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人民战争的结晶
http://www.cflac.org.cn   2005-08-22    作者:余 宁 彭 宽 汪素珍    来源:中国文联网

 

    “地道战,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每当听到这首激动人心的歌曲,就会回响起小时侯看电影《地道战》的情景。从影片放映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但是《地道战》却没有因为时代的变化而为人们所遗忘,随着时间的流逝,影片愈来愈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经典。当站在冉庄十字街口那棵影片中老忠叔敲响大钟的槐树下,就如同置身在影片之中,回到了那段烽火岁月。

    冉庄是影片《地道战》的主要外景地,位于河北省清苑县,地处保定市西南30公里的冀中大平原上,位于京、津、石、沧之间。这里是闻名于世的地道战的主要战场之一。冉庄地道战是冀中平原地道斗争的光辉典范和缩影。冉庄地道战遗址现仍保留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的风貌。黄土道,青砖房,沿街小摊上摆的是各式模型枪和各种版本的《地道战》,墙上各种抗日标语依稀可辨。冉庄地道战遗址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志芳介绍,旧址保护区面积为14万平方米,重点保护区为22600平方米,还保留着当年构筑的地道及各种作战工事。冉庄地道战纪念馆于1959年8月建成,1961年被定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聂荣臻元帅题写馆名,杨成武将军为展厅题写牌匾。如今,该馆是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按当地人的说法,地道战是敌人逼出来的。在去往冉庄的路上,记者就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千里平原,一眼望不到边。想当年日本鬼子在炮楼上,很容易控制地面上人们的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南侵,采取“铁壁合围”、“纵横梳篦”的清剿战术,进行灭绝人寰的“大扫荡”,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仅在冀中平原上,就修筑据点、炮楼1783处,修公路两万多公里,挖封锁沟8878公里,把冀中平原细碎分割成2670块,使冀中人民蒙受了巨大的战争苦难。讲解员告诉我们,当时仅冉庄周围9公里内,就有炮楼15座,公路4条,形成“抬头见岗楼,迈步登公路,无村不戴孝,处处起狼烟”的悲惨景象。

    为了躲避敌人的残害,人们自发地挖了单口洞,当地人叫作“蛤蟆蹲”。这应该说是地道的开始和雏形。但是因汉奸特务告密,有的洞一旦被敌人发现,就会受到极大的损坏。于是人们就把单口洞改成了双口洞,如果敌人发现一个洞口,人们可以从另一个洞口转移出去。但是无论单口洞还是双口洞,只能起到隐蔽和防御的作用,不能有效地打击敌人,如果被敌人发现还是要流血牺牲。为了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民兵和群众把原先的双口洞继续加宽加长,左邻右舍的地洞互相挖通,这样一来“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领导抗日斗争的冀中区党委,很快发现并总结了人民群众的发明创造,于1942年1月发出文件,明确指出:冀中要开展地道斗争。紧接着,又发出一系列的文件,对挖掘地道的组织领导、技术规模等问题均提出具体要求和指导意见。规模宏大的地下工程就此展开,战争史上闻所未闻的地道战从此诞生。

    据介绍,冉庄地道以十字街为中心,有东西南北主要干线4条,长2.25千米。南北支线13条,东西支线11条。还有西通东孙庄、东北通姜庄的连村地道以及东南通隋家坟和河坡的村外地道。地道全长16公里,形成了村村相连、家家相通、能进能退,能攻能守的地道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英勇的冉庄人民利用地道对敌作战72次,配合部队作战85次,打死打伤敌人2100多名。冉庄人民利用地道优势,创出了辉煌战绩,为抗击侵略者,为祖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参观过程中,讲解员讲了这样一件事。1987年,曾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老兵浅尾公平和他的孙子浅尾和彦来冉庄进行忏悔。1988年浅尾公平在给冉庄地道战纪念馆的信中说:“我不是属于一般的旅行者而前往中国的,是为了对过去的忏悔,更重要的是为了进一步加深日中友好,为中日两国不再战、世代友好之目的。”过去,地道见证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历史,今天,也同样见证了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以史为鉴、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