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从鲁艺走出的抗日文艺尖兵——山西抗战文艺家贾克专访

 

    中国文联网讯:当电话那头欣然应允接受专访时,我怀着敬仰的心情驱车前往。在一片绿荫掩映着的一幢楼房中间,一位银丝发染、衣着整洁、面带微笑的老人已经在那里等候了。他就是贾克。贾老今年已87岁高龄,因腰部受损,已经在床上躺了8个多月了,近来才多少能站起来走动走动。可老人气宇昂然、思维敏捷。他那仿佛摄入了一幅幅敌后抗战画面的深邃眼神,顷刻间驱赶走我的陌生感,在他自由流淌的叙述中,我感受着烽火抗日的悲壮。

    从鲁艺到敌后抗日根据地

    贾克,原名曾志开,江西南丰人,1919年出生于北京,16岁参加革命。提起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时的情景,老人仍是那样心驰神往,如数家珍。他指着墙上一幅老照片告诉我:“这是毛主席当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给我们学员上课时的合影。”我仔细端详着照片上英姿飒爽的毛泽东主席和全神贯注的青年学员,好生羡慕。贾克说他永远都不会忘记毛主席给他们讲第一次课时的情形,至今耳边还能响起主席高亢轩昂的声音:“文学需要正确的思想,第二才是生活和技巧。”贾老的回忆,把我带进了他投身革命、走向抗日的火热生活中。

    1936年8月在太原参加由共产党人杜任之领导的“新生剧院”的贾克,听说“西北剧社”在太原招演员,便拿着从舅舅那儿借来的1元钱前去报名。由于错过了考试的时间,16岁的小伙子为讨回1元钱的报名费,竟然亲自找到当时任“西北剧社”社长的张季纯和北京来的招生人员。没想到自己一口标准的北方口音以及之前积累的演出经验,帮了这位迟到后生的大忙。在几天后公布的榜文中,他赫然落了个头名状元。贾克在“西北剧社”出演过很多剧目,在当时较有影响的三幕话剧《痛改前非》、《此路不通》、《谁杀了婴儿》中都担任了主要角色。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1月太原失守,山西省委根据中央北方局的紧急指示成立“牺盟会”,联合一切抗日力量,开展大规模的抗日救亡运动。贾克被党组织委派去延安送一份重要文件。12月到达延安后,这位17岁的进步青年被延安火热的抗日文艺运动所感染,决定留在“抗大”学习。此时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筹备工作正在进行。1938年4月28日是令贾克终生难忘的一天。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第一批学员上课。毛主席的“文学需要生活”和“到敌人后方去”等讲话,不仅使他懂得了“文学与生活”的辩证关系,也让他明白了中央军委在抗日敌后培养艺术干部并将其作为“当前不容稍缓的工作”的重要意义。在鲁艺,贾克成为戏剧专业的一名正式学员。经过3个月的培训学习之后,他毅然决然地响应了党中央“到敌人后方去”的号召,离开延安,开始了他“在敌战区、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敌后的敌后”长达7年的文艺创作、宣传活动。

    贾克两次往返延安与山西敌后抗日根据地,和周巍峙、丁玲、吴奚如、邵子南、凌子风、田间、罗晴,史轮、朱星南、方冰等西北战地服务团的文艺工作者一道,一方面组织救护队、担架队、慰劳队、运输队协助前线作战,以民族自信和民族牺牲精神来鼓舞和提高士气;另一方面紧密配合对敌斗争的“政治攻势”,在农村广大人民群众中深入开展敌后宣传教育工作,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必胜信念。在西北战地服务团担任话剧及编剧组组长等职期间,贾克既当编剧又当演员,所编所演的剧目达40多个。据他回忆,在群众中产生较大影响的话剧有《拥护抗日军》、《把眼光看远点》、《四姊妹》、《突围》、《保卫合作社》、《一个区长》。其中他自己编剧并出演的独幕剧《拥护抗日军》获晋察冀鲁迅文艺奖金委员会甲等一等奖。此剧还和独幕剧《一个区长》同获编剧、演出边区文联奖。

    敌后七年创作大量作品

    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举行。毛泽东主席在这次会议上发表的《讲话》,明确了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的政策与方针,指明了文艺工作的方向。在《讲话》精神指引下,广大知识分子和文艺工作者纷纷走向工厂、农村,走向最火热的抗日前线,走向人民战争血与火的战场,以民族化、大众化的创作形式,用群众最熟悉的语言,反映边区军民的思想感情、心理愿望,特别是抗战中广大军民的抗敌气概和英雄风采。

    此时,贾克从延安到达了山西抗日前线。艰苦的敌后战争环境更加磨练了他的革命意志,他多次冒着生命危险赴前线采集第一手资料。一次,他在雁北敌后根据地搞实地采访,住在一位区长的家里,随时都有被敌人发现的危险。这位区长白天为日本人“工作”,晚上向贾克通报敌人的活动情报。这次经历后来成为贾克戏剧作品中鲜活的素材。独幕剧《一个区长》中那位被称作为“白皮红瓤”的人物原型,就是他接触过的这位区长。此剧在敌后根据地上演,使广大群众深受教育。另一部独幕话剧《保卫合作社》围绕“棉布卖给谁”的主线,在主人公农民齐洛耀一家的家庭内部展开矛盾冲突。儿子齐瑞、女儿玉贞和嫂子,为阻止汉奸女婿崔保子暴露合作社给日本人,和女婿斗智斗勇并将其绑送八路军处受训。此剧揭示了游击区人民深明大义、心向八路军,坚持对敌斗争的信心和决心。此剧在延安党的“七大”汇报演出后很受观众好评。时任延安鲁艺戏剧系主任的张庚观后说:“题材既新鲜,表演也生动,而且所表现的生活场景、人物又都是河北一带老百姓的生活,所以使得延安观众的印象为之一新。”

    贾克先生在国难当头之际,用自己酣畅的笔墨,展现敌后抗日军民的生活,控诉日军血腥罪行,不仅唤醒了爱国同胞抗战到底的自信和决心,也把敌后军民无私无畏的牺牲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创作出了《民主青年进行曲》、《程贵之家》、《为了建设》、《黄河魂》等40多部作品。同时,他还把既活泼又能生动表现敌后根据地新生活气息的歌剧和秧歌剧也搬上了舞台,如《两个支书》、《好军属》、《拥军》、《大生产》等,赢得了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欢迎和喜爱。

    桑榆晚情 赤心犹在

    当谈到文学语言的大众化、生活化时,贾老认为,语言的生活化永远是作家走进百姓心灵的一把钥匙。抗战文学用百姓最喜闻乐见的生活化语言,表达着群众的意愿和作家对战争的感悟。它见证了抗战的历史,记录了中华民族史上最为壮观的场面,再过60年,仍然是值得珍惜的精神财富。贾老和我提起抗战后期的山西“山药蛋派作家”赵树理、马烽等作家的抗战文学作品,他说,他们作品中极富有民间意识的生活化语言,始终是文学中最富有生命的东西。从这个意义出发,任何时代变迁都无法取代抗战文学在中华民族解放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抗战8年中,贾克在敌后工作了整整7年。他以自己的爱国之心和行动见证了战争的残酷及其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遗憾的是,贾老的大部分心血,都在1938年秋日军一次大规模“扫荡”及后来的“文革”中,被丢失了。经过整理之后,至今仍然有1000多万字的初稿幸免于难。1991年山西省政府为山西革命老区的文艺工作者组织出版了一套图书,《贾克剧作选》为其中一册,收入选集的作品有话剧、歌剧、秧歌剧共12部。贾老说他为此很是欣慰。从《剧作选》出版至今的10年间,他没有放弃自己对艺术的探索和追求,不断尝试各类艺术形式的创作,至今大部分作品已经成稿,但未能成集。贾老说,能让仍沉睡在匣底的、记录着中华民族风骨与神采的这些文稿早日面世是他晚年最大的心愿。

    桑榆忆语盼暖情,健笔何时又逢春。但愿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贾老这殷殷桑榆情能早遂人愿,让我们一起祝福他。(周萍)

    来源:2005年09月09日 中国艺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