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和鲜明军队特色的杂技节目,是军队杂技人努力追求的目标和重要职责。近年来,沈阳军区前进杂技团立足本体,坚持特色,在创新中不断取得新的辉煌。我们体会到,军队杂技艺术只有坚持正确的方向,扎根军营沃土,保持和发扬军队本色,才能打造出高品位高质量的优秀作品,为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为部队服务,为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20世纪50年代初,前进杂技团曾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文工团杂技队奉命入朝,冒着敌人的炮火坚持为中朝两国军队和朝鲜人民演出,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经受了战火的洗礼和艰难困苦的考验。这一光荣历史,成了团队成长的基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星移斗转,和平年代,不论演员如何更换,队伍如何调整,团队姓“军”,为兵、为部队服务的宗旨没有变,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创作激情,把面向部队、服务基层落到实处:一是把下部队演出作为硬指标,强化了责任意识。每年,团队把面向基层、服务官兵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有计划地组织杂技节目,坚持下部队演出,发扬“行军一台车,吃饭一张桌,演出一台戏,送兵一片情”的光荣传统,坚持到基层部队为官兵送欢乐,不给部队添麻烦,足迹遍及白山黑水的军营和边海防连队、哨所,把关怀送到基层,为鼓舞士气、激发战斗精神做出自己的贡献。二是深入军营体验生活,提高为部队服务的自觉性。2002年,为了激发为兵服务的热情,使演员热爱军营,熟悉官兵生活,团队组织创作人员和演、学员到部队进行军训,体验部队生活,学习广大官兵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品格,增强了为兵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在完成各项演出任务中增强荣誉感。从2003年至2006年,前进杂技团的《五彩图——转碟》、《高车踢碗闹新春》等5个节目连续5年参加了“双拥晚会”,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了汇报演出。在为部队服务的过程中,演员们的职责意识得到了提纯和净化,实现了价值,汲取了营养。团队叫响了“靠事业凝聚队伍,以业绩体现价值”的口号,大家不辱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显示出新的作为。
近年来,总政宣传部连续举办杂技创作研讨学习班,加强对军事题材杂技作品创作的指导,对新时期军旅杂技的创作演出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鲜明的军旅特征展示生机和活力,在杂技技巧的主题、情节的融合上实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成为前进杂技团坚持的重要特色。过去,团队创作演出了《打靶》、《射击》、《格斗》和《练兵场上》等直接反映军事训练的节目。如果说这些创作利用了外在形式与技巧,那么,《快乐的水兵——手技》、《女兵风采——车技》、《腾飞——女子抖扛》、《靶场上的新兵——小晃管》、《攀跃——竖绳》、《绿色的平台——蹦床飞竿》和《精忠报国——魔术变脸》等一批军事题材作品,则重视了对更广阔军营生活的开掘,注重了军人情感的抒发和对理想追求的赞颂,散发着时代的气息。
国家经济文化的进步和军事变革日新月异的发展,给杂技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开启了更加多元的思维和角度。《红鼻头——浪桥钻圈》是在全军会演得过一等奖、在全国杂技比赛获得金奖的节目。它利用浪桥的摆荡发力,通过一系列高难技巧完成高空翻腾过圈动作,演员在幽默中完成技巧动作。为进一步挖掘这个作品,将其打造成一个直接反映军事训练生活的节目,编导们将演员钻的“圈”设计成了舰艇“救生圈”,内容由单纯的诙谐表演变成了对水兵训练情境的模拟和展现,想象合理,主题贴切,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官兵。为提高表演难度,道具圈由单排增为三排,并由固定钻圈发展为转动中钻圈。一个全新的作品《踏浪飞歌——浪桥钻圈》诞生了:海浪声声,霞光万道,年轻的水兵在甲板上利用救生圈展开了体能训练,奋进的精神,优美的姿态,展示了当代军人的崭新风貌。2005年这个节目参加了“双拥晚会”的演出,受到各界好评。《勇士——双人软钢丝》是团队在传统单人表演的基础上,大胆尝试,设计编创的双人对手节目,作品以中国古代将士为整体形象,再现中国军人坚忍不拔、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透过对手技术动作表演,人们仿佛看到了古代将士与当代少年的对话,述说历史沧桑和荣辱,寄予着世代梦想和希望。《08畅想——跳板投篮》是团队新创作的迎奥运节目。迎奥运、盼奥运,睡梦中的战士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纷纷腾空而起,展开了一场特殊的篮球赛。作品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北疆战士对即将举办的北京奥运的向往和祝愿,抒发了官兵身在军营、心系北京的爱国情怀。
作为军队的文艺团体,履行职责,保持本色,不光体现在作品中,更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这几年,团队完成了国家和军队赋予的各种演出任务。这些演出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更提供了开阔视野、锻炼队伍、全面提高的良好机会。特别是连续五年参加“双拥晚会”,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出,更使演员得到了最实际的锻炼。今年3月下旬至4月初,受文化部委派,经总政批准,前进杂技团执行了赴俄罗斯参加“中国年”的巡回演出任务。大家克服了道具运输时间长、装台时间短、舞台情况复杂及饮食不习惯等诸多困难,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在圣彼得堡、弗拉基米尔和诺夫哥罗德等地进行巡回演出。40名演职人员要演10多个节目,而每个地点的装台时间只有几个小时,有的演员最多得上六、七个节目。作为国家的代表队,作为友好使者,大家懂得这是为国家和军队的荣誉而战。演出获得了极大成功,受到了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国家有关部门高度赞扬“这支队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打硬仗。”时隔不到3个月,这种精神又在香港发扬光大。6月30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文艺晚会在香港隆重举行。前进杂技团的《转碟》、《蹬技》、《高车踢碗》、《绸吊顶技》和为晚会创作的《抢包山》5个节目依次登场亮相,精彩纷呈,受到了香港同胞的高度赞扬。这些平时最少演6分钟的节目,按晚会的要求,每个要压缩到3分半的时间,并要在40秒钟内完成节目切换,为争取时间,有的演员最多要穿4套演出服。面对繁荣的香港,面对强大的祖国,面对全世界注视的目光,全体演员信心百倍,斗志昂扬,奋力拼搏,出色地完成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