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全省文艺界开展向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http://www.cflac.org.cn 2004-06-22 来源:
 

(2004-06-07)


    常香玉同志1923年9月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市)董沟,2004年6月1日病逝,1959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主席团成员;西北大区妇联执行委员、西北文联委员、中国文联执行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河南省文化厅顾问等职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文化部荣誉奖、中国文联优秀文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多次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演出,并受到亲切接见和鼓励。

  常香玉同志是一位品德高尚、成就卓著、深受群众爱戴的人民艺术家。她的一生是爱党、爱国的一生,是献身艺术的一生,是德艺双馨、品德高尚的一生。常香玉同志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她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豫剧事业,为豫剧艺术的继承和创新、为我国戏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常香玉同志是党的优秀儿女,是河南人民的骄傲,是文艺界德艺双馨的楷模。学习常香玉同志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格,对于引导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文化条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决定在全省文艺界广泛深入地开展向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同志学习的活动。

  向常香玉同志学习,要学习她爱党爱国、心系人民的崇高精神。常香玉同志忠于党,忠于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她所从事的豫剧事业,七十多年如一日,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行,为党分忧,为国家解难,为民奉献。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她率香玉剧社在西北、中南和华南等地义演半年,以演出收入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受到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和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等部门嘉奖,被誉为“爱国艺人”。1953年,常香玉同志率团赴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慰问演出175天,演出180场,激励志愿军战士奋勇杀敌、保家卫国。1954年,受国务院委派,常香玉同志率团赴新疆,在140天里,辗转1500多公里,将党中央、国务院对边防战士和边疆各族人民的问候送到天山南北和边防哨所。此后,常香玉同志多次受党和国家派遣,率团赴大庆、广西边防等地慰问演出,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常香玉同志身体力行“三贴近”,始终和广大观众联系在一起,为人民而唱,为百姓而歌。在她的心目中,观众是文艺工作者的衣食父母,艺术是文艺工作者的神圣殿堂,把最好的艺术奉献给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天职。群众满意,乡亲高兴,是她最大的心愿。常香玉同志一生演出场次不计其数,演出地点多是农村、厂矿、学校,服务的大多是普通的老百姓,而她终身所做的,就是献身于人民群众的艺术事业,从不计名利和个人得失。她曾说:“我们干每一件事都要懂得民意,老百姓往哪想,你就往哪做。”

  向常香玉同志学习,要学习她戏比天大、艺无止境的艺术境界。常香玉同志终身追求豫剧艺术事业,一生都在实践着“戏比天大”的名言。她9岁学艺,10岁登台,13岁主演。从艺70多年来,她广征博引,吸收京剧、评剧、秦腔、河南曲剧以及坠子、大鼓等艺术之长,以丰富自己的唱腔和表演;她刻意创新,开豫剧唱腔改革之先河,把风格不同的豫东调、祥符调、沙河调等,融会于豫西调中,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常派艺术,为民族戏曲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对豫剧在全国和海外的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她的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醇厚、格调新颖,多彩多姿、雅俗共赏;她的表演刚健清新、细腻洒脱,内涵深邃、个性鲜明,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其代表作《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破洪州》和现代戏《人欢马叫》等久演不衰,许多剧目已成为豫剧艺术精品,有的已经在舞台上演出半个多世纪,至今仍充满旺盛的生命力,传唱不息,深得广大人民的喜爱,为豫剧艺术画廊增添了绚丽的光彩。常香玉同志在艺术道路上,从崭露头角到秀出班行、从领衔主演到人民艺术家,每个脚印都充盈着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她视演出为生命,无论何时何地,从不因为个人原因耽误一场戏。欢庆新中国五十华诞河南戏曲名家演唱会举办前夕,常香玉同志的老伴陈宪章病情加重,医院4次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大家断定常香玉老师不可能来了。不料,常老师却说:“不能让看戏的人失望,我一定去!”常香玉同志如期参加演唱会,演唱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向常香玉同志学习,要学习她德艺双馨、无私奉献的高贵品格。作为一位豫剧大师,常香玉同志既有精深的艺术造诣,又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建国以前,她在陕西、河南等地经常以多种形式赈济灾民,广大群众至今念念不忘。建国以后,常香玉同志更是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她生活非常朴素,从不舍得乱花一分钱,去世前她床上铺的还是用了几十年的粗布单,可是每逢国家和群众遇到困难,她又总是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她经常对孩子说:“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花,该花的钱上万也要花。”在举办亚运会、庆祝香港澳门回归、抗击非典、帮助下岗职工等许多重要演出活动中,常香玉同志都不顾年高体迈,义演捐献。去年,她抱病前往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建筑工地,参加慰问河南籍民工的公益演出。今年4月,她又在病榻上完成第三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文艺晚会的节目录制工作。常香玉同志为豫剧艺术的传承,育人不悔,她既传艺术,又教做人,培养了众多豫剧表演艺术人才。1987年12月,经省委批准,她自筹资金22万元,设立“香玉艺术奖”,奖励豫剧艺术优秀人才。16年来,共评奖9届,获奖人员130多人,遍及全国8个省区,为豫剧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治病期间,她反复请求,不要多花钱,把节省下来的钱用到建设上,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在生命弥留之际,她留下了遗嘱,感谢党组织和同志们对她的关心和照顾;丧事一切从简,千万不要惊动大家;不允许子女以她的名义向组织上提出任何要求,再一次体现了常香玉同志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常香玉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全省各级宣传部门和文化系统要充分认识开展向常香玉同志学习的重要意义,把学习常香玉同志的活动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全省文艺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强领导,精心安排部署。要把开展向常香玉同志学习活动同全省文艺界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同学习本地区、本部门的先进人物结合起来,同各自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学习效果。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向常香玉同志学习,像她那样,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文艺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像她那样,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像她那样,对祖国无限忠诚,对人民无限热爱,时时刻刻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像她那样,对事业不懈追求,忠于职守、埋头苦干,勤奋敬业、奋发向上;像她那样,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为党、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全省文艺工作者要把学习常香玉同志的活动转化为振兴豫剧艺术,推动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和发展的实际行动,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传承民族文化遗产,弘扬时代主旋律,反映河南人民创造美好未来的壮丽进程,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实现中原崛起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

  河南省文化厅

  河南省文联  

  来源:河南日报