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定山:从讲堂走出的军旅导演

http://www.cflac.org.cn  2007-08-03  作者:高 峰  来源:中国文联网
 

黄定山初来军艺的时候是一个19岁的新学员,而今已是军艺的教授、戏剧系主任和知名导演。回顾过往,他用“单纯”来概括自己的经历—— 一直没有离开军艺,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一直坚持军旅戏剧的创作。这种“单纯”的经历给予他一份心无旁骛的笃定和从容大气的爽朗。他对话剧事业的勇于担当和对创作实践的不懈追求,又让这种“单纯”的经历卓然焕发光彩。实际上,这是一种单纯却又不简单的人生。

执着追求成就导演之梦

黄定山最想学的是导演专业,入学的时候学的却是表演。因为在湖南长沙艺术团体工作过4年,黄定山对艺术并非一无所知,所有对艺术的了解都让他感觉到导演专业所具有的吸引力。1979年军艺恢复招生,但导演专业在那一年尚没有招生计划。对读书的渴望让黄定山来不及等待导演专业的招生,带着遗憾报考了表演专业。让人无法预知的是,四年之后,这种遗憾将变成一种机缘,最终让他去实现做一名导演的愿望。

1983年,黄定山在军艺毕业。当时,包括总政话剧团在内的各大艺术团都对他青睐有加,学校也在争取他的留校。四年前的那个遗憾至今他还没有得以释怀,这成了他权衡利弊的出发点。他想:去艺术团几乎终身都要做一名演员,而留在学校从事教育工作却可以在对学生的教学指导中实现自己的导演梦。对导演事业的执着追求让黄定山毫不犹豫地选择留在军艺,一个本应在入学时就能实现的梦想,让他一直等到了毕业。

黄定山说,作为表演专业的教师,在教授学生表演时必不可少地要接触到编剧和导演工作。这个过程中,对生活的观察,对剧本结构的设置,对戏剧冲突的安排,对人物个性的把握都会一 一得到锻炼。特别是作为教师,要有判断一个剧目好与不好的能力,更要有在剧目之中发现亮点,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的能力,这种能力有时会让一出几乎不成形的剧目变得有声有色。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黄定山一面挥洒着他对导演事业的热情,一面收获喜悦。他指导学生完成的剧目屡获硕果。《带一身黄土来当兵》、《我在天堂等你》等早已成为军旅话剧的经典之作。

真实体验打造舞台之美

这些硕果所生长的土地,在黄定山看来就是对基层部队和官兵的持续关注和了解。他一直把部队生活作为自己创作的源泉。在不断深入部队生活的过程中,他总会推翻自己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然后又总能找到最有价值和意义的素材。

1992年,为迎接全军第六届文艺会演,黄定山决定根据一部名为《兵头将尾》的小说排一出话剧。小说讲的是一个班的士兵守卫水塔的故事,“兵头将尾”指的是他们的班长,也是小说的主角。黄定山读后很受感动。为了排好这部戏,黄定山亲自去寻找小说中所描述的水塔,结果却发现水塔已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而守卫的士兵也都已撤离。他心里感到一种失落,在他看来水塔就是这些士兵所守护的一种信仰和希望。生活所带给黄定山的感受已大不相同,以前的想法也都已土崩瓦解。于是,黄定山把自己真实的感受融入到话剧之中,希望采用套层结构,讲述话剧团在排练这部话剧的同时也在寻找水塔,呈现出在逐渐接近水塔时,话剧不断得到修改的过程。由此,引发人们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

这个想法似乎已经成熟,黄定山就带着学员下部队体验生活。他把学员带到山西黄河岸边的某部队,女学员安排在家属队中,男学员则被安排在最为艰苦的弹药库。那是一个四周没有村庄的偏僻的地方,二百多平米的地方仅有一小块空地支起一个破破烂烂的篮球架,其余就是碉堡和弹药库。而男学员们要在这里与战士共同生活十几天。

7天之后,黄定山有些放心不下,打算带着女学员一起去看望他们。但是,他又对女学员说,只需探望,不许说话,顶多向他们报以微笑即可,否则他们体验生活的收获将毁于一旦。黄定山带领女学员去了弹药库,简直成了男学员们的节日。他们围上来七嘴八舌,听不清谁在讲什么,只看到他们兴奋得发红的脸庞。短短的十几分钟之后,黄定山大手一挥,说:“我们走了,你们还将在这里待下去,继续体验生活。”男学员们都愣在那里,他们想怎么刚来就走呢,还有很多话没有说完呢!但是黄定山已经带着女学员坐到了车上。车子开动,扬起一片尘土。黄定山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当时的学员洪剑涛,透过车上的玻璃只见他一边追,一边大张着嘴,至于哭声和喊声早已不能听到,直至他淹没在扬起的尘土里。

体验生活结束之后,大家都对弹药库的生活感触很深。仅仅十几天的生活就这么难熬,何况长年累月地待在那里呢?孤独、寂寞中那些十八九岁的士兵在默默地付出他们的青春。于是,黄定山毫不迟疑地又否定了自己以前的想法,他要以弹药库的士兵为题材,排一部有关弹药库生活的话剧。这一想法得到所有人的支持,他们也感觉到体验生活给他们带来了表演的热情。

在回校的路途中,面对黄河,所有人一同跪下,齐声立誓:一定要把部队士兵们的真实生活表现出来!他们带回一瓶黄河岸边的沙土,置放在排练室的最高处,这瓶沙土既时刻召唤回他们对弹药库生活的记忆,又像是一付重担需要他们肩负起来。结果,最后命名为《带一身黄土来当兵》的话剧,获得很大成功。当时哭得最凶的洪剑涛获得了全军第六届文艺会演表演一等奖。

从《兵头将尾》到试图采用套层结构,直至《带一身黄土来当兵》,“善变”的黄定山持之以恒地从生活的深处思考舞台,撷取到最有表现力的生活片断,成为舞台表现的精髓所在。

思索历史寻求信仰之真

话剧《我在天堂等你》是在黄定山编剧与导演下,军艺戏剧系99级学员的毕业大戏,改编自裘山山的同名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个家庭两代人的情感纠葛。离休将军欧战军为了解决子女们事业、家庭中的矛盾,引起家人争吵后突发心肌梗塞而死。老伴白雪梅尘封多年的记忆之门由此打开,50年前那群进藏女兵的真实故事扑面而来,在对历史的回忆中将5个子女的身世之谜一 一解开。小说悬念迭起,情节紧张,历史与现实相互交错,还有世界屋脊瑰丽奇异的自然风光,进藏女兵身上纯真而动人的爱情圣歌,深深地打动了黄定山,让黄定山回忆起跟随部队基层演出队时在西藏的所见所闻。

黄定山曾跟随部队基层演出队沿青藏线,去过每一个兵站演出慰问。演员们承受着高原缺氧引发的病症,有的头痛欲裂,箍一条毛巾缓解头痛。但是他们每到一站都坚持演出,演出间隙靠吸氧维持体力。而兵站的战士们看到演出队更是兴高采烈,有些战士一边抱着氧气瓶一边跑着来迎接他们。在广袤空旷的高原上,人是那么渺小、脆弱,却又是那样伟大、坚强。相互流露的最质朴的情感让彼此都感觉到生活的温暖和美好。这些经历所给黄定山带来的情感体验在他阅读完《我在天堂等你》后纷至沓来,促成了这部精品话剧的出现。

这部戏的时间跨度大,在舞台上流畅自然地表现出来并非易事。黄定山一方面要求演员在时空转换中对人物和情境的感受既要能深度投入,又要能急速转换;对人物的情感既要能准确体验,又要能鲜明表现。另一方面,他又在美术、灯光、服装、道具等方面费尽心思,让不同时代的特征在此得到明显的区分和呈现。

这部话剧历史和现实的巧妙转换,写实和写意的完美结合将有关信仰、牺牲和奉献的主题表现得恢宏大气,充沛淋漓。黄定山曾将小说中的一句话在剧本扉页上郑重抄录下来:“无论时代怎样变迁,社会怎样发展,我都敬重那些有着坚定信仰,并为之付出毕生努力的人,敬重那些始终如一为理想而奋斗的人,敬重那些重情重义重责任重生命质量的人,敬重那些以生命为旗、灵魂为足而终生行走的人。”人是需要信仰的,这正是这出话剧的灵魂,是黄定山源自亲身体验的对生命的感悟。

《我在天堂等你》一举获得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第九届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中国戏剧最高奖——第八届中国戏剧节曹禺戏剧奖优秀剧目奖第一名,以及优秀导演奖、优秀舞美奖、优秀表演奖等九项大奖;中国话剧最高奖——第五届中国话剧金狮奖编剧奖、导演奖、舞美设计奖、表演奖等五项大奖;第十六届中国曹禺戏剧奖优秀剧本奖第一名;中国第二届舞台美术展览会作品大奖;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舞美作品展优秀舞美作品奖;第十五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女主角奖;2002全军新剧目展演剧目奖,舞美设计一等奖,表演一、二等奖,集体表演奖等。

创作实践推进教学之路

黄定山在实现自己导演梦想的同时,也深知表演人才培养的重要,他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导演经历中总结了很多富有成见的教学管理方式。在黄定山的组织领导下,军艺戏剧系的戏剧表演教学围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戏剧表演艺术人才这一目标,构建了“戏剧表演教学—戏剧创作演出—戏剧表演人才”三位一体的戏剧表演教学新模式。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黄定山采取了各种方式来提高教学水平。从2000年起,建立了三个体验生活基地,将学生体验生活定计划、定时间、定基地、定目标,纳入到每年的教学计划,使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创作灵感,从生活中获取真情实感,从生活中获取人物形象,努力遵循艺术作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创作原则,让学员扎扎实实地掌握和提高塑造人物形象的表演能力。

经过精心论证筹备,2002年戏剧系“红星戏剧场”作为学生艺术创作的重要实践平台正式开场,举行了“中外文学经典作品朗诵会”、“缅怀吴祖光先生排演教学剧目《风雪夜归人》”、“中国古典诗词朗诵会”、“世界经典戏剧片断展演”、“红星戏剧场第一届小品比赛”、“爵士舞与音乐剧舞蹈教学展示”等系列教学演出实践,将表演、台词、声乐、形体、影视艺术等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作品以定期集中、对外展演的方式呈现于校园舞台。“红星戏剧场”的建立不仅为学员提供了艺术实践、艺术创作的实践平台,同时也展示了军艺戏剧系的教学成果,对戏剧系的学术研究和戏剧探索起到了极为有益的促进作用。

黄定山教学与导演的双重身份使他对两者都了解甚深,又能相互促进。相比当年留在军艺仅仅是为了圆自己的导演梦来说,如今他更增加了作为一个教育者和话剧人的责任。在话剧,特别是军旅话剧已经获得辉煌成就的今天,他肩负继往开来的重任,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