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声里的中国”创作推广活动研讨会举办
作者:张璐  来源:中国艺术报

  本报讯(记者 张璐)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梳理“童声里的中国”品牌活动实践经验,研究少儿歌曲创作传播规律,分析研讨重点难点问题,由中国音协、中国作协创研部主办的“童声里的中国”创作推广活动研讨会11月8日在江苏南通举办。马小龙、何亚文、李朝全、徐宁、陈冬梅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少儿歌曲创作、传播领域专家等出席研讨会。会议由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韩新安主持。

  会上,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童声里的中国”活动宣传片。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童声里的中国”创作推广活动的总体情况、经验做法和未来展望。8位与会专家围绕如何让新时代少儿歌曲创作更好地提质增效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研讨。

  词作家、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杨启舫认为,繁荣儿童歌曲要从创作抓起,并提出了加强童谣创作的相关建议。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媒体政策总监聂东明表示,要利用好数字音乐平台,为儿童歌曲的创作和传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青年作曲家李凯稠以“在童声中唱响中国,铸就儿童音乐高峰”为题,交流了新时代儿童音乐作品的相关创作经验。《少年月刊》原主编、中国作协儿委会原委员王宜振以传统童谣为例,介绍了值得新儿歌创作学习借鉴的经验做法。青年作曲家谭杨从教育意义、创作预期、注意事项、风格把握等角度出发,提出少儿歌曲创作的相关建议。青年词作家周洁颖围绕儿歌创作现状、方向、生态3个方面,交流了儿歌创作的心得体会。《中国少年报》原主编金本结合自身编辑的四本儿童歌曲集,介绍了优秀儿童歌词应当注重的时代性、文学性、儿童性。作曲家、中国音协副主席、《儿童音乐》主编戚建波表示,要建立平台优势,鼓励音乐创作,让更多优秀的少儿音乐作品拥有传播的出口。

  8日上午,与会代表还参观了作为“童声里的中国”首批基地学校的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在古筝排练、非遗手工制作、儿童合唱等生动场景里,深入感受校园文化育人、以美育德的教育路径。随后,在“童声里的中国”少儿艺术创研活动基地,大家聆听了“童声里的中国”工作的发展历程、亮点特色,详细了解了基地的建设发展情况。

  韩新安表示,针对目前少儿歌曲在作品质量、传播推广、校园普及效果等方面的不足,要发挥组织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发挥专业优势,发现培养人才,为新时代少年儿童创作更多更优质的歌曲精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润物无声般地在孩子们的心底生根发芽。

  “童声里的中国”是南通市通州区文艺工作者在2006年倡议开展的一项新童谣创作推广活动。历经18载,“童声里的中国”少儿艺术文化品牌形成了少儿歌谣作品征集、创作、评选、研讨、分享展示、传播传唱全链条模式,并不断拓展路径、丰富载体。品牌始终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通过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艺术实践,引导孩子们知美求美、向上向善,以艺蕴德、以美育人,逐步向全省、全国辐射,惠及更多少年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