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季平:创作抗战题材作品是中国作曲家的神圣责任
http://www.cflac.org.cn   2005-08-11    作者:李小莹    来源:中国艺术报

 

    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和平颂》深受人们喜爱。据记者了解,目前各地民乐团正在积极排练该作品,以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近日,本报记者对赵季平进行了独家专访。

    记者(以下简称记):从2001年接受邀请开始,您为创作《和平颂》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还多次前往南京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这一过程中,最让您震撼的是什么?

    赵季平(以下简称赵):从接受邀请到正式创作,经过了大约一年的时间。当时南京民乐团团长雷建功专程找到我,希望我能以南京大屠杀为创作题材,写一部音乐作品。

    我觉得,作为中国作曲家,有责任创作一部反映抗战的作品。因此,我专程到南京参观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同时还查看了一些相关的资料。我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看到白骨累累的场景,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撼,也进行了很多的思考。

    记:为何会想到采用民乐的形式来表现抗战?

    赵:考虑到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遭受侵略历史中最为惨烈的一页,而中国反映这类题材的纯音乐作品并不多,因此在创作时,我就一直在思考乐队的结构问题。一开始,我想用交响乐的形式来写,但是后来南京那边提出了一些要求,希望这部作品能以民乐的形式来写。于是我采用了全阵容的民族乐队,有弦乐组的高胡、二胡、中胡、革胡;弹拨乐柳琴、琵琶、阮;管乐组的笛子、唢呐、笙等,还有一组打击乐、童声合唱和混声合唱。经过反复构思,我最终将这部作品写成了一部具有5个乐章的民族交响乐。我觉得,只要运用得好,民乐一样有表现力,一样可以表现重大的历史题材。

    记:您是怎么把优美的《茉莉花》转化成《和平颂》里激昂的旋律,并且贯穿整部作品的始终的?

    赵:如何运用特殊的语言来表现当时的人和事?怎么让人们一听就知道这是发生在南京的惨烈事件?这些问题我十分关注。《茉莉花》是南京的市歌,因此,反复思考后,我在音乐主题上就采用了《茉莉花》,但并不是全部引用,而是将它作为一个动机,在一、二、四、五乐章里出现。创作时,根据每一个乐章不同的指向,《茉莉花》的旋律在不断地变形。直至第五乐章,《茉莉花》原有的旋律才有了比较完整的展现。

    记:抗战时期,音乐发挥了很大作用。在和平时期,您认为如何发挥音乐的作用,才能让人们更好地记住那段历史?

    赵:用音乐来反映中华民族的心声是作曲家的神圣职责。音乐在抗战时期作为最为有力的“武器”之一,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今,在和平时期,用音乐来唤起人们对和平的热爱则显得更为重要。

    我们曾跟香港、台湾的乐团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和平颂》,合作得非常愉快。可以说,不论是彩排还是演出,都给两岸三地的艺术家们提供了一次非常难得的交流与对话的机会。在排练、演出的过程里,演员们对诸如由谁独奏,让谁站在什么位置等问题,都很谦让。从这些小事情上,我们能看到两岸三地艺术家彼此之间的默契和共同的民族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