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沃土培育红色文化之花

http://www.cflac.org.cn  2007-08-03  作者:黄红春  来源:中国文联网
 

又逢“八一”,更喜逢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让人不禁想起一首红色歌谣《“八一”起义在南昌》:“红旗艳艳蔽太阳,‘八一’起义在南昌。革命枪炮一声响,云开雾散见阳光。”是啊,这特殊的日子是和南昌、江西这块红色的土地紧密相联的。

江西是一块名副其实的红土地。一方面,因为江西地处亚热带,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地壳表面的岩石和矿物迅速分解和淋溶,铁铝等氧化物相对积聚,经过漫长岁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壤。江西是全国红壤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另一方面,因为江西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八一”军旗从这里升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色首都在这里建立,这里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中心,也是毛泽东革命和军事思想的诞生地。革命先烈的热血曾洒在这块土地上,革命的光荣传统铸就了红色的诗篇。江西是红色文化的摇篮。

所谓“红色文化”,是指革命战争年代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革命旧址、遗址、纪念建筑等是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革命诗词、革命歌曲和革命戏曲等是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江西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江西工农革命斗争中产生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其核心是井冈山精神和苏区光荣的革命传统。江西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从“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到秋收起义纪念地,从井冈山革命纪念地到中央苏区政府根据地,从安源路矿工人纪念馆到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陵园再到方志敏纪念馆,从于都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旧址到景德镇新四军改编旧址再到永新三湾改编旧址,这些都是可寻访的物质形态的江西红色文化。当然,精神形态的江西红色文化更引人注目,它既包括以个人身份创作的革命文学作品,又包括以民间文艺形式出现的红色歌谣、革命故事等作品。江西红色文化是我国人民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涵盖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定义和内容,而且是中华民族精神在苏区时期的进一步延续、丰富和发展。

江西红色文化犹如红土地上开出的一株鲜艳的玫瑰,它的芬芳从红土地飘溢出来,香满中国大地。在保护革命历史资源的时代召唤下,在纪念“八一”起义80周年的特殊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朵娇艳的玫瑰,相信这对于弘扬革命文化、提升爱国主义精神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从星星草到红玫瑰:江西红色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星星草又叫画眉草、蚊子草。它默默地生长在田野里、小路边,虽然它不起眼,却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从花到叶它都有治病救人的价值。江西红色文化刚刚萌生的时候,就像星星草一样,朴实无华、扎根乡土。等到它发展成熟以后,星星草变成了引人注目的红玫瑰,代表着老区人民对革命、对祖国火辣辣的爱。所以,江西红色文化的产生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从星星草衍生为红玫瑰的过程。

1927年由周恩来、朱德等领导指挥的“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武装起义。它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全国人民中树起了一面坚持革命斗争的红旗,它不仅成为中共独立领导人民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实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而且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起点。“八一”南昌起义胜利后不久,南昌市民就采用一首熟悉的民间小调改编填上新词来歌颂胜利,这首歌就是革命历史民歌《八一起义》,歌词唱道:“七月三十一,夜半闹嚷嚷,手榴弹、机关枪,其格格其格格响啊,响到大天亮。莫不是国民党又起兵变?莫不是伤兵老爷又在闹城?啊噢嗨!啊噢嗨!噢嗨!我想到就害怕。//八一大天亮,百姓早起床,昨夜晚,机关枪,其格格其格格响啊,它是为哪桩?原来是共产党武装起义,原来是红带子兵解决国民党,啊嘻哈嘻哈,我快活笑哈哈。”该首民歌的前段反映了当时白色恐怖很严重,老百姓在革命刚刚开始时的认识和心理。其后段则描写了老百姓对“八一”起义军的认识和对胜利的由衷赞美和欢喜。这首民歌在艺术上体现了诙谐风趣、精炼简约的语言风格和自然流畅的旋律。

1927年10月底,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进驻江西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期间曾对他的警卫员龙开富说过:“学会一个字,等于搬走一座山,学会10个字,就搬走了10座山,翻山越岭才能实现共产主义。”当时红军队伍中有很多不识字的人。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意识到了文化对战争的作用,他们在红军中开展识字扫盲运动和文化读书活动,这种人人参与的群众文化活动可以说是井冈山斗争时期最早的红色文化。

1928年8月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胜利,毛泽东作了《西江月·井冈山》一词:“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逍遁。”词中表现了敌我虽然军力悬殊,但众志成城,英勇歼敌的英雄气概。这是典型的革命家个人创作的军旅诗词,也是红色文化的一部分。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时共写了九首军旅诗词,如《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等等。1929年10月,红四军九次党代会在福建古田召开,毛泽东亲自拟写决议案,其中第四部分对宣传工作做了全面系统的规定和论述,要求各政治部负责征集并编制表现群众各种情况的革命歌。还要设立口头宣传股及文字宣传股,研究并指挥口头及文字的宣传技术。可见红色文化的建设已经提上了党的工作日程,红色文化从此蓬勃发展。宣扬红色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刊物《红色战场》、中国工农红军军报《红星报》等。共青团中央主编的“青年实话”几乎每期都要刊登一些山歌、小调、新诗等,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印发了“革命歌曲第二集”,兴国县第十一区苏维埃政府印发了“红军歌集”。此外,苏区文艺工作者还用版画和墨笔画、用舞蹈和歌舞以及红色戏剧等来宣传革命。

从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到1934年10月红军主力北上,前后七年,这不仅是中国革命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也是江西红色文化在革命战火中萌芽、在创建和保卫红色政权中成长壮大的时期。江西红色文化为广大军民传输科学文化知识与革命真理信念,它不仅鼓舞士气、打击敌人,而且继承和发展了“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化的优秀传统,它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化艺术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江西红色文化的核心与特质

江西红色文化的来源有三:一是外来革命家的传播,二是江西革命知识分子的首创,三是苏区人民的创造。江西红色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江西红色歌谣、红色戏剧、红色歌舞与革命故事。他们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彰显了江西红色文化的特质。所以,我们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来考察江西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

红色歌谣是革命思想与当地传统的民歌、民谣相结合的产物,也是革命文化和民间文艺形式相结合的崭新创造。1929年古田会议决议中规定要运用歌谣等形式编写教材,作为宣传革命的工具。许多革命领导人如澎湃、方志敏、韦拔群等都曾编写民歌或用传统民歌曲调填上新词,宣传革命道理,动员群众参加革命斗争。江西红色歌谣在此特指产生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的江西革命歌谣。它具有革命性、斗争性、口头性、群众性和地方性特点。所以江西红色歌谣也是江西民间歌谣中的一大珍品。1934年,中央苏区曾编印了一本《革命歌谣集》,井冈山苏区出版了《革命歌谣选集》。1959年10月中国作家协会江西分会编辑出版了《红色歌谣》(上、下两卷)。1991年由危仁晸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江西革命歌谣选》。其中《红色歌谣》收集了江西革命根据地在土地革命时期流行的歌谣487首,其内容分为“红军谣”、“送郎当红军”、“井冈山红旗飘飘”、“漫漫长夜会天亮”、“红色童谣”、“苏区好”等几部分。这些歌谣利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民歌、民谣、儿歌、童谣等艺术形式,抒发了老区人民的革命豪情,对团结人民和教育人民、打击敌人和消灭敌人起到积极的作用。红色歌谣与传统歌谣最大的不同表现在思想上是不再控诉苦难生活,而是歌颂革命歌颂党,如《灯光不算亮》:“灯光不算亮,太阳亮堂堂,爷娘虽然亲,不及共产党。”《苏区干部好作风》:“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打灯笼。”尤其在表现爱情上,红色歌谣不像传统的多诉说爱情的不幸遭遇,而是将爱情与革命相联系,认为革命是维系爱情的主要条件,甚至革命高于爱情。所以有唱道:“恋郎要恋红军郎”,“愿郎革命革到底”,“高举红旗向前进,切莫思想转家庭”,“郎去从军妻心乐,妻做妇运在农村”。还有的歌谣体现了战胜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如《红米饭 南瓜汤》:“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红色歌谣相比传统歌谣在艺术上的创新主要表现在:能综合运用民间歌谣手法,调子由低沉转为高昂,富有革命乐观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如:井冈山民谣“山上溪水弯又长,八面山上放豪光,红军哨口在山腰,好比天然大城墙。八面山啊山连山,哨口做在山上山,反动白狗来进攻,有命来哩没命还。”其中用到了比、兴手法。有的是采用传统曲调如十二月调、孟姜女调、苏武牧羊调等填上新词,表达新的思想内容。从赣南唱出来的《十送红军》:“一送(哩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就是在赣南民歌采茶调《长歌》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反映了军民鱼水情。“一首山歌三个师”当时民间流传着这样的美谈,可见红色歌谣在当时起到了宣传革命、鼓舞斗志、瓦解敌军的作用。

红色戏剧也是红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戏剧创作相对较难,一般它是先由文艺工作者或民间艺人创作成功,再流传到军民中间。据1994年刘云主编的《中央苏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记载:苏区戏剧名录中,话剧180种,讽刺剧、滑稽戏、哑剧5种,活报剧34种,戏曲木偶戏16种,歌剧、舞剧、表演唱29种,共计269种。1931年底,苏区成立了第一个剧团八一剧团,1932年8月成立了全苏区戏剧组织工农剧社,还开办了培养演员与艺术干部的兰衫团学校,以及专业表演团体兰衫团。当时比较有名的戏剧作品有《年关斗争》、《我——红军》、《无论如何要胜利》、《战斗的夏天》等。其中《年关斗争》是方志敏创作的四幕话剧,描写贫农张三受地主杨克明剥削,在共产党的教育下走上革命道路,当了贫农团长,带农民严惩张三等土豪劣绅的故事。红色戏剧与传统戏剧的最大区别在于:红色戏剧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达群众的革命思想感情,它取材于革命,服务于革命,甚至有一些艺术上的创新。比如:1932年9月,顺舞台在瑞金云田区为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演出了何叔衡改编的十场现代戏《活捉张辉瓒》,扮演红军的东河艺人都赤脚穿着草鞋,身上背着斗笠,荷步枪举红旗,在舞台上直接塑造了毛泽东等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形象。在《打会昌》剧中,顺舞台艺人又创造了步枪、马刀和刺刀对打场面,在利用传统武打程式为革命现代戏服务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值得一提的还有红色戏剧中涌现出来的“三大名旦”:李伯钊、石联星、刘月华。尤其是李伯钊,她集编剧、导演和演员于一身,又有组织领导才能,是当时红色戏剧中的一员骁将。1931年11月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时,重头戏之一《黑人吁天录》是她执笔改编的,还由她担任剧中女主角。当年瞿秋白将兰衫团充实改建为中央苏维埃剧团,李伯钊任团长。工农剧社的第一个大型剧本《我——红军》她参与了剧本写作,并在剧中饰演女主角。《战斗的夏天》是她在1933年6月为配合查田运动而创作的,《无论如何要胜利》是她在1934年5月创作演出的。李伯钊是苏区文艺工作者的一个代表,她让我们看到了红色文化的发展与这些文艺工作者分不开,革命胜利与这些文艺工作者分不开。

红色歌舞的源头大致可以追寻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北伐战争,其较早的形式之一叫“左翼宣传队”,它的任务就是宣传革命。当井冈山根据地刚刚成立时,红军势单力薄,急需扩大队伍树立形象,所以宣传工作尤为重要。1931年红军学校成立之后建立的俱乐部,预示着红色歌舞进入了一定的规模化教育。后来,各剧团成立,把红色歌舞的演出活动推向一个高潮。红色歌舞的来源有三:一是由国外回来的舞蹈家引进外来节目,如李伯钊、沙可夫从苏联带回《国际歌舞》、《海军舞》、《水兵舞》等。二是借鉴改造传统民间舞蹈、民间灯彩及山歌小调等民间艺术形式,《送郎当红军》取自江西民歌《八段锦》。三是军民自己用现实生活素材加工创作舞蹈节目。红色歌舞演出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载歌载舞的表演,有歌舞参与表演的小话剧,有被称作“活报舞蹈”的小型演出等等。红色歌舞的音乐依托的主要是著名的革命歌曲、苏联红军歌曲、根据地民间歌曲、歌谣、小调及当时全国流行的儿童歌曲等,如:《八月桂花遍地开》、《送郎当红军》、《俄罗斯舞》、《乌克兰舞》、《麻雀与小孩》等。1931年11月在瑞金召开中华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时举行的“万人提灯会”上,表演了龙舞、鲤鱼灯舞、狮子灯舞等,创造了红色歌舞历史上最为壮观的演出记录。前面提到的李伯钊、刘月华、石联星三人也是苏区三大明星。她们共同创作演出的《工人舞》、《红军舞》、《农民舞》、《国际歌舞》在根据地备受欢迎。江西红色歌舞同样为革命斗争助威呐喊,还探讨了歌舞艺术大众化的新路向。

革命故事包括革命人物传说、历史传说和生活故事等。革命人物传说主要是关于毛泽东、朱德等革命领袖的传说故事;历史传说主要是关于重大历史事件的故事;生活故事则是反映整个革命斗争生活里军民关系、群众斗志、军人作风等方面的故事。当然,人物传说往往和历史传说联系在一起,由个人牵出一个历史事件或由一个历史事件牵出一个或多个人物。江西革命故事可圈可点的很多,《朱德的扁担》、《毛委员挑粮上井冈》、《要打倒人间的狗鱼》、《水缸的秘密》、《彭德怀发银元》、《伍若兰在井冈山》、《“山大王”入党》、《张子清师长献盐》、《何长工的故事》等都是流传很广的革命故事。江西人民出版社在解放后出版了《红色风暴》(共13集),这套书记述了江西苏区人民对敌斗争的英雄事迹。书中既有革命故事,也有某一时期革命斗争片断。其中的英雄人物回忆多由当事人亲历亲为,也有的是由作家采访整理而成。在新时期“井冈山精神大型展”中,新收集到了毛泽东在井冈山鲜为人知的故事如:《三湾夜读》、《会师轶事》、《亲改课本》等。这些故事表面看起来是孤立的、零碎的、片断性的,但合起来就成了一个整体,反映了革命年代军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些革命故事是人民口头的历史教科书,也是人民口头的历史文学。

此外,苏区文艺工作者还用画来宣传革命,解放后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色画册》就收集了80多幅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创作的版画和墨笔画,其中有的是漫画,有的是宣传画,有的是招贴画。这些画多用粗犷的线条构成,内容鲜明、尖锐,有很强的思想性、斗争性和时代感。

总之,红色歌谣、红色戏剧、红色歌舞以及革命故事都和江西这块红土地紧密相联。若要问江西红色文化这朵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应该说共产党的领导、先烈的热血和群众的热情培育了这朵玫瑰,她是革命思想与江西民间艺术相结合的精灵,所以她红得像燃烧的火,她象征了苏区军民的鱼水情,更象征了江西人民对家国的无限热爱。

永不凋谢的花朵:江西红色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研究江西红色文化不仅有历史文化价值,而且有现实意义。

首先,江西红色文化是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宝贵资源。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86年的革命历程,江西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地方。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在这里,毛泽东同志领导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这里,不仅走出包括毛泽东、朱德、陈毅等人在内的许多开国元勋,成为璀璨将星升起的地方,还走出了多少我们不知名的革命英雄,他们的鲜血播洒在共和国创建征程的山山水水中。1951年8月,毛泽东为革命老区人民题辞:“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1965年5月他重上井冈山时,又谆谆教导人民:“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丢了。”邓小平同志对江西这片红土地也有着深厚的情谊,他于1972年深秋来到井冈山,语重心长地告诫人民:“井冈山精神是宝贵的,应当发扬。”1984年2月,邓小平同志还题写了“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江泽民同志也十分重视和强调发扬井冈山的革命传统,1989年10月来江西省视察时,他挥毫题写了“继承和发扬光荣的井冈山革命传统”,并精辟地指出:“中国革命离不开井冈山精神,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需要发扬井冈山精神。”在这块红土地上,有井冈山精神,有苏区精神,有长征精神。重视红色文化,就是重视苏区精神中的人民当家做主、干部廉洁奉公、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重视红色文化,就是重视井冈山精神中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优良作风;重视红色文化,就是重视长征精神中的人对生存的争取、人的大智慧的展现、大团结大认同的集体意识。

其次,红色文化为红色旅游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文化保障。红色旅游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瞻仰革命圣地的热潮,当时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旅游,但在人们心中已经建立起潜在的旅游品牌形象。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红色年代里的那种超越生命极限的奋斗精神也是经济创业进程中的宝贵财富,并以此作为教育下一代的精神理念。也正是为了弘扬红色文化,江西最先在全国建立了红色旅游区,最先提出了红色旅游口号,把昔日革命摇篮地变成今日教育大课堂,让人们“瞻仰一次圣地,净化一次灵魂”。2000年在江西省空前盛大的一次招商会上,江西省旅游局推出了南昌至井冈山、瑞金等地3条“红色之旅”省内旅游专线;2001年在建党80周年正式提出“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口号,配合江西省领导赴上海访问,10辆“江铃江西全省旅游直通车”从南昌出发,途经浙江、上海、南京、合肥和武汉,刮起一阵“六千里路云和月,遍布江西老表情”的“红色旅游”旋风。2001年在成都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上,江西省旅游局打出“红色旅游”的横幅。2004年11月中旬由江西省旅游局倡议发起的“2004中国红色之旅万里行”已经将从井冈山点燃的“红色旅游”火炬传遍全国。可以说: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努力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是旅游产业的创新主题之一,也是新形势下人文精神的回归。江西红色旅游产品是中国革命进程的体现,其前赴后继,奋斗不止的精神也是中华传统精神的延续,并且深深打上了江西地域文化的烙印。

再次,江西红色文化是赣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重视江西红色文化有助于弘扬赣文化。赣文化是赣江孕育的江西地方文化,由于江西在历史上从来没有成为区域中心,所以赣文化具有非常明显的拥护中央、恪守正统的向心力和主流性。1994-1996年,面对21世纪的来临和“京九”铁路的即将贯通,江西出现了“赣文化热”,许多专家、学者撰文探讨赣文化源流、内涵、特质及其发展方向等问题。红色文化作为赣文化的一支,这之前研究不多、重视不够,随着赣文化的深入研究,它也越来越受关注。

最后,江西红色文化为相关学科研究提供了新的空间新的路向。红色文化是革命思想与民间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民间文学研究、客家文化研究,甚至是旅游文化等领域都可以从红色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中找到新的思路。目前,已经有不少学者撰文探讨这些新路向。

2003年8月28日至9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江西考察工作时特地前往瑞金、兴国、于都等革命老区,瞻仰了毛泽东同志旧居、红军烈士纪念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等革命旧址,还看望了老红军、老干部和老党员代表。他强调,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今天,我们要继续把党和国家的事业推向前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依然要大力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革命传统,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

红色的江西,犹如一个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从安源到瑞金,从赣南到修水,都有红色文化的踪迹,它所蕴涵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爱国爱民、自强不息的崇高精神是它的精华所在。我们要实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离不开这种崇高精神。所以说,红土地上绽放的玫瑰永不凋谢,还将芬芳四溢、香飘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