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晚”看从“流量”到“留量”
栏目:钟鼓楼
作者:位柳云  来源:中国艺术报

  春节临近,山西临汾泊庄村和湖南凤凰腊尔山镇举办了两场“村晚”,这两场“村晚”分别由抖音主播张勇和苗人三蛮发起,两地共有近200名村民参与表演。这次直播走红一时,也引起了人们对于“村晚”的关注。其实,“村晚”并不是一件新鲜事,早在央视春晚举办之前,浙江丽水月山村已出现全国第一台“村晚”。到如今,浙江、安徽、山东、广西等地每年也多有举办“村晚”的习惯。相较“春晚”,“村晚”不够“高级”,也没有明星光环加持,但网友们却纷纷感叹“锣鼓喧天的热闹就像回到童年”“这是家乡的生活和家乡的味道”“歌声里全是感情”。

  那么,“村晚”为何能引起共鸣?顾名思义,“村”指的是乡村,“晚”指的是晚会,“村晚”即“乡村的晚会”。“村晚”之所以能走红,正得益于这双重特质。“村”,揭示出“村晚”接地气的特点,这也是“村晚”生命力所在。“村晚”中的许多节目正取材于当地传统文艺,如戏曲、民歌、锣鼓、舞龙舞狮等,能够充分展现地方特色,相较“春晚”年味更足,原汁原味,自然深入人心。“晚”即晚会,一方面显示出物质相对丰裕之后村民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另一方面举办晚会的春节前夕正处于农闲时间,所以村民“有钱”、“有闲”也能够自发组织活动。

  “村晚”虽小,在乡村却是一件盛事。曾有村民调侃举办一次“村晚”需要“策划三个月,排练三个月,演出三个月,回味三个月”。这话虽是戏言,却也凸显出村民对“村晚”的特殊感情。在筹办“村晚”的过程中,村民能够广泛参与,普通人也能成为“民星”,在舞台上一展所长,获得感满满。此外,乡村文娱活动并不丰富,多一个节目就能少一张麻将桌,多一些集体互动也能增强乡村归属感,“村晚”正是乡村振兴中精神文明建设的具象化体现。同时,“村晚”中这些“土”得掉渣的节目更是民俗文化活态传承的体现,晋南威风锣鼓、滚灯、塘工号子等非遗艺术正是通过“村晚”被越来越多的当地年轻人所认识和传承。所以,“村晚”之所以能“出圈”,赢在舞台上的亮眼“民星”,让村民有大展身手的机会,更重要的是看到了“民心”,精准对接了村民的精神文化需要。

  “村晚”的走红是寒冷冬日里的一缕温暖,但“村晚”不能只“走红”一时,更要“长红”,正所谓“办一场‘村晚’不难,难的是村村办;办一年‘村晚’不难,难的是年年办”。当前,“村晚”走红之后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村民经费不足,节目呈现效果不够,覆盖面不足,有些偏远地区的村民有心无力等。“村晚”的走红也在短视频上掀起一股热潮,引起了同质化的问题。不少地方政府已注意到这些问题,并加以扶持引导,给予村民专业指导和补贴,让“村晚”的组织更加规范化和常态化。但应警惕,规范化的程序不能磨灭“村晚”“村”的特质。只有保留原汁原味的“村”,保留“土”的特色,“村晚”区别于“春晚”或其他各类晚会的根本生命力才得以维持。在方式上,“村晚”则可以借助互联网创新渠道,通过直播等方式提升知名度,带动文旅消费,将“流量”变“留量”,拉动文旅消费,在满足村民精神需要的同时,也带来实惠的创收,将网上虚拟的“流量”变成实实在在的旅游“客流量”。在客观上,借助互联网平台,“村晚”也能够缓解部分游子乡愁,吸引外地务工人员回流,不仅让村民“流动”回来,更让村民愿意“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