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晓晓画下“幸福西藏”
栏目: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张亚萌  来源:中国艺术报

吉祥西藏之五十八(布面油画) 崔晓晓

  “2012年我第一次踏上西藏这片土地,就被淳朴、善良、勤劳的藏族人民和浑朴天然的自然景观深深地吸引住了。从那以后7年间,我8次进藏,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我深爱这片土地和人民。我亲眼看到了当地牧民住上了新房,乡村修建了高等级公路;西藏农牧民吃的、用的、住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看到这样的生活图景,我发自内心地想通过绘画表现出来。”辽宁教育学院美术编审、教授、画家崔晓晓说。

  他的创作感受,通过88幅绘画作品,共同呈现出一个画笔下的“幸福西藏”——11月1日至30日,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和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幸福西藏——崔晓晓绘画作品展”在西藏文化博物馆举办。

  作为西藏文化博物馆与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系列活动之一,本次展览共展出崔晓晓于2012年至2018年间先后8次赴西藏写生创作的绘画作品。这些油画、水彩、丙烯画和综合材料作品,反映了西藏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展示了西藏新时代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飞跃。其中《幸福西藏》组图成为展览的亮点,这些作品画幅虽小,但内容丰富、情感朴实而富有个性;作品取材现实,但又从现实中转化成非现实的表现方式,在造型上和色彩上更能贴合藏族鲜明的民族特征,使画面产生浑厚自然的视觉效果。

  在人物造型上,崔晓晓有意将人物形象进行主观的夸张变形,他介绍,这种夸张变形更能表现出藏族人民勤劳勇敢、憨厚善良的特质;自己的创作希望区别于以往的表现藏族人民题材的造型方法,从而使画面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传达个人艺术感受。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艺术馆馆长洪和文表示,崔晓晓的西藏主题绘画作品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让观众能够真实体验雪域高原的风土人情,呼吸到西藏高天厚土的纯净气息。

  西藏文化博物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扎呷表示,此次展览是西藏文化博物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北京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作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行动。崔晓晓说,去西藏会“上瘾”——他回忆起2012年夏季,他在那曲草原写生,一个叫拉果的藏族小伙子站在他身旁观画,他们互留联系方式;第二年春天他又去西藏,拉果非常热情地邀请他到自家做客。“到了拉果家门口,门前停着他的吉普车,他做了一桌子丰盛的菜肴,拿出最好的青稞酒、酥油茶招待我。我问拉果:‘你家的日子过得挺红火,每年有多少收入?’拉果说:‘我养了一台大卡车,我还有牦牛,还有80多只羊,每年收入十几万。’”2017年,拉果又告诉他,他又盖了四间新房,“展览中有几幅作品,就是取材于拉果家”,崔晓晓说,他希望用自己的艺术视角,来赞美西藏的高天厚土,热情讴歌西藏和平解放70多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