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中震撼心灵的历史细节
http://www.cflac.org.cn  2006-08-03  作者:曹慧民 雷从俊  来源:人民网

 

  在中国,乃至世界,无人不知晓这部史诗。

  知道它,就像知道传唱千载的“唐诗宋词”,就像知道我们祖先创造的光耀百世的中华文明。

  这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数十万穷苦而坚定的中华优秀儿女,怀着生存的渴望与解放的畅想,用血肉和灵魂集体撰写的一部巨型史诗,它多么长?两万五千行!――这是两万五千行的壮丽诗篇啊!

  如果说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壮举,那么,充盈其间的“诗意”不知点亮了多少诗人的智慧与哲思,那坚定无畏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斗志,不知让多少军人壮怀激烈、世代敬仰。军旅诗人在重走长征路的历程中,用敏感、深邃的诗性笔触,记录长征故事,打捞沉淀于岁月深处的精神宝藏,在审美创造中,传承红军精神。

  读者朋友,假若你还没有听过诗人讲述的长征,那么就请跟随我们,在那些炽热的跳动着血与火的诗行里,去体味、感受、咀嚼――

  沉马

  一匹马,一匹将沉的马,将没顶于泥沼的马,在挣扎,在徒劳地挣扎着……

  这幅景象,在他面前晃动,有声,有色,闪着血肉的光。1986年3月26日,重走长征路的军旅诗人胡世宗,在新晃县采访了时年78岁的老红军江文生,眼前这幅情景就再也无法抺去。

  1932年参军的江文生,头戴一顶老式褪色的解放帽,蓝上衣罩着黑棉袄,面容沉静地望着远方……他清楚地记得军长贺龙、副军长肖克、政委任弼时。他说:“我要饭出身,十多岁开始要饭。参加红军就当了班长,第二年就入了党。长征时搞动员,政委说:‘我们要离开这个地区,到新的地面。’他没讲哪个地面。”

  他的目光始终望着远方说:“十二团最能打仗,大小战斗,死了人,要求不见血,挖好坑埋了。我们连是前卫,六十九人上前线,伤亡二十多人。我们把烈士埋在堑壕脚下。到云南与龙云打了一天一夜,两边没分胜负,都撤退了。进了云南就更苦了,一天一晚走二百四十里路,贺龙骑马都打瞌睡。我们坐木排过金沙江。在松潘搞不到吃的,七八天没吃饭,渺无人烟,像牛掉到烂田里,人掉进水草地出不来。陷下去的,饿死的,不少。在毛都,与四方面军会合,贺龙、张国焘等都讲了话。贺龙讲了几句讲不下去了,掉泪了,我们牺牲的同志太多了。”

  江文生老人的眼眶涌满了泪水,他说:“有一匹马,掉在泥沼里,眼瞅着一点点往下陷。有几个饿急眼的战士要上去割马的肉。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人都饿昏了,革命还没完,吃了马肉就有力量走出去。可有更多的战士上来阻拦,不让割……”

  啊,这个情景太惨烈,太感人了!沉马!沉马!“我要写!”

  当夜,胡世宗激动得睡不下,他在小本子上起草,把那幅景象凝固在激情奔涌的笔下。

  一匹马/一匹将沉的马/将没顶于泥沼的马/在挣扎/在徒劳地挣扎/加速死亡的挣扎啊

  走过它身旁的红军队伍/竟因它/发生一场小小的厮打

  几个饿得眼蓝的士兵/用刀子在马身上割、挖/一块块鲜血淋漓的马肉/一块块诱人的活马肉啊/篝火在远处燃烧/像救命的神火/闪现于天涯

  另一些也是饥饿的士兵/冲上去制止、拦阻/有的竟动手打了对方的嘴巴/嘴里还不停地骂/“娘的皮!/没种的!/饿疯啦?”/一边骂一边抚摸/那直立的、颤抖的马鬃/痛心的泪水哗哗流下:/“它跟我们走了那么远/这马这马……”

  饥饿的魔爪/使多少铁男儿、硬汉子/猝然倒下/还有茫茫远远的路/等待他们去蹚、去跨/反正这匹马已无可援救/不是没有良心/是/没有/办法/

  那匹马/终于整个地沉没了/泥水弥合时/竟没有一丁点声响/也没有人的喧哗/静得出奇/静得可怕/

  萧萧晚风/吹亮了远方的篝火/天边残留着/一片马血样/鲜淋淋的晚霞

  (胡世宗:《沉马》)

  此诗一出,轰动整个诗坛。诗人晓雪以《时代需要这样的诗》为题评论:“《沉马》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幅触目惊心的‘血淋淋’的长征画面。这里,割马肉和不让割的士兵,同样都是在极其残酷的条件下坚持长征的英雄,他们都‘不是没有良心’,而是‘没有办法’,只能眼睁睁望着亲爱的长征伙伴‘整个地沉没’。当然,同样饿得眼睛发蓝却冲上去制止战友不要割马肉的‘另一些’士兵,那顽强的意志、伟大的情怀和崇高的精神,更具有震撼灵魂、感天动地的力量。在难以想象的艰苦历程和残酷磨难中,我们红军的精神、民族的精神以及真正的人的精神,得到了感人肺腑的净化、升华和生动的艺术表现。这样的诗所创造的就是引人向上、催人奋进的悲壮美和崇高美。”

  “爱诗,但从来没评论过诗”的刘白羽按捺不住激动,提笔写道:“《沉马》在整个军旅诗歌中是杰出的佳作。这是爱的凝聚,也是中华民族的爱的凝聚。《沉马》以一种深沉的、悲壮的豪情,拨动了我的心弦,使我感到一种极庄严、极崇高的美。它像一面英雄的战旗飘扬其上,它的思想价值、艺术价值,在于它焕发了长征――也焕发了我们今天、以至未来的,那永不衰竭的精神泉源,因此,它深厚、单纯而又气势磅礴,我以为它颇得屈原《九歌》之旨。”

  2006年7月18日,胡世宗在接受采访时说:“《沉马》的写作背景是极为真实的,是有名有姓的老红军讲述出来的,只不过它震撼我之后,我把它用诗的形式表述出来。”

  小号手

  茫茫草地,会有一枚火红的果子?!

  这是幻觉,还是奇迹?当远方闪现一枚火红的果子时,红军队伍中一个年少的号手,竟朝它奔去了……这是诗人用诗记录的史实。

  曾有人说“长征,实际是由一群孩子来完成的”。美国传记作家R·特里尔这样记述:“大约54%的长征者都是24岁以下的年轻人,甚至还有11――12岁的少年。”

  少年有少年的世界,尽管在那样一个异常残酷的境遇里,童真与稚趣也不曾泯灭。9岁走完长征的女红军战士苏力回忆说,她当时根本不知道自己二爬雪山三过草地,在她童年的记忆里,雪山原本就那么多,一座连一座,爬也爬不到头;草地原本就那么宽,一片连一片,走也走不到边。

  她人小身轻,踩着草根比大人们来得轻快,有时还会调皮地在草甸上“跳舞”。

  1986年3月,诗人胡世宗在草地上经历了一天四个季节的天气变化后,停歇在当地的红原县(红原县是四个草地县之一)。

  晚上,县人武部藏族部长铁木秋和副政委杜都和大家围坐在火炉旁烤火,铁木秋讲起从老红军那儿听到的一个悲壮而美好的故事。

  他年纪太小/一定是出于好玩/跑向路旁草地上的小果子/那火红火红的小果子/矮爬爬灌木林里/耀眼的小果子

  小果子召唤着他/诱惑着他/他丢下了小马枪/丢下了最简单的行囊/丢下了他的/缠着红布条的小铜号/也丢下了应有的警惕/那小果子实在不该不该那么红、那么圆/像一颗颗又红又圆的小太阳/把我们小号手晃晕了

  他一步一步/向小果子跑去/战友们大声地喊他/老班长像骂儿子一样/大声地骂他/他全没有听见/全没有听见/他只听见小果子/甜甜的、迷人的声音

  小果子前面/是一小片亮闪闪的水洼/像翡翠色耀眼的童话/水洼里/星罗棋布着塔头草/小号手像熟练的杂技演员/仿佛在表演/忘了饥饿/忘了疲劳/那么利落/那么准确/一步跳一个塔头草/一步跳一个塔头草/快接近小果子时/他一步没跳好/塔头草一滑动/把我们小号手闪了/先是陷下半条腿/接着是半个身子/在泥水没他嫩嫩肩头的刹那/他眼神里/也没有恐怖没有绝望/眼睛那么亮啊/他伸出那只握过号柄的手/瘦瘦的手/微微发颤的手/滴着糖浆一样泥水的手/伸向那/火红火红的小果子

  (胡世宗:《向着火红的小果子》)

  完毕,铁木秋用他那藏族味的普通话说:“那个火红的小果子,是不是美好的象征,是不是希望的象征啊?”他像提问,又像自语。

  当晚,胡世宗翻来覆去睡不着,流着泪水写下了这首诗。“那个晚上,外面冷风呼呼地叫,房间火炉里的柴火也灭了,窗外的天是漆黑的。我闭上眼,面前闪烁的全是火红火红的小果子……我为牺牲的小红军心疼,猜想着他向着小果子扑去时的情形,我眼里涌满了泪水!”

  二十年后的今天,诗人向记者这样描述当时的心情。关于孩子,还有另一段故事。

  在茫茫的草地上,一支红军队伍被后面的敌人追赶着。偏偏一位怀孕的女同志临产,部队只好停下来,焦急万分地等候一个小生命的诞生。敌人的飞机在天上转,追兵越逼越近。这时,参加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董必武,对红五军团的军团长董振堂说:“一定要顶住敌人,打出一个生孩子的时间。”整整两个多钟头,小生命姗姗来到人间。打阻击战的部队已经牺牲了好几个战士,有人轻声叹息,董振堂却板起脸吼道:“我们干革命打仗,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孩子们吗!”

  铁流两万五千里,几乎平均每天一次遭遇战,平均每行进一公里,就有三四个红军战士献出生命。

  “为了孩子”,这是所有先烈和红军战士的心愿。为了孩子,可还是“孩子”的孩子们都走上了漫漫长征路。中国革命何其壮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