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访著名民间文艺家冯元蔚
http://www.cflac.org.cn    2008-12-18    作者:余宁 段泽林 邓风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为一个在中国民间文艺界很有影响的人物,早在1978年,冯元蔚就在四川西南民族学院设立了民间文学教研室。当时,冯元蔚在西南民族学院担任语言文学系主任,该系主要教授汉族、藏族、彝族的语言和文学。根据实际情况,他给校党委提出设立民间文学教研室的建议,得到了学校的批准,还规定民间文学是语文系的必修课。民间文学教研室的设立,不能说在全国是最早的,但至少在西南地区来讲只有云南大学和西南民族学院两家,这一点冯元蔚功不可没。近日,冯元蔚在成都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事实上,冯元蔚在很早就开始了民间文艺的普查、整理和研究。1958年,在全国文艺大采风的时候,他受四川省委宣传部的派遣,带领一个组到凉山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田野考察。1960年,他又利用假期对彝族的四首长诗进行了整理研究。据冯元蔚回忆,就在1978年,他还参与了四川省民委负责的一个中国社科院的课题《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的编写,这个课题涉及彝族文化的方方面面。他脱产三年集中精力完成了这项工作。1982年,冯元蔚担任四川省委副书记职务,分管民族事务工作。虽然不再具体进行民间文艺研究,但是冯元蔚一直很关注民间文艺的发展。民间文艺三套集成工作四川省做得非常好,这和冯元蔚的重视和关怀是分不开的。冯元蔚说,1984年底,中国文联等部门开始启动编纂民间文艺三套集成的工作。当时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条件很差,只有两三个人,他协调通过财政每年拨资金10万元,还从当年刚毕业的大学生中间挑选了6名中文系的毕业生参与工作,这样资金和人员问题就解决了。

    因为冯元蔚在民间文艺界的影响,他先后担任了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理事、中国民协副主席,后来又当选为主席。在此期间,他和中国民协分党组一起为我国民间文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冯元蔚说,主要是在中国民协领导班子和民间文艺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开创性的工作,凝聚了大家的力量。在业务领域,中国民协组织了很多次大型活动,仅中国民间艺术节就成功组织了好几届,扩大了中国民协的影响。“但当时有些人对组织活动有不同的看法。我就在石家庄召开的一次主席团会上明晰了这个问题,使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了统一的认识。我说,中国民协组织活动是可行的。民协的前身是民间文艺研究会,之前主要致力于民间文学研究。现在,改名为中国民协,应当组织一些活动,这样可以扩大民协的影响力,凝聚民间文学艺术两方面的力量。学术研究和活动组织都要进行,这样才符合民间文艺发展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民族文化的发展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冯元蔚说:“现在的年轻人和我们那个时候不一样了,他们的生活环境改变了,所接触的东西也比以前丰富了,可供他们选择的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也很多,于是他们不一定对民族文化感兴趣。像彝族的很多原生态的活动或者仪式,我在小的时候经常参与。而现在,参与这样活动的年轻人已经很少了。这就给民族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一些问题。”当然,改革开放30年来,民族地区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是不能否认的。冯元蔚说:“拿凉山地区来说,以前往返几个地方只能走山路,现在的路是越来越好,加强了几个地方之间的联系。虽然,彝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受到了一些影响,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凉山地区和外界联系加强后,彝族文化在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影响在不断扩大。比如每年的火把节,当地政府非常关注和支持,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参加,包括很多从外地赶到凉山的人。彝族文化也在借鉴着其他兄弟民族的优秀成果。比如彝语相声,源于彝族谚语,吸收了其他民族文艺形式。还有彝语话剧等新的艺术形式也在探索之中。”

    冯元蔚还说,四川的另一个少数民族羌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在历史上人口很多,但是由于战乱等原因,人数逐渐减少。到了新中国建立之前,羌族成为主要聚居在四川西北高山地带的一支人口数量不多的少数民族。羌族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在汶川大地震中,羌族地区遭受了重创,羌族碉楼有很多倒塌了,羌族文化受到了沉重打击。但是,地震后,救援力量很快到达了北川等羌族聚居地,展开了抢救。温家宝总理几次到北川指挥救灾,还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一定要保护好羌族的文化,建设一个新北川。而在文化界,冯骥才带领中国民协的专家学者以强烈的文化责任感在地震后迅速开始了羌族文化的保护行动,并深入到灾区了解羌族文化受损情况,在很短的时间内编辑出版了《羌族文化学生读本》,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四川省文联、四川省民协分别在北京和成都举行赠送仪式,为羌族文化传承作出了积极贡献。文化部等部门也展开了这方面的工作。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物质基础的积累,就不能很快地展开对羌族地区的救援,就更谈不上对羌族文化的保护了。因此,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社会各方面的飞速发展是很值得肯定的。而从文化角度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既要保护、传承、发展民族的文化,又要积极地推动社会进步,使两方面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有一种和谐的状态。

    2007年,冯元蔚因为对民间文艺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被中国民协授予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终身成就奖。他说,这个奖自己得之惊喜,受之有愧。自己从小就很喜欢民间文化,后来做了一些民间文化的普查、整理和研究工作,但是做得还很不够。现在拥有了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感到责任很大,自己还要继续为民间文艺事业的发展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