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第八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优秀作品作者专访
“赛博水袖”能为传统艺术创造无限可能
——专访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浩洋
“高台搭好、未来已来,戏曲或许将迎来一次新的机会:它的本体仍然以传统剧场的形式为其爱好者们所欣赏,而它的文脉正以全新的风姿与这个时代发生深刻的交融,让中华文明独具魅力的文化符号得以在网络世界广泛传播,进而孕育新的艺术形式,完成时代的表达。”在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的刘浩洋在《理性看待网络时代戏曲艺术的“冷”与“热”》一文结尾处这样写道。这既是刘浩洋对于戏曲在互联网时代发展、传播逻辑的见解,也是他撰写这篇文章的源起。该文在第八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推优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文艺短评文章”。文章结合若干个传统戏曲艺术发展在当下引人注目的案例,多角度分析了网络时代戏曲艺术发展的特点与内在逻辑。
“这些年我一直在对这一话题进行观察和分析。我在研究生阶段就是研究戏曲史的,我自己也是戏曲和戏剧爱好者。近几年感受到在互联网上,比我更年轻的95后、00后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传统文化有一种回归。我是B站的深度用户。我发现很多年轻的UP主非常热情地在做跟戏曲相关的原创或二度创作内容。其中有许多内容是传统戏曲演员或老一辈戏曲从业者几乎没有想过的。同时,大家也发现,无论是像河南卫视这样的传统电视媒体,还是一些互联网平台,在做大型活动时,都会有意识地推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刘浩洋分析,这一定是因为平台发现其受众群体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分众在聚焦戏曲。因此平台会在其活动中呈现戏曲的元素,甚至是大篇幅地呈现。这一现象是需要文艺工作者认真对待的。
谈及撰写该文的初衷,刘浩洋说:“我希望能够写一篇文章引起大家对这种文化现象的重视。这和戏曲从业者、研究者一开始认为的‘戏曲复兴’不太一样。这并不是说戏曲作为一种戏剧的艺术形式又回归了大众的视野,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或是戏曲被元素化地重新进入到了现代的文化生活里。这是一个客观现象。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文艺工作者利用这些现象和方式,做更多的事情。”
“我的工作单位是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我们经常引用福楼拜的名言‘艺术和科学在山脚分手,在山巅汇合’。我们做的正是艺术和科技在山巅汇合的工作”。长期从事艺术与科技的研究工作,让刘浩洋对二者有了愈发深刻的理解:“有很多人认为艺术和科技离得很遥远,但实际上从事艺术研究的人会更客观地看待这件事。整个艺术史的进化都伴随着当时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进化,在这个时代也概莫能外。对于我们传承了数百年的戏曲艺术而言,科技不仅会丰富它的表现手段,更有可能会带给它新的思维,让它从内到外地去感受新的时代,完成对新的时代的表达”。
关于戏曲艺术的“新”与“变”,刘浩洋结合自身经历说:“在戏曲行业里一直有个争论——我们到底是坚守传统,把戏曲艺术原汁原味地传承下来,还是说要鼓励变化和创新?在这个问题上,我的思想也经历过反复。但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我发现创新和变化是一个艺术的生命得以延续的根本。史学界吕思勉先生有一句话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历史是维新的证佐,不是守旧的护符’。把这句话放到艺术生产和研究里同样适用。如果一个艺术一点儿都不变,只是传承老祖宗留下来的那些,它离形式化的、生态化的灭亡是早晚的事儿。”
结合具体的技术设备和手段,刘浩洋分析:“通过声光电、XR、VR等手段可以让现有戏曲演出空间更丰富,但这仅仅是表层。比如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关注的线上演播,正是通过技术手段更新了一次观众和演员的互动形式,这种更新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初心的回归。在电视传媒时代,大家开始接受在电视上看戏曲录像。那是单向传播,电视台是不知道观众在电视机前的评论的。传统戏曲的空间是观众和演员近距离交流的,观众的反馈对演员的艺术创作具有鼓励作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互动主要表现为弹幕、留言、点赞、刷‘火箭’、刷‘跑车’。这是这个时代观众和艺术家之间形成互动的一个新方式。”
“赛博水袖”是刘浩洋在谈到科技为艺术赋能时提到的一个生动词汇。他说:“更长远地来看,包括戏曲艺术在内的戏剧艺术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一直是通过肢体表演来展现更丰富世界观或更丰富情感表达的。比如,古代戏曲演员发明了翎子功、水袖功、髯口功。戏曲演员借助一些身体之外的道具,通过驾驭它们让舞台表现更加丰富。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的技术也有可能服务于演员的表演本体。如果将一些交互装置技术应用到演员的表演上,演员未来就可以成为表演空间里的光影、声音、 LED屏幕等的控制者。演员可以通过自己的舞蹈、唱腔来改变环境里的色彩、光影,这样表演就更丰富了,这不仿佛就是‘赛博水袖’吗?新科技促生的新的文化生活,不仅不会对传统文化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反而会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科学技术给传统艺术在新时代下的嬗变提供了无限可能。”
关于文艺评论的作用,刘浩洋认为,无论是从艺术研究的角度,还是从艺术生产的角度看,文艺评论是推动文艺事业向前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动力。“要做好文艺评论,至少要做到高屋建瓴和针砭时弊。其一,文艺评论家自身的理论高度和对社会生态、艺术生态的认知要有一定的高度,其评论才会对艺术创作和社会生态有帮助。文艺评论家甚至可能还需要比艺术创作者站得更高,因为他要解读的是创作者的表演完成之后,在观众互动层面产生的余波。其二,评论者手里的这支笔和可以占领的这方阵地非常难得。不能完全由着自己的性子写,要在一定的认知高度上客观地评价作品。评论家应侧重于对作品不对人,要大胆地评价文艺作品里的好与不好,而不是一味地唱赞歌。在批评作品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回过头来看看,它在一个大的发展趋势之下存在的合理性。平衡好这两者就不容易陷入某一个极端。一个优秀的文艺评论家和一个优秀的文艺创作者一样,内心首先要守正,要有持中允正的价值观。这样作出的评价才会是公平、公正,有公信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