述中前辈战斗过的每一寸土地,去追寻、去探访我军80年来“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我们采用即拍即编即播的手法,随时把我们探询到的故事讲述给大家,以此探寻80年来人民军队从星星之火发展壮大的总体历程。

记:大家说你们的表现手法很特别?用书稿来讲故事,是一次创新?

赵:我们以未刊稿为线索组织拍摄,这批尘封半个世纪的未刊稿是当年战争时期弥足珍贵的记载,也是今天和平时期感天动地的传奇,以这批未刊稿为线索拍摄的大型系列片,是一部独具特色、另辟蹊径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宣传教育作用,是为纪念建军80周年献上的一份特殊礼物。

我们摄制组一成立,就力求创新、创新、再创新。经过不断的改良形成了《星火燎原》独有的风格。一是依托将帅发黄的珍贵的手迹文稿,做特技加工,文稿中叠加对应活动的图象画面,增加历史厚重感,第一人称代表将帅文稿中的“我”,用男声叙述,告诉人们这是文稿中记述的作者亲历故事。二是用女声表示第三人称,跳出文稿,回到现地,解析文稿,升华故事。三是历史史料照片与现在的场景叠加,画面中叠画面等等,都是我们这次探索出来的模式。

记:该片在拍摄过程中总方向如何把握?而且《星火燎原》未刊稿内容非常多,系列片怎样涵盖众多的内容?

赵:我们给系列片的定位是“翻阅尘封半个世纪将帅的珍贵文稿;追寻我军‘听党指挥’的光辉历程;弘扬我军‘服务人民’的优良作风;讲述我军‘英勇善战’的战斗故事”。我们就用将帅们亲历的事实,来诠释这句话的内涵。

我们首先到了“八一”南昌起义地江西。之所以把江西作为该片开机拍摄的第一站,是因为南昌是人民军队的诞生地,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的发生地,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我们拍摄的重点是要挖掘、拍摄到最不为人知,别人看不到或没看到的珍贵的史料。摄制组克服困难,深入到一线,在战斗发生地实地采访拍摄。我们深入到了当年人民军队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探访战斗遗址,挖掘岁月流逝中沉淀的故事,进行细致周密地采访报道,力求鲜活生动地反映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

记:从江西开始,你们还到了哪些地方?

赵:只要是我们所选文稿中前辈浴血奋战的土地我们都去过。我们从江西南昌拍摄开始,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地。这次拍摄,全军记者站给了我们鼎立支持,我深表感谢。摄制组拍摄日程安排不开,我们就跟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各地记者站合作,请他们协助拍摄,我们先后途经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四川、贵州、江苏、吉林、河北、山西、山东、天津、北京、上海等20余地的许多区县。

记:延安作为革命圣地,是否是你们这次拍摄的重点?未刊稿是否有专门写延安时期的稿子?

赵:延安当然是我们这次拍摄的重点,不到延安拍摄,我们的这次采访就不能算完整。而且未刊稿中有大量写延安时期的稿子,其中有很多故事非常感人。我们摄制组的人员为了能拍到或者找到最珍贵的资料,想尽了一切办法。我们找到了只有在延安才能看到的女子大学的记录片、朱德打篮球的珍贵资料等。

记:在延安拍摄、采访有哪些切身的感受?

赵:我出生在军人家庭,从小就神往革命圣地延安。第一次去延安是去年9月,我作为陕、甘、宁、青摄制组组长,带队拍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70集系列报道《长征轶事》,在延安就拍了3集。那时我对延安已经有了特殊的情感,但这次去感受却更加深刻。

当我登上宝塔山,进入杨家岭,步入毛主席住过的窑洞那一刻,当年的万马奔腾、欢声笑语立即迎面浮现,不由得不引起你心灵的悸动。我们更明确了摄制组在迎来建军80周年之际拍摄系列片《星火燎原》的深刻内涵。

记:在拍摄采访中,还有哪些地方是你感触最深的?

赵:每一个地方的拍摄都会让我感到心灵的震撼。因为我是山西人,对山西也有很深厚的感情,就讲讲在百团大战的狮脑山高地拍摄的故事吧。那天骄阳似火,拍摄战斗遗址时阳光普照,等到拍摄完成刚刚要上车,却下起了像一元硬币那么大的雨点。一下山,雨停了。接下来我们赶到山西平型关去采访,由于路途远,我们到了平型关已是下午3点多。这儿好几里外才有村落,一些主动守护名胜古迹的当地老乡,非要给我们用简易锅灶点火热馒头,老区人民淳朴的心一如80年前。

记:是因为平型关大捷去那里的吗?

赵:是啊,平型关大捷战役发生地地势非常险要,我们摄制组拽着荒草,踩着碎石,在坡度接近90度的山坡上经过一番艰苦的攀登,终于到了平型关大捷纪念碑跟前。在这个荒草丛生的山坡上,在这个只能听到风声的高地,当年的战火硝烟早已沉寂,但在每个摄制组成员的心里,当年八路军将士们同仇敌忾的喊杀声以及庆祝胜利的欢呼声仿佛就在耳边。

记:系列片《星火燎原》一共41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41集片子,工作量肯定非常大,你们是如何既保持速度又保证质量的?

赵:我们必须要赶时间,如果不赶时间,在“八一”前肯定完不成拍摄任务。摄制组每到一地,总是马上召开看片会,讨论剧本内容和画面语言风格,根据《星火燎原·未刊稿》的线索,进行拍摄。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有速度,但我们更要保证质量,因为我们要对得起用生命书写历史的开国将帅们。我们在拍摄过程中同时进行稿件的细化整理、资料核对和编辑工作,我们不仅带着凡能想到的资料,还带了编辑机,白天拍摄晚上倒班编辑。每一集都有我们摄制组成员的一份辛劳。

记:这次系列片《星火燎原》的拍摄对你今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赵:这次采访,绝对是我采访生涯中感受最为深刻和最令人难忘的。通过重温我军生活战斗经历,发掘红军生活战斗的历史细节,我深刻领会了人民军队永不言败、面对艰难险阻毫不畏惧的伟大革命精神。而通过切身实地的采访,更使当年的历史具体起来、细腻起来、生动鲜活起来!这次采访经历,真真切切地震撼了我们的灵魂,使我们完成了一次灵魂与红色经典之间的深层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