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召开中国文联表彰奖励大会,隆重表彰在2010年度工作中涌现出的成绩优异、贡献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通过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对于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创先争优、真抓实干、奋发进取、锐意创新,切实做好2011年工作,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和庆祝建党90周年和筹备召开好九次文代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我代表中国文联党组,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再创佳绩![详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华语青年影像论坛5年巡礼
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电影艺术》杂志社承办的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在一种持续上扬的势头中走过了5年光景。也许是因为巧合,更可能是由于中国电影产业不断发展的呼唤,华语青年影像论坛与“十一五”结伴而行,在5年的时间中不停迈步前进,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长为国内最具品牌影响力的电影论坛之一。华语青年影像论坛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活动,它积极关注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并聚焦于青年电影,这个论坛和我们的青年电影人一样,充满了希望,它会使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拍摄出优秀的电影作品。>>>>
中国曲艺冲破语言樊篱“走出去”纪实
相声、评书、山东快书、沧州木板大鼓、京韵大鼓、绍兴莲花落、苏州弹词、长沙弹词、常德丝弦、四川清音……这些被国人熟知的曲艺曲种,如今在刘兰芳、姜昆、盛小云、籍薇、大兵、赵卫国、武宾、李伟建、陈靓等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精彩演绎下,逐步走进广大海外观众的视野。浓郁的中华情韵让海外华人倍增思乡之情;独特的艺术魅力让外国观众如醉如痴。中国曲艺艺术经过无数代艺人提炼创作传承至今,既是服务国内大众的艺术,也是能登上世界艺术殿堂的优秀表演艺术,更是能够为全世界人带来欢乐的艺术。>>>>
中国影协“百花放映”电影惠民工程回望
“百花放映”电影惠民工程是伴随着中国文联“送欢乐、下基层”的脚步出发的。2007年,中国影协在广泛联合相关部门的基础上,组织发起了这项具有时代特色的电影放映主题系列活动,以打造一个常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电影文化品牌。“百花放映”电影惠民工程从2007年起到2010年已经完成“百县千村万场”,通过几年的实践,在全社会尤其是县、乡基层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每到一地,当地群众那企盼的眼神,站在长凳上、坐在马扎上全神贯注观影的场景,都让“百花放映”的工作人员感动不已。>>>>
“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五年工作纪实
由中国文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主办,中国舞协承办的“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自2006年在京启动以来,已将舞蹈素质教育的种子撒到了全国广大农村的各个角落,完成160个培训班5000多个小时的培训,让5910名农村教师接受了舞蹈培训与学习,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上千万名农村少年儿童因此受益。中国舞协今后会继续组织全国性“新农村少儿舞蹈展演暨教学成果汇报演出”和省、市展演,给农村孩子们提供更大的展现自我的空间,努力把“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的效应不断延续和增强。 >>>>
中国摄协“新农村建设纪实摄影工程”掠影
以“首创农民看农业、观农村、拍农民之举,征集新农村摄影作品,聚焦‘三农’、留真时代”为宣传口号的第四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摄影展备受关注。作为中国摄协实施的一项重大工程——新农村建设纪实摄影工程,从2006年开始,每一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摄影展都显现出有别于上一届及其他专题展览的鲜明特色,至今5年4届,从征稿对象、征稿方式到展览呈现样式,“农”味越做越足,对农业的表现、对农村的关注与对农民的贴近越来越深入,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越来越“给力”。 >>>>
中国美术学术军团的“拿来主义”
自2009年起至今,中国美协启动实施了一项“走出去”的创新型文化工程: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每年一批学术与创作中坚,每人一个重大选题。首批成果即将公布面世。这个工程是如何创立、如何实施的?美术家们在海外研修中“拿来”了些什么东西?中国美术如何真正“走出去”,真正实现像鲁迅先生所说“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拿来主义”,并且在国际主流美术舞台上展示自我风采,。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2009年一张关于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的申报公告引发了美术界广泛关注。 >>>>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启动
2010年12月30日,中国文联、文化部、中国民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该工程将中国民协成立60年来组织全国民间文艺工作者采集、记录的所有民间文学文字和图片资料进行数字化存录,包括全国各地县(市、区、旗)和乡(镇、苏木、街道)的民间文艺普查记录的原始文字资料及其所附的第一手民间文化记忆与信息,总字数达8.4亿,是迄今为止我国口头文学资料最为系统的民间文学数据库。“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计划于2014年7月之前完成。 >>>>
深度决定高度——中国剧协2010年采风启示
从2009年年底到2010年下半年,中央先后两次号召优秀艺术家深入革命老区、灾后重建地区采风创作。对此,中国剧协高度重视,根据中国文联通知精神,结合中国剧协情况组织创作队伍,先后前往延安、井冈山、西柏坡以及四川灾后重建地区进行了采风创作活动。”延安采风,戏剧家扶持当地改编小戏《老憨照相》;井冈山采风,著名编剧王宏创作话剧小品《红色珍宝》;西柏坡采风,中国剧协副主席孟冰对力作《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提出新的修改构想;四川灾后重建采风,著名编剧王爰飞完成作品《等候回家》……>>>>
“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运作一瞥
2010年末,随着龙江剧电影《木兰传奇》进入后期制作,京剧电影《野猪林》、晋剧电影《傅山进京》的相继开机,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获奖演员优秀代表剧目数字电影工程拍摄计划(简称“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也由近一年的筹备运作进入大众视野。这项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主办的文化艺术工程,在财政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今年起开始实施。这是一项以数字电影的形式记录、宣传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获得者及其代表剧目,弘扬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全新艺术工程。>>>>
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百场演出巡礼
“创办于1983年的中国戏剧梅花奖,取‘梅花香自苦寒来’为寓意,是中国第一个以表彰和奖励优秀戏剧表演人才、繁荣和发展戏剧事业为宗旨的艺术大奖。 5年多100场演出,足迹遍布全国27个省、区、市,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及海外多国,观众达到35万人——对于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这样一个没有固定建制与行政约束、自发组织的流动慰问演出团来说,这实在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惊叹的纪录。是什么样的热情造就了这样的纪录?又是怎样的吸引力激发了这样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