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长征第一渡
http://www.cflac.org.cn  2006-08-03  作者:刘高平  来源:人民网
 

  我已是第5次来到于都河。虽然她没有黄河的气势磅礴,没有长江的奔流汹涌,甚至连红军长征途中的湘江、赤水河、乌江、大渡河的知名度都不如,但每每站在于都河畔,我都感到热血沸腾。

  这条秀丽清澈的河,在江西赣南那片土地上默默地流淌了数千年,滋润着万物生灵。那碧清的河水,浸入了红军壮士的热血;那洁净的沙滩,留下了勇士万里长征第一步的脚印;那窄窄摇晃的浮桥,走过了改变中国命运的伟人步伐;那山谷里呼啸的风,传颂着红军远征慷慨悲壮的呐喊……

  站在于都河边,我仿佛看见了当年的壮烈场景……

  1934年10月17日至20日傍晚,那是震惊世界的4天4夜,濒临绝境的中央苏区、中革军委机关及其直属部队和一、三、五、八、九红色军团共8.6万余人,分别从梓山乡的山峰坝、县城的东门、南门、西门、罗坳的孟口、鲤鱼、石尾、中埠、渔翁埠等渡口渡过于都河,踏上漫漫长征路。于都河边,男女老幼从四面八方涌上桥头,向红军将士送上一杯杯茶水,一顶顶斗笠,企盼着亲人一路平安,早日归来。

  红军将士们一步一回头,挥泪向送行的苏区父老乡亲告别。无数的火把,将于都河水映得通红,映照着出征的队伍远去……

  “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长征组歌》中的一曲《告别》,真切地再现了当时那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情景。

  悠悠于都河,一条充满神奇灵性的河,从失败走向胜利的河,从平凡走向伟大的河。从这里走出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一代伟人,走出了董必武、谢觉哉、张闻天、陈云等开国功臣,走出了朱德、彭德怀、刘伯承、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多位开国元帅,走出了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6位开国大将……

  望着于都河,我耳边再次萦绕起陆定一写的一首长征诗:“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

  如今在于都河东门渡口,建有一座长征第一渡纪念碑,碑高10.18米,寓意为毛泽东等红军领袖渡河日期,造型为迎风远航的双帆形状。纪念碑园占地3亩多,园中还建有《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馆中陈列着当年红军穿过的衣服、草鞋和渡河用过的船只等,还有红军渡河时浮桥的黑白照片。

  听讲解员介绍,当时于都河上没有桥,沿岸的百姓听说红军要渡河,几乎把家中所有的门板、木料,甚至连老人的寿材都捐献出来。最后,大家共找来800多条船只架成浮桥。于都百姓还帮助安置留在于都的6000多名红军伤病员,并为红军送去5000余名新兵,参加运输队、担架队,跟随红军长征。周恩来为此曾动情地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

  “于都河畔送红军,长忆军民鱼水情。”每当人们看到这些充满军民鱼水情的浮桥照片,看到那些红军用过的遗物,追思革命先烈,更能带给人们一种生命的领悟。

  长征第一渡是什么?

  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她是“地球上的红飘带”的出发地。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笔下,她是“前所未闻的故事”的开篇。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她是“惊心动魄的史诗”的卷首。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笔下,她是“中华民族伟大长征精神”的起源。

  静静的长征第一渡,以丰碑和纪念碑的名义,永远成为一道让世界惊奇的风景线,一个让中华儿女世代敬仰的永恒的红色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