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不思是蒙古族极具代表性的弹拨乐器之一,蒙古族著名少数民族器乐演奏家、教育家巴雅尔的音乐创作极大地丰富了火不思的作品题材。本文以巴雅尔的火不思作品《高日罕高勒》《乡音》为研究对象,从火不思演奏的视角对两首乐曲的演奏技法以及音乐表现进行分析。
巴雅尔是一位著名蒙古族民族器乐演奏家、教育家,1964年考入有蒙古族音乐家摇篮之称的内蒙古艺术学校,8年后他考入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现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并以优秀的成绩完成学业、留校任教。在蒙古族非遗乐器火不思的教学与普及上,巴雅尔贡献卓越,他编写了首本高水平的火不思演奏教程,还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火不思专业本科学位授予点。巴雅尔的音乐创作深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同时具有当代审美取向,用优美的艺术气质和独特的文化特征发扬和传播着蒙古族音乐文化。
《高日罕高勒》正式出版于2018年。巴雅尔于1968年至1972年上山下乡插队4年,牧羊生活使深厚的草原情怀融入了他的音乐专业知识及艺术修养,有感而发编写出展现草原风光的音乐作品《高日罕高勒》。此曲以优美婉转的蒙古族风格旋律创作而成,赞美了流淌在锡林郭勒草原上蜿蜒的高日罕河。在这首作品中,巴雅尔表现出对火不思演奏技法的大胆创新以及对蒙古族音乐风格的把握。该曲曲风和缓优美,在器乐编配中注重突出作品旋律性与风格,钢琴与火不思协奏也具有新意。古老的民族乐器与现代乐器的对话、民族和声与现代和声的结合,既有挑战性,又体现出民族音乐发展的进步性。
《乡音》正式出版于2018年。巴雅尔以内蒙古东北部地区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等民歌的调式特点及旋律特点创作而成了火不思独奏曲,多声部与多调式混合,以及四度、五度音程的同时进行,充分体现出蒙古族音乐和声婉转动听、自然和谐的特征。作曲家想通过这首乐曲描绘草原人民围着篝火载歌载舞的情景,将草原民族独有的自由洒脱展现得淋漓尽致。
火不思作品单手技法的运用
《高日罕高勒》和《乡音》的右手演奏技法主要以快速弹挑、轮奏、扫弦和手指拨弦为主。
快速弹挑是火不思演奏中最传统最常用的演奏技巧之一,多用于表现蒙古族牧民生活场景。例如蒙古族牧民生活中最常见的马蹄声,用快速紧密的弹挑技法演奏出轻快活跃的氛围,在《乡音》和《高日罕高勒》两首作品中多次出现,既有很强的节奏性,又有充满活力的色彩,将马蹄的节奏和走马的规律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轮奏也是火不思中常用的演奏技巧,在《高日罕高勒》乐曲的B段中有四句模进的轮奏乐句,用以表现蒙古族短调民歌旋律的优美。轮奏时首先要保证颗粒的均匀度,要注意拨片入弦的角度以及深浅,保证拨片过弦顺畅没有卡顿。右手手腕直接影响乐曲轮奏的音响效果,手腕既要支撑又要摆动来保证轮奏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其次要注意拨片入弦点的固定以及跨弦之间的平衡度。
扫弦演奏技巧在乐曲中常用于表现激烈、刚硬的音乐情绪,用手臂带动指尖拨片,在臂力的帮助下快速扫出去。扫弦演奏技巧是对爆发力与速度的考验。《高日罕高勒》和《乡音》的快板乐段都是依靠扫弦将铿锵有力的旋律展现出来,赞美草原儿女不惧风雨、热情剽悍的民族性格。
右手拨弦常用于表现柔美的音乐形象。手臂、手腕、手掌到各手指都不能用力紧张,需要做到自然放松。拨弦时,速度有快有慢,还可根据乐曲要求分为单手指拨弦和双手指拨弦,需要注意的是手指要主动发力、离弦要快。《高日罕高勒》和《乡音》的主题乐段都采用了手指拨弦演奏,充分体现出温柔、自然、和谐的特点,抒发了对草原家乡的深情。
左手打带音演奏技巧是火不思演奏中极具特色的演奏法,演奏者的右手在演奏其他音的同时,手指轻敲琴弦为“打”音,手指带起弦为“带”音,能够产生出特殊的虚音效果。每个乐曲中的打、带音力度不同,演奏者要根据乐曲的需求去调整力量,让虚音效果更符合乐曲的情感表达。《乡音》第一主题呈现中大量运用了左手打、带技法,用以表现鄂温克、达幹尔等民族的音乐风格元素。
左手滑音演奏是弹奏一个音后,借助音乐振动的余震快速滑向另一个音,手指按在琴弦上有意识地滑动所得出的发音,可以分为上滑音和下滑音。滑动的方法不同,产生的滑音效果也有不同。巴雅尔在《乡音》第二主题中安排了“双弦滑音”技法,使四度、五度音程同时进行,展现独特的民族和声,这也大大增加了演奏难度。
火不思作品技法组合的运用
火不思左手“弹”“打”“带”技法与右手拨弦是最常见的技法组合,例如《乡音》中加入了右手拨弦与左手打带音的组合。在演奏此技法时首先要建立双手的配合能力,练习双手的协调性,为后面的左右手组合演奏打基础。先练习左手的“打带”音,左手熟悉后再加上右手拨弦。拨弦时手臂、手腕、手掌与指尖都要呈自然圆弧状,为右手和琴弦之间留出充足的空间。过弦要干净利落,根据乐曲风格调整音乐情绪。
火不思乐曲的轮奏中必须加入左手滑音、揉弦等技法来润色音色,让乐曲的情感更有色彩和韵味。例如在《高日罕高勒》中将轮奏技巧与左手演奏技巧相结合,模仿长调和短调民歌的歌唱性。演奏者在轮奏中要干净流畅,在进入滑音时要很快转变演奏情绪。在演奏滑音时,要投入自身的情感表现不同的音色。
巴雅尔的火不思音乐作品为理解和研究蒙古族的音乐艺术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并扩展了音乐界对民族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作者系内蒙古艺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